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长期熬夜会加重贫血的现象吗(视频)

    长期熬夜会加重贫血的现象吗
    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有可能加重贫血的现象,虽然长期熬夜与贫血没有直接关系,但长期熬夜的患者可能出现内分泌代谢的紊乱,导致造血调节的异常,从而发生造血的异常。同时长期熬夜的患者可能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营养供应不足,容易发生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在内的营养不良性贫血。贫血的患者如果仍长期熬夜,会进一步加重头晕、头痛、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的贫血症状,造成多系统的损害,从而使贫血加重。因此建议患者要规律饮食、按时作息,发生贫血时要及时治疗,贫血常见的原因如下:1、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2、营养不良性贫血:即造血原料缺乏的贫血,比如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3、溶血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在外周被破坏而发生的贫血;4、急性失血性贫血:常见于泌尿系统、消化道、呼吸道的出血或手术创伤脏器破裂等导致的出血。
    2023-08-01
  • 重度贫血50需要输血吗(视频)

    重度贫血50需要输血吗
    重度贫血50g/L需要输血,因为重度贫血时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都会带来明显损害,因此要及时给患者输血来纠正贫血状态,避免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呼吸衰竭的发生。一般对于没有心脏病的患者,需要将血红蛋白含量提高到60g/L以上,而对于有心脏病的患者,则需要将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到至少70g/L以上,否则对于心脏病的患者贫血时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发生。长期的重度贫血,即血红蛋白在60g/L以下时,可能造成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呼吸衰竭、神经系统异常、食欲下降、营养不佳等一系列多系统损害的表现,所以要给予患者及时的输血治疗。输血一方面是为快速纠正贫血,另一方面也是为诊断和治疗贫血的病因提供机会和时间。贫血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4大类,造血细胞异常导致的贫血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还包括造血原料不足导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同时还有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
    2023-08-01
  •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视频)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溶血性贫血是否严重,取决于溶血性贫血发生速度以及治疗效果。急性溶血性贫血多为血管内溶血,属于临床上常见危急重症,如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如果是慢性溶血性贫血,但长期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长期处于贫血状态,也会导致患者呼吸、循环、神经、皮肤黏膜、消化、内分泌代谢等多系统损害,进而危及患者生命。溶血性贫血急性发作常见病因包括药物性溶血、不合血型的输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常在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条件下急性发作,会引起溶血危象。发生溶血危象时,患者会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39℃ 甚至40℃,伴有明显四肢疼痛、腰背部疼痛,以双侧肩胛骨和双肾区的疼痛最为明显。有时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的症状,容易与急腹症相混淆。患者还可能会有出血倾向以及凝血障碍,因为发生溶血后会消耗大量凝血物质,使患者处于易出血的状态。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严重贫血和黄疸、肝脾肿大、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出现溶血危象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2023-08-01
  • 中度缺铁性贫血严重吗(视频)

    中度缺铁性贫血严重吗
    中度缺铁性贫血说明血红蛋白已经下降到60-90g/L的水平,此时需要给予积极治疗,否则会有严重的不良后果。中度缺铁性贫血时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眼花、黑蒙、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同时还会出现缺铁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的症状如烦躁、易怒、异食癖,还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且易感染。还容易出现口腔炎、口腔溃疡、舌乳头萎缩,皮肤没有光泽、皱缩,严重者还会出现指甲脆、薄的改变。如果在儿童身上还会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为铁的需求量增加但补充不足,或存在铁的吸收障碍、铁的丢失过多。对于缺铁性贫血而言,需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病,比如慢性痔疮出血、反复消化道出血或月经量过大等,只有从根本上控制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才能有效的治疗缺铁性贫血。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要给予铁剂的治疗,服用铁剂有效之后,首先表现为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升高,其次才会出现血红蛋白的升高。
    2023-08-01
  •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危害(视频)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危害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危害具体如下:一、症状:1、贫血原发病症状:比如消化性溃疡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就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呕血、黑粪,还有痔疮出血导致的贫血,就会有便血的症状等;2、贫血症状: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悸、乏力、气短、呼吸困难、记忆力下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临床表现;3、铁缺乏导致的症状:铁缺乏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出现智力的低下,还可以使皮肤无光泽、易溃疡、粗糙、指甲薄而脆等。缺铁还会导致精神异常,比如失眠、多梦及异食癖等,都是缺铁性贫血常见的症状。二、危害:1、神经系统: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表现;2、循环系统:引起贫血性心脏病,患者会出现心功能的下降,甚至心力衰竭;3、消化系统:引起食欲不振、营养不佳、消化不良以及大便频率、次数都发生改变;4、内分泌系统:导致甲状腺、肾上腺以及胰腺等内分泌腺体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内分泌代谢的紊乱。
    2023-08-01
  • 脾切除对以下哪种溶血性贫血治疗最好(视频)

    脾切除对以下哪种溶血性贫血治疗最好
    脾切除应用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时,效果最为显著。其次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患者中,若经过激素治疗无效,则脾切除也可作为二线治疗方式进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溶血性贫血疾病,主要由于患者自身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从而导致红细胞遭到破坏而发生溶血现象,称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根据红细胞抗体最佳发挥温度可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常见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诱因,包括病毒感染以及淋巴瘤等淋巴恶性增殖性疾病。另外,还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性疾病,以及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均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针对此类溶血性贫血治疗首选糖皮激素,若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则可考虑进行脾切除手术。除脾切除外,患者还可加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因此脾切除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而言有效,但不作为一线治疗方式存在。
    2023-08-01
  • 严重贫血如何治疗(视频)

    严重贫血如何治疗
    严重贫血,根据贫血原因的不同,其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造血细胞异常导致的贫血:通常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纠正贫血;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以使用包括雄激素、促红素,以及正性造血因子刺激因子进行治疗;3、造血原料缺乏导致的贫血:患者需要补充相应的造血原料,比如缺铁性贫血,要进行补铁的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4、溶血性贫血:一般需要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部分特殊类型的溶血性贫血,需要进行脾切除;5、急性失血导致的贫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比如尽快加压包扎,控制外伤出血,通过手术控制脏器破裂出血,内科药物或者介入治疗,控制泌尿系、消化道以及呼吸道出血。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在贫血重度阶段,均要给予患者对症输血支持治疗,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暂时摆脱生命危险,另一方面可以为患者赢取诊断和治疗的时间和机会。
    2023-08-01
  •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是多少(视频)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是多少
    贫血为血液系统中常见的一类疾病,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110g/L,定义为贫血,其分级和原因,具体如下:一、贫血的分级标准: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大多在90g/L以上;2、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90g/L;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60g/L;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二、贫血的原因:1、造血细胞异常导致的贫血: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2、造血原料不足导致的贫血:比如缺铁性贫血,以及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3、溶血性贫血:患者本身造血功能没有问题,但造出的红细胞在外周被破坏掉;4、失血性贫血:常见于外伤、手术以及脏器破裂,或者消化道、泌尿系、呼吸道出血引发的失血性贫血。
    2023-08-01
  • 贫血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视频)

    贫血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贫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多发于女性,其对身体的危害,主要是使机体缺血、缺氧。吸入体内的氧气通过血红蛋白,运输至脏器和组织提供氧供,而贫血时,血红蛋白无法运送足够氧气到组织器官,将发生缺血、缺氧改变,其比较明显的危害如下:1、大脑缺氧时,患者会出现乏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上课打瞌睡,甚至影响成长和发育。贫血亦可造成心脏缺血、缺氧,例如贫血性心脏病,可发展成心力衰竭;2、对于冠心病患者,贫血会导致心肌细胞的供血、供氧减少,轻则诱发心绞痛,重则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危及患者生命。贫血患者一般较乏力,轻体力劳动即可感觉十分疲劳,部分患者出现性格改变,活泼好动而因为贫血,变得懒言、少语、不爱活动。因此要定期体检,特别需重视血常规检查,可明确诊断是否发生贫血,从而及时治疗。
    2023-08-01
  • 血常规可以看出贫血吗(视频)

    血常规可以看出贫血吗
    血常规可以判断患者是否贫血,也是贫血患者的首选辅助检查。通过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明确诊断患者是否发生贫血及贫血的严重程度。血常规除能提示贫血的严重程度以外,也能提示贫血分类。血常规中有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进而判断红细胞形态。目前我国常见贫血标准及分类,详细情况如下:一、标准:1、贫血: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2、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3、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90g/L;4、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60g/L;5、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二、分类:1、三个指标下降:属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常见缺铁性贫血;2、三个指标升高:提示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三个指标正常:称为正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