震颤

  • 老年人手抖是怎么回事(视频)

    老年人手抖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出现手抖需初步判断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出现手部的抖动,这种情况下的抖动程度比较轻微,而且多伴有心慌、易怒、消瘦、多饮多食等代谢亢进的情况,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手抖经常为双侧同时发生; 2、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手抖又叫震颤,其临床表多是从一个手开始。帕金森病的震颤频率比较有特征,同时还伴有姿势异常,比如前倾、走路小碎步、启动困难、刹不住脚以及行动迟缓等。若有上述这些情况,需要前往医院请医生帮助及时确诊; 3、特发性震颤:在中老年人也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其属于一种良性病变,但是若影响生活质量,也可以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2023-08-01
  • 什么是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视频)

    什么是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是以肌张力异常和步态异常为首发症状的遗传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少见,早期症状可出现行走困难、手写乏力,应用多巴胺可以缓解,随着年龄增长病情逐渐加重,可出现四肢僵硬、行动徐缓、意向性震颤等症状。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1
  • 肥厚型心肌病杂音的特点(视频)

    肥厚型心肌病杂音的特点
    肥厚型心肌病杂音作为辅助标准存在增强以及减弱特性,如果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可能杂音会减弱,如果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杂音会增强。因此,通过杂音改变也可以对疾病进行鉴别。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比较多,包含病史、杂音、心脏彩超以及心肌活检。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是由于心肌非对称性增厚引起,特别是集中在于左心室流出道。左心室的流出道如果受阻,有一部分病人会形成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就诊最常能听到心脏杂音,是由于流出道受阻引起。体现在左室容量改变以及流出道狭窄,室间、乳头肌震颤以及瓣膜震颤。有时候在查体中除了听到心脏杂音之外,做触诊可以摸到震颤音。除了听诊以外,还要进行触诊进行杂音鉴别。
    2023-08-01
  • 肥厚型心肌病杂音减弱怎么回事(视频)

    肥厚型心肌病杂音减弱怎么回事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脏听诊,杂音主要在于收缩中期及晚期,可以听吹风样杂音。由于流出道梗阻引起容量负荷改变,瓣膜运动改变,以及乳头肌变化引起。使瓣膜杂音出现减弱有以下几个可能: 1、人体下蹲以及双手紧握动作,引起容量改变使杂音减少; 2、使用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收缩力,收缩不强,自然杂音下降,因此病人杂音可能会减弱。 对于心脏,首先容量如果减低,容量负担小,杂音自然就小。如果收缩力度小,使用药物引起收缩本身力度减低,出现震颤、杂音声音也会下降。
    2023-08-01
  • 如何做好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视频)

    如何做好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具体如下: 1、严格饮食控制,包括限盐、限水,避免透析间期体重过快增长,每天称体重,体重增长每日尽可能不超过1kg,尽量控制在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为干体重3%-5%以下。此外,还需严格限制钾盐摄入、低磷饮食,并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g/(kg·d); 2、做好内瘘护理,保护患者内瘘,每日需要用手触摸瘘管处,观察是否有震颤及震颤是否减弱,避免内瘘受压,避免内瘘肢体提重物,以及测量血压及抽血; 3、按时服药,严格控制血压,遵医嘱定期化验血常规、透析充分性指标、无机离子,如血钙、磷、镁、甲状旁腺素等,按时评估透析质量; 4、血液透析治疗,进行充分血液透析治疗,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2023-08-01
  •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视频)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是患有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或脑缺血、缺氧性疾病,且通过头颅磁共振或头颅CT检查。 确认脑部存在缺血或出血灶,同时伴有脑卒中症状如偏瘫、失语、偏盲等以及认知、智力功能下降,影响日常正常生活,可诊断为血管性痴呆。 临床诊断时需与非血管性痴呆、原发性痴呆或精神障碍等相鉴别,如阿兹海默性痴呆、震颤性痴呆等。
    2023-08-01
  • 腹水如何确诊(视频)

    腹水如何确诊
    腹水的诊断比较容易,通常如果移动性浊音阳性或液波震颤阳性,此时提示有腹水,结合进一步的B超检查或CT检查,即可明确腹水的诊断。引起腹水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腹水,或肝癌导致癌性腹水,结核型腹膜炎引起结核型腹水。另外还有各种原因,如心脏疾病、心衰、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等,上述疾病都会引起腹水。有些腹水诊断较为困难,首先应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排查常见的肝脏炎症、肝脏肿瘤、胃肠道肿瘤引起的腹水。其次还可以进行腹水检查,如腹腔穿刺,抽腹水进行腹水常规生化检查,甚至可以行腹水肿瘤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腹水来源,明确病情原因。
    2023-08-02
  • 运动障碍的分类(视频)

    运动障碍的分类
    运动障碍可分为运动减少性疾病和运动增多性疾病,运动减少性疾病较为常见,多发于帕金森和帕金森综合征。运动增多性疾病则包括以下几类: 1、肌张力障碍:以固定姿势或者反复运动为主要表现; 2、震颤:以手抖为主要表现; 3、舞蹈:表现为毫无章法、节律的肢体不自主运动; 4、共济失调:常见醉酒步态; 5、肌阵挛:主要表现为手部阵发性抽搐。
    2023-08-02
  • 神经康复训练的方法是什么(视频)

    神经康复训练的方法是什么
    神经康复训练的方法涵盖较多,训练方法根据功能障碍来定。如果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认知方面的训练,比如一对一的认知训练、记忆力训练、作业能力训练。还有一些设备,比如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当神经功能有障碍的时候会出现高级智能损害,如意识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记忆力定向方面可能出现问题,主要影响到运动功能,会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或者出现相反的不自主运动,比如震颤、抽搐;出现感觉功能障碍可能会出现麻木、疼痛等。 若患者是运动功能障碍,比如偏瘫或者截瘫、单肢瘫,针对瘫痪主要有运动疗法、智力训练、耐力训练、步态训练、平衡训练。如果患者有言语问题,可以进行言语的训练。如果有吞咽障碍,可以进行吞咽方面的训练,比如基础训练、饮食指导、冰刺激、球囊扩张等。神经训练方法较多,主要是病人表现不相同,采用不同方法。
    2023-08-02
  • 神经肌肉病的症状(视频)

    神经肌肉病的症状
    神经肌肉病的症状依据其类型有所差别: 1、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具有上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四肢无力等症状,并且具有晨轻暮重,休息减轻、活动加重的特点。肌无力综合征属于突触前膜病变,活动后稍有减轻,持续活动则可加重症状; 2、肌肉病:患者具有肌肉无力、肌肉萎缩以及肌肉震颤等症状,肌肉震颤多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变。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