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

  • 屈光不正的治疗方式(视频)

    屈光不正的治疗方式
    因为屈光不正涵盖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大致门类,根据不同种类,治疗方式也不同,具体如下: 1、儿童青少年期近视眼和散光:主要通过配眼镜矫正; 2、成年以后的近视眼和散光:若有必要可通过激光手术或者眼内晶体植入手术矫正视觉,但若患者不需要手术,也可以通过常规戴眼镜或者隐形眼镜矫正视力,获得清晰视觉; 3、幼儿期远视、散光:导致弱视状态,8岁前要积极根据屈光度数状况、斜视状况,为其配戴合适眼镜,必要时还可进行弱视训练。因8-9岁之前视功能发育定型未完成,完全有机会通过每天坚持做长期弱视训练矫正视觉。但在9岁以后,如果没有将弱视治好,功能发育定型会错过弱视治疗的黄金年龄; 4、屈光参差:屈光不正状态是双眼度数相差过大,比如两只眼睛近视相差200°-300°,此时戴框架眼镜会造成不适感、头晕,通常建议通过激光手术平衡两只眼睛度数,缓解因视觉不平衡而导致的疲劳。
    2023-08-03
  • 小儿屈光不正能治好吗(视频)

    小儿屈光不正能治好吗
    小儿屈光不正种类较多,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部分可通过积极治疗治好,但有些却只能通过控制,预防屈光不进展。小儿阶段发生近视眼,也许存在有家族史,比如小孩子发生300度-600度的近视眼,由于真性近视发生眼轴变长,不可能治好。只能尽量控制,避免过快加深,形成超高度近视眼,导致眼底发生病理性并发症。对于中低度近视眼,通常要做积极控制,预防近视眼快速进展。 正常人类小孩生下后均有远视,有些普通中低度远视不需要任何处理,属于正常状态,比如远视储备,随着年龄增加,通常会缓解。但有些小孩生有天生的高度远视眼,可能导致斜视、弱视,此时需积极为其进行验光,配戴合适眼镜,并协助弱视训练,帮助过高的远视度数快速达到减轻。 一般建议弱视患者在8-9岁之前治好,因为8-9岁以后视觉功能发育定型,会错过治疗年龄。屈光参差在幼儿阶段需采取医疗手段积极矫正、治疗,防止弱视发生,帮助双眼建立健康的视觉功能。
    2023-08-03
  • 屈光不正为什么会头痛(视频)

    屈光不正为什么会头痛
    屈光不正有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状态,临床当中某些屈光不正患者,不仅有视力模糊,可能还伴有头痛症状,主要原因如下: 1、部分近视眼患者看东西模糊,但不愿意配眼镜,导致长期眯眼,双眼始终处于疲劳状态,故引发神经疲劳;再加上体质较弱或者工作生活当中用眼过度,可能会导致头痛症状; 2、部分屈光不正患者在配戴不适合、不正确的眼镜后,尤其是伴发有散光情况下,不仅不能带来清晰视觉,甚至会加重眼睛疲劳、不适状态,故产生头疼感觉; 3、对于屈光参差患者,由于两眼度数相差相差200度以上,在配戴眼镜后导致两边不平衡,眼睛会觉得不对称、不舒服,长期配戴会引发眼睛疲劳、酸痛,甚至造成神经系统疲劳,故引发头疼。
    2023-08-03
  • 什么是双眼屈光不正(视频)

    什么是双眼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实际上是眼睛屈光状态不能使光线正确地聚焦在眼底视网膜上,无法形成清晰视觉成像效果。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前有角膜,后有晶状体,每个光学元件与眼球轴距均是严密、精确的配合系统,可形成光学成像。若无法完成可能造成以下几种情况: 1、屈光不正:若晶状体、角膜屈光度数与眼轴轴长不匹配,可导致光线无法聚焦在眼底视网膜上,称做屈光不正; 2、近视眼:如果焦距过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称近视眼; 3、远视眼:如果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面,称做远视眼; 4、散光:如果在某个方向上,比如水平方向上,光线可以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但在垂直方向上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称散光。 简言之,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双眼屈光不正。如果两个眼睛度数相差100度以上,称做屈光参差,也是屈光不正状态。
    2023-08-03
  • 屈光不正多久检查一次眼睛(视频)

    屈光不正多久检查一次眼睛
    屈光不正状态较普遍,具体检查频率因人以及状态而异,具体如下: 1、儿童青少年期近视、散光:一般要求半年左右进行复查,因为儿童青少年期不论是近视还是散光,均处于进展状态,故建议每半年评估、检查一次。如果近视眼在进展,要相应采取措施,比如重新验光、重新配镜或者采取医学干预、医学指导意见等手段,帮助控制、减缓近视眼进展; 2、儿童青少年期远视:有可能会进一步导致斜视、弱视,需更频繁进行复查,一般三个月评估一次弱视治疗效果,查看配戴远视眼镜后弱视训练效果,帮助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3、成年:不论是有近视眼还是散光,如果有条件最好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因为本身眼镜片存在磨损,对视觉也会带来不好后果,需要及时更换。另外若为高度近视,可能会引发眼底视网膜病变,包括视网膜裂孔、出血,早期没有感觉,等到发生视网膜脱离才被发现。若能检查发现,可避免视网膜脱离,故建议每年定期到专业眼科机构检查。
    2023-08-03
  • 眼睛屈光不正严重吗(视频)

    眼睛屈光不正严重吗
    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还有屈光参差,其中屈光参差指两只眼睛度数相差别大>100度。屈光不正分轻、中、重三个程度,大部分轻度屈光不正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即使不戴眼镜也能如常工作生活,但重度屈光不正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工作状态,造成不同程度问题。 屈光不正患者视物模糊,可能导致视觉疲劳,为努力看清可能会使眼睛始终处于疲劳、紧张状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均会导致视觉处于不清晰、疲劳状态,从而引发患者眼部包括人体整个精神状态不适、疲劳。当然,此状态又会反过来加重屈光不正,比如散光患者特别喜欢眯眼,从而加重散光,进入恶性循环。屈光参差患者长期如此视物,会造成不舒服状态,甚至最后导致头晕、看东西两边不对称,最终还会严重影响到全身状态。
    2023-08-03
  • 恢复视力的方法(视频)

    恢复视力的方法
    恢复视力通常有以下方法: 1、屈光不正:是较常见的视力下降原因之一,如近视、散光或者远视等,其中真性近视不可恢复,只能通过戴眼镜或者手术使视力提高或恢复;假性近视则可通过改变用眼习惯逐渐恢复; 2、眼睛疾病:如白内障、眼底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等需相应手术才可提高视力; 3、暂时性视力下降:如干眼症和视疲劳,可通过睑板腺理疗或调整用眼习惯,使视力恢复。
    2023-08-03
  • 屈光不正是真性近视吗(视频)

    屈光不正是真性近视吗
    屈光不正和真性近视并非相同概念。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其中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常见类型。真性近视又称为轴性近视,是指眼球睫状肌长期紧张,不能放松,导致眼球向后延长、生长,眼轴变长,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在视网膜前成像,而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此时便不能得到清晰物象。 门诊中常遇到孩子诉说眼睛看不清楚黑板,但是看书写作业没有问题,则认为是远视力下降,近视正常。部分患者表示夜间视力有点下降,则认为可能属于暗视力,还有些会出现视疲劳症状。若遇到上述类似情况,通常会为患者做散瞳验光,如果结果显示近视度数在75度以上,一般会建议患者配戴近视眼镜。与真性近视相对概念是假性近视,指眼球睫状肌暂时性痉挛,一般让孩子远看、放松、休息,或者是给予散瞳验光后,近视会消失,远视力也能恢复正常。总之,假性近视属于功能性近视,可以恢复,而真性近视是器质性近视,不可能恢复。
    2023-08-03
  • 屈光参差对人的视力有什么影响(视频)

    屈光参差对人的视力有什么影响
    屈光参差是指双眼屈光度数不等,即球镜度数相差≥150度,柱镜度数相差≥100度。如果屈光参差没有矫正,尤其是远视性屈光参差没有矫正,患者双眼视力发展不均衡,由于度数较高的眼睛常处于视物模糊状态,久而久之,进入大脑视皮层信号会被抑制,从而破坏融像,最终导致度数较高的眼睛发展为弱视,甚至于斜视。 对于中低度数近视而言,通常不容易造成弱视,如果是近视性屈光参差,双眼屈光度数相差>-600度以上,那么度数较高的眼睛造成弱视风险较大。
    2023-08-03
  • 屈光不正多长时间检查一次(视频)

    屈光不正多长时间检查一次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对于多久检查一次的问题需要结合患者年龄以及屈光不正类型进行讨论,具体可分以下几种: 1、如果儿童初次就诊后确定是低度近视或者散光,通常需要半年左右复查一次视力、验光度数和眼轴长度,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眼镜度数; 2、如果儿童初次确诊是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或者是高度散光,同时合并弱视或者是斜视,通常叮嘱3-6个月左右复查一次视力、验光度数、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变化、斜视变化,以及斜视出现频率,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眼镜度数、调整弱视治疗方案或者立即手术; 3、对于成年人屈光不正而言,因为已经较稳定,故会建议2-3年来复查一次,当然如果有视力下降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