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

  • 脑动脉炎中医怎么治(视频)

    脑动脉炎中医怎么治
    脑动脉炎西医认为是感染、药物或变态反应等因素导致的脑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梗死引起的以肢体瘫痪、失语、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属于中医的中风、风痱等病症范畴,主要是由于风痰瘀血阻于脑络或肾精亏虚所致。建议患者夏天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受风,少对着空调、电风扇直吹,或整日在空调屋里,要适当出去走走,对瘫痪肢体进行功能锻炼,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患者可以通过按摩、针灸调理,必要时可以服用中药调理。也可以通过体控电疗,即经络保健法刺激中枢神经分泌内啡肽,这样通过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2023-08-02
  • 皮瓣手术成功后再次整形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视频)

    皮瓣手术成功后再次整形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大面积损伤留有腔隙时,需要行皮瓣移植修复,皮瓣手术成功后会发生皮瓣臃肿,因皮瓣修复时需要切取大于创面15%-20%的面积,会导致术后受区皮瓣出现臃肿的状态。建议术后半年至一年再次到医院进行皮瓣修薄手术,再次术后形态基本接近正常。再次手术不会影响皮瓣血运的情况,可适当减除皮下多余脂肪,再次手术要保证皮瓣有良好的血运,不影响皮瓣成活。
    2023-08-02
  • 皮瓣和植皮的区别(视频)

    皮瓣和植皮的区别
    皮瓣是复合组织的移植,植皮是单纯皮片的移植,皮瓣弹性好、组织容量较多、能填塞创伤遗留的创面、有充足的血液供应。 皮瓣移植带有神经,会使创伤部位术后感觉较好,皮片是依靠周围组织、毛细血管增生进行创面修复的,皮瓣术后有充足的血运、更高的组织容量、更好的皮肤感觉、确定的血供,因此皮瓣移植优于植皮。大面积损伤留有腔隙时进行皮瓣移植修复效果较好。
    2023-08-02
  • 皮瓣什么颜色算存活(视频)

    皮瓣什么颜色算存活
    皮瓣术后需要观察皮瓣颜色、肿胀程度、质地、皮温等,皮瓣毛细血管反应正常,即按压后约2秒可恢复正常、皮温接近正常或较健侧低2-3℃、针刺出血、不明显肿胀提示皮瓣血运状态良好。皮瓣颜色苍白、瘀滞,提示动静脉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对症治疗。如使用抗凝、解痉、扩大组织容量、保温等方法对症处置,如未能缓解,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探查。
    2023-08-02
  • 皮瓣手术移植后有伤口感染怎么办(视频)

    皮瓣手术移植后有伤口感染怎么办
    皮瓣移植术后伤口感染需要及时拆除缝线、换药,如果感染持续存在,需要入手术室进行彻底清创。清创时要保护血管蒂、吻合的神经,如皮瓣需要持续清创,最佳的选择是使用VSD进行负压吸引,可保证长期有效的控制感染,1-2次彻底清创可彻底解决伤口感染的问题。皮瓣移植手术后有伤口感染是局部过程,不会影响皮瓣血运,不代表皮瓣手术的失败。
    2023-08-02
  • 更年期症状有哪些方面(音频)

    更年期症状有哪些方面
    讲解医师:赵海霞  (住院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更年期症状有哪些方面?第一、会出现月经紊乱,也就是绝经过渡期常见的症状。第二、血管收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为血管收缩功能不稳定所致,就是一过性的发热,一过性的出汗,反复出现短暂的面部或者颈部以及胸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烘轰热,继之出汗。一般情况下持续1-3分钟,轻者每日发作1次,严重的10多次或者更多。第三、自主神经系统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心悸、眩晕、头痛、失眠、耳鸣等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症状。第四、精神神经症状,围绝经期女性常见表现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且情绪不宜波动大,如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者情绪低落、抑郁、不能自我控制等情绪的症状,记忆力减退。
  • 胃溃疡症状表现有哪些(音频)

    胃溃疡症状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赵海英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胃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病的范畴,多见于中青年的男性患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内的因素,导致胃酸等攻击性因子作用增强,而胃黏膜的自身保护能力下降。患者临床常出现反复发作的周期性、规律性上腹部疼痛,腹痛多于餐后1-2小时出现,至下一次进餐前缓解,上腹部疼痛症状多于秋冬或冬春季节交替时发生。胃溃疡患者应注意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酒,并避免饮用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的饮料,同时避免大量的饮用碳酸饮料。治疗上首选以奥美拉唑为代表的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物,并酌情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治疗,疗程6-8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积极的根除幽门螺杆菌。
  • 如何诊断慢性肠胃炎(音频)

    如何诊断慢性肠胃炎
    讲解医师:赵海英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腹泻俗称慢性肠胃炎,是消化科的常见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反复发作的腹泻,可伴有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如出现慢性腹泻的同时上述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与排便具有明确关系,可于排便后明确缓解时多是由于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肠病导致。此时患者如注意饮食,并使用肠道益生菌以及匹维溴铵等肠道动力调节药物,止泻、解痉对症治疗后症状往往会获得明确的缓解。但是如果腹泻反复发作,或者是合并有消瘦、便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行大便常规、大便潜血、肠镜,必要时行腹部CT检查,进一步协助排除结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等结直肠的器质性疾病。
  • 急性胃肠炎属于哪个科(音频)

    急性胃肠炎属于哪个科
    讲解医师:赵海英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急性胃肠炎是消化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于夏季及秋季发生,发病前患者常有进食不洁饮食、不当食物以及受凉等诱因。临床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造成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因包括由致病细菌、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感染性胃肠炎,以及一些物理化学刺激导致的急性非感染性胃肠炎。\n出现上述急性胃肠炎症状,伴有发热时多考虑由细菌、病毒感染导致,发生这些症状时,患者首先应注意饮食,尽量吃温热、稀软、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刺激、辛辣、油腻的食物。如体温超过38.5℃,可不做特殊的退热处理,腹泻明显时可口服肠道益生菌、蒙脱石散等药物止泻对症治疗。恶心、呕吐明显时可口服吗丁啉等促动力药物对症治疗,如体温持续升高伴有剧烈腹痛、吐泻严重时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上消化道出血部位(音频)

    上消化道出血部位
    讲解医师:赵海英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的急危重症,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以屈氏韧带为界,又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及下消化道出血。由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病变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主要是由于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胆道疾病导致。常见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病、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上消化道肿瘤等。临床患者常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出血量较大时也可出现排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部分患者可伴有头晕、心慌、乏力、出汗等失血及贫血症状。当出血量达到1000mL左右时,患者还会出现黑朦、晕厥、意识丧失等失血性休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