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

  • 近视不戴眼镜会加重吗(视频)

    近视不戴眼镜会加重吗
    近视眼是否需要配戴眼镜,需要经过专业的医学验光进行判断。较多家长认为配戴眼镜,会使青少年的眼睛度数加深,这种想法比较片面。经过专业的医学验光以后认为青少年需要配戴眼镜,则家长应该及时给其配镜。如果不配戴眼镜,则会加重眼球的负担,从而导致眼睛的近视度数加重。因此,青少年需进行专业的医学验光,如果近视建议其配戴眼镜。
    2023-07-30
  • 戴眼镜会加深近视吗(视频)

    戴眼镜会加深近视吗
    理论上,近视眼患者经过专业的医学验光以后配戴眼镜,目的是帮助患者视物更加清楚。近视眼的度数加重,与患者自身的体质、用眼情况、对眼睛的保护意识以及饮食习惯等有关。如果近视眼患者配戴眼镜以后没有注意保护眼睛,如没有注意端正坐姿和改正饮食习惯等,则会加重患者的眼睛度数。因此,近视眼的度数加深与配戴眼镜无直接的关系。
    2023-07-30
  • 近视手术的要求(视频)

    近视手术的要求
    近视眼的手术群体主要为年轻人,近视手术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年龄要求:年龄必须在18-50岁; 2、各种眼科检查及度数需符合手术标准; 3、患者无胶原性疾病及其它特殊疾病; 4、眼球无特殊问题。 近视眼的患者,需尽可能选择资质较高的专业医院进行手术。通过各种眼科检查及全身疾病的排除之后,患者才能够进行手术。
    2023-07-30
  • 近视眼激光手术价格(视频)

    近视眼激光手术价格
    近视眼激光手术的费用为全国统一标准,但是根据患者激光手术所选用机械设备的型号、手术的方式以及患者所在地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目前,近视眼患者激光手术之前的各项检查费用一般属于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内,而手术费用则是患者自费。患者进行近视眼激光手术的价格,一般自费最高不会超过25000元,而较低可能为10000多元。
    2023-07-30
  • 儿童近视眼怎么恢复视力(视频)

    儿童近视眼怎么恢复视力
    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近视一般多伴有散光、弱视、斜视等,并且其自身视力保护意识较弱,所以一般儿童近视眼的恢复治疗较为困难。家长应尽量督促儿童保护自身视力,避免其较早发生近视。儿童如果发生近视,则应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至少每年的寒假以及暑假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伴有弱视、斜视、散光以及其近视的发生发展。
    2023-07-30
  • 散光眼严重吗(视频)

    散光眼严重吗
    散光眼是否严重,需要根据检查结果以及散光度数而定,散光度数高则较为严重。如果患者散光度数较高,一般会同时伴随近视或者远视,则影响其视物质量,视物出现不清晰的状态。散光度数较高,个人克服难度较大,一般需要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的医学验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配镜治疗屈光不正。
    2023-07-30
  • 视力模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视力模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视力模糊分为突发性视力模糊和慢性视力模糊,就诊时患者首先需要进行远视力和近视力的检查,并区别对待诊治。视力模糊与年龄有关,如果老年患者为突发性视力下降,并合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则患者眼底可能出现问题。如果老年患者为慢性视力下降,则其可能患有白内障。如果儿童的远视力较差,而近视力较好,则其可能为近视。
    2023-07-30
  • 多少度属于近视(视频)

    多少度属于近视
    近视的人群大部分为青少年,是否近视需要通过医生的专业判断。一般300度以下属于轻度近视,300-600度属于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属于高度近视,1000度以上属于超高度近视。发现青少年可能近视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般为老师发现其视力下降看不清楚,反映给其家长;青少年主动向家长反映视力模糊;学校体检发现其视力达不到标准。
    2023-07-30
  • 近视会遗传吗(视频)

    近视会遗传吗
    近视是可以遗传的。有统计学报告显示:如果父母双方都无近视,则其孩子的近视几率较小;如果父母其中一方为近视,则其孩子近视的几率稍微偏高;如果父母双方都为近视,则其孩子近视的几率较高。近视能够遗传,一般只是作为科普宣传,而在临床上较少告知儿童,因为其可能会导致儿童较难接受保护视力的观念,从而不利于保护儿童视力。
    2023-07-30
  • 假性近视的恢复方法(视频)

    假性近视的恢复方法
    临床上,假性近视一般被称为视力疲劳。目前,由于各种电子产品的诱惑和补习班等,导致青少年普遍用眼过度,从而引起视力疲劳。对于视力疲劳,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有其独特见解。可以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眼部穴位按摩、梅花针和眼外肌按摩等治疗措施,缓解其视力疲劳的症状,从而延缓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但并不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