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蓉

  • 脑梗发病后的危险期(视频)

    脑梗发病后的危险期
    脑梗发病后的危险期通常需结合患者脑梗病变大小及是否伴随其他疾病有关。如小面积脑梗,从CT、磁共振上显示为1-2cm小腔梗,则一般没有危险期,在病情稳定后逐渐康复锻炼即可。如果为大面积脑梗死,如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脑梗死,则病人会伴有脑水肿症状,其水肿一般发生在1-3天,而5-7天属于高峰期。如果水肿明显压迫脑组织,则可能会造型脑疝,属于大面积脑梗死危险期。 此外,脑梗死病人卧床后还可能在5天左右发生肺部感染,此时也属于危险期。而好多脑梗死不会对病人造成严重损害,但若肺部等出现继发性感染,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总之,小面积脑梗死一般没有危险期,但大面积脑梗死一般在5天到1周左右出现危险期。此外并发肺部感染也会在第5天左右出现危险期。
    2023-08-02
  • 什么是颈动脉混合斑块(视频)

    什么是颈动脉混合斑块
    颈动脉混合斑块属于斑块组合形式,与其它全身血管斑块相同,由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演变而来,同时还伴有斑块下改变,包括斑块下出血、斑块破裂、钙化、动脉瘤形成、血栓等。而颈动脉混合斑块指一个斑块同时存在多种形式,如某个斑块中可能含有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同时在斑块下有破裂、出血,斑块周围还有血栓形成。 混合斑块常见于超声描述中,且其易破裂,在斑块破裂后易引起远端栓塞性事件发生,如脑梗死、周围血管梗死。因此,如果发现一定要积极对待、及时治疗,以防止缺血事件发生。此外,混合斑块在发生缺血事件后,斑块还会不停地破裂、脱落,故建议患者需强化治疗,其治疗时间通常因病情而异,需根据医生、护士嘱托完成。
    2023-08-03
  • 双颈动脉彩超检查什么(视频)

    双颈动脉彩超检查什么
    双侧颈动脉彩超主要检查血管壁和血管内血流情况。血管壁检查主要为查看血管壁是否存在斑块、斑块大小、斑块形态、斑块性质及斑块是否造成管腔狭窄等。 而血管内血流情况,主要检查血流流速及是否存在涡流等。因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会引起动脉斑块,从而进一步引起血管狭窄,故定期筛查颈部血管超声对于存在基础疾病患者而言,可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此外,在口服药物和支架治疗后,患者还需进行定期随访颈部血管超声,从而动态观察斑块和支架内有无再狭窄、有无加重等情况。
    2023-08-03
  • 脑梗造影是什么(视频)

    脑梗造影是什么
    脑梗造影是检查脑血管的方法。造影为目前检查脑血管的金标准,即在大腿根部的较粗血管进行穿刺后放置动脉鞘,而后沿动脉鞘插入一条细管到脑血管,顺着细管打造影剂。同时从外部通过设施扫描,从而看清脑血管走行、脑血流情况,及是否存在狭窄、闭塞、动脉瘤等。 脑梗为脑血管闭塞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坏死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灵等。因脑梗为脑血管病,故检查脑血管相对较重要。而脑血管检查方法目前很多,包括无创,如磁共振、CT检查。
    2023-08-03
  • 颅内高压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颅内高压是怎么引起的
    颅内高压顾名思义为颅内压力增高,主要表现为头疼、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其产生原因很多,常见可分为以下几个: 1、脑水肿,如脑梗死、脑炎等疾病引起的脑实质细胞水肿,通常因水肿后占用颅腔空间导致颅压增高表现; 2、脑积水,脑积水的常见原因为出血、肿瘤等,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进而发生脑脊液在颅内沉积过多引起颅内压增高; 3、肿瘤,其属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长有肿瘤后占用脑室空间,引起空间不够用,导致颅内压增高表现; 4、血液循环障碍、静脉回流障碍,通常静脉回流障碍后会导致动脉往颅内供血增多,而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引起颅内血量增加,血管渗透压增加,导致血管内水等成分到达颅外,引起颅内压增高表现。
    2023-08-02
  • 脑出血后脑水肿高峰期(视频)

    脑出血后脑水肿高峰期
    脑出血后出现脑水肿高峰期属于病情演变过程。而脑出血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伴有水肿过程。但并非脑出血一发生水肿就立马出现,通常因人和出血量大小不同而表现时间不同。如脑水肿发生在出血后3-4天,则达到高峰为5-7天。因脑水肿达到高峰后会引起颅内压力增高,故在脑出血高峰期内尽量给病人应用脱水药物,减轻脑水肿压迫症状,从而改善颅内压,尽量避免脑疝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此外,在脑水肿高峰期过后,可适当减少脱水药物使用,待病情稳定后停用。在脑水肿期过后,建议及早为病人增加康复锻炼,从而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其恢复,进而达到减轻痛苦、减少残疾、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2023-08-02
  • 脑梗死取栓术后并发症(视频)

    脑梗死取栓术后并发症
    脑梗死取栓为脑梗死急性期开通血管的常用方法,在血管开通后可能会出现系列并发症,如下所示: 1、脑出血,属于最常见、最严重的脑梗死取栓术后并发症,因血管开通后血流压力可能会冲破受损的血管床,从而导致颅内出血,进而出现病情再次反复,包括出现瘫痪、言语不清等症状; 2、再灌注损伤,如在血管开通、血流恢复后,前期缺血会出现钙超载情况,从而引起血管内外离子交换等异常,包括应激、氧化等,进而会发生脑细胞、脑组织再次损害,出现症状加重情况; 3、血管痉挛,在取栓后可能会继发血管痉挛,从而导致管腔内狭窄,引起远端缺血症状。
    2023-08-02
  • CT能不能查出脑梗(视频)

    CT能不能查出脑梗
    CT能否查出脑梗,与脑梗发生时间、部位,及病变大小有关,可分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发生时间,一般脑梗死在发病24小时后才会出现液化、坏死,故只有在24小时后CT才可发现脑梗; 2、发生部位,CT检查并非所有部位的脑梗均能发现,如大脑半球,包括腭、颞、顶、枕叶等部位的脑梗死CT一般可发现。但病变部位若处于小脑、脑干等后颅窝内,则因受骨头、空气影响较大,故CT往往很难发现; 3、病变大小,通常对于病变部位处于小脑、脑干等后颅窝内部,因受骨头、空气等影响,故CT很难发现,但若小脑半球梗死面积较大,则CT也可看见。 而对于脑梗病人具有脑梗症状,但CT无法发现时,可进一步完善其它检查,如磁共振,因磁共振对于后颅窝的病变可清楚显示,包括脑干病变。
    2023-08-02
  • 良性颅内高压症怎么办(视频)

    良性颅内高压症怎么办
    良性颅内高压症又称原发性颅内高压症,或假脑瘤症,属于常见临床症状,多见于女性患者,且90%以上均为肥胖女性。而良性颅内主要表现为头疼,即面部、后枕部持续性紧箍样疼痛,且程度不重。此外患者可能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其程度也相对较轻。且良性颅内高压症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多半无问题,如颅脑CT、颅脑磁共振等。且脑脊液穿刺压力一般为240-250mmH2O,故一般无需特别治疗。但如果头痛、恶心、呕吐症状持续加重,头痛程度难以忍受或出现喷射性呕吐,则建议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包括静脉窦血栓检查等。
    2023-08-02
  • 睡醒头晕是什么原因(视频)

    睡醒头晕是什么原因
    如果睡醒后偶尔发生头晕,则可能与熬夜、劳累、失眠有关。如果睡醒后头晕持续,且频繁发生,则考虑血压原因。如高血压病人最后一次服药时间为头一天晚上,经过一晚上药物代谢后,早晨血压药物浓度相对很低,故可能会出现早晨血压高的情况,从而导致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建议口服长效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可适当调整频率和时间。 除此之外,患者低血压经过一晚上卧床休息,其血压还会持续降低,如果早晨起床较快也可能会出现头晕,此时一般无需特别处理,建议起来坐一分钟再走。当然,除两种情况外还可能会存在颅脑、颈椎和其它部位问题,建议到医院进一步完善磁共振等检查明确。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