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

  •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指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或便血,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上消化道炎症、溃疡、糜烂、憩室、肿瘤、损伤等; 2、门静脉梗阻及高压:如肝硬化、门静脉炎及血栓形成; 3、消化道邻近脏器疾病:如肝、胆、胰癌肿破裂出血入消化道等; 4、急性传染病:如败血症、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 5、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6、其他,如尿毒症、严重缺氧、药物过敏与中毒等,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2023-07-31
  • 上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部位引起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等引起出血。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食道疾病:包括食管、贲门黏膜撕裂、食管炎症、食管黏膜血管机械损伤和化学性物质损伤、主动脉瘤破入食管等; 2、胃和十二指肠疾病:包括炎症、息肉、溃疡、肿瘤、先天血管畸形等; 3、胆道和胰腺疾病:包括胆道蛔虫症、胆道结石、胆道肿瘤、胰腺肿瘤等; 4、全身性疾病:包括过敏性紫癜、白血病、DIC等; 5、肝硬化引起:包括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
    2023-07-3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是细菌、病毒感染,以及遗传因素,比如家族史,有血小板减少的病人,通常子女容易患病。还有一个原因是细胞免疫性破坏,自身血液里有血小板抗体,自己把自己破坏掉,这是常见的原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上要与过敏性紫癜进行鉴别,过敏性紫癜也是身上出现红点,但是过敏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上有出血点,有的伴有关节痛,有的伴有肚子疼,还有尿液改变。但是过敏性紫癜血小板是正常或者增高的,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肯定低,从这一点上很容易就能鉴别出来。
    2023-08-01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什么表现(视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什么表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广泛的皮肤黏膜出血,临床上通常见鼻子出血、牙龈出血,还有吐血、便血、尿血,严重的可以并发内脏出血、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要危及生命。 另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上有出血点,这个症状要和过敏性紫癜进行鉴别。过敏性紫癜皮肤上也有出血点,但是一般伴有关节痛、腹痛,或者尿液改变。但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伴有关节痛和腹痛症状,主要是皮肤上出血症状比较明显,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这是它们的鉴别点。
    2023-08-01
  • 紫癜症状表现(视频)

    紫癜症状表现
    紫癜为皮肤上出血点,紫癜往往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过敏性紫癜,另一种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往往伴随其他过敏情况,比如紫癜发生的部位伴随瘙痒,或身体其他部位有瘙痒的感觉。除此之外,过敏性紫癜还会出现腹痛、关节痛等伴随症状,往往都提示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除了皮肤有出血点外,还会出现各种出血的表现,比如鼻腔、口腔、牙龈等部位出血,需要尽快去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如果血小板在正常范围,往往提示过敏性紫癜,如果血小板低于正常,往往提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紫癜发生的原因不同,因此要辨证施治,首先找到病因,再给予相应治疗。
    2023-08-01
  • 过敏性紫癜肾炎能自愈吗(视频)

    过敏性紫癜肾炎能自愈吗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儿童、成人均可发病,但以儿童较常见,因常累及到肾脏受到更多关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不一定累及到肾脏,只有累及到肾脏出现肾炎伴有蛋白尿、血尿时才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儿童患有该病时可自限,即疾病可自行好转或痊愈,而成年患病自限可能性较小。 如果表现为单纯血尿或偶尔有少量蛋白尿,大多无需治疗。蛋白尿数量或是否有高血压以及肾功能损害是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肾脏病理检查对病情、预后判断,治疗指导存在重要参考意义。长期治疗未能痊愈的患者需规范诊疗保护肾功能,防止出现尿毒症。
    2023-08-01
  • 过敏性肾炎严重吗(视频)

    过敏性肾炎严重吗
    过敏性肾炎分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以上两种疾病导致的肾炎均相对不算严重。具体严重程度如下: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为免疫系统疾病,由于过敏出现免疫反应影响肾脏,表现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症状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时可能发生血肌酐升高,除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表现外,还有其他表现,如皮肤紫癜、皮疹、腹痛、腹泻,甚至关节疼痛,一般需激素治疗;2、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一般由于过敏导致的变态反应,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症状可轻可重,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甚至出现血肌酐升高、少尿、无尿、水肿等,需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需应用激素治疗。出现严重水肿及严重血肌酐升高时,可经血液透析治疗,一般预后较良好。
    2023-08-01
  • 肾功能不全可以治好吗(视频)

    肾功能不全可以治好吗
    肾功能不全也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急性肾功能不全,如果能及早的发现查到病因,积极干预治疗,多数预后较好可以治愈。但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慢性过程,如果在早期发现能寻找到病因,然后针对病因尽早治疗,对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可起延缓作用。 肾功能不全一般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功能减低。常见原因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疾病。有些病人出现肾功能不全找不到原因,也可跟长期用药有关,有时找不到原因。 所以肾功能不全是否能治好,还得看其原发病,以及是急性还是慢性,不可一概而论。
    2023-08-01
  • 如何诊断肾病综合征(视频)

    如何诊断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诊断包括以下几点: 1、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 2、低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水肿,血常规化验血清白蛋白需低于30g/L,患者出现高脂血症及出血; 3、需排除继发性因素,部分肾病综合征原发于肾脏,部分继发于全身其它疾病,需排除全身其它继发因素,如狼疮、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等继发因素; 4、进行肾穿刺活检术进行病理诊断,从病理上诊断此病是微小病变还是膜性肾病等。 临床上诊断肾病综合征,其中前两条为诊断必要条件,若不符合前两条,则肾病综合征诊断不成立。
    2023-08-01
  •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视频)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时,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或机械屏障出现损伤,会有大量的蛋白从尿中漏出。临床上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L,以及低血浆白蛋白血症,即血浆白蛋白水平小于30g/L,称为肾病综合征,有的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以及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是临床诊断,如果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需要寻找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1、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病因有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