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注意(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注意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常用药物,有胰激肽原酶、羟苯磺酸钙、中药。药物有不足之处,但是用药应注意。胰激肽原酶或者羟苯磺酸钙改善微小循环病变、改善毛细血管灌注、减少微小血栓形成。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如果有出血倾向,使用药物应该注意避免出血倾向加重。患者还应关注是否有过敏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皮疹。中药机制不明确,包括通经活络、改善循环,孕妇使用要小心,要专业医生指导,毕竟中药或者复合中成药物不良反应不清楚。
    2023-08-03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视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有分级标准,既有国内标准,也有国际标准,国内标准相对好记。 在国内经常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为二型六期:第Ⅰ期是医生通过眼底镜看到视网膜上有小微动脉瘤或小出血点;Ⅱ期是在Ⅰ期基础上,又出现黄颜色的硬性渗出;Ⅲ期是在Ⅰ期、Ⅱ期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白色棉绒斑;第Ⅳ期是视网膜上出现新生血管,或可能合并有玻璃体积血;第Ⅴ期是在视网膜上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膜一起并发;第Ⅵ期是在第Ⅴ期基础上,玻璃体增殖牵拉视网膜并发视网膜脱离。 医生对患者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时,需要采用国际分级标准。
    2023-08-03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音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陈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眼科
    我们会根据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不同期别进行治疗。如果就是比方说达到了阈值前一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我们及时的进行了激光和这个抗VEGF的治疗以后,它病变就消退了,而且正常的血管也长到了周边,那么小孩的预后是非常好的,很可能就是外观什么都看不出来,可以跟正常的小孩一样工作、生活。但是一旦已经进入了视网膜脱离期,即使经过手术,他可能视力也不好。如果尤其是引起了这个黄斑牵引视网膜脱离,他甚至视网膜即使经过手术,或者是有的就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视网膜还是脱离,然后还是看不见,可能就只有光感,或者甚至有的还有眼球萎缩这些后遗症,就预后就非常的不理想。至于那些治好了的孩子,他可能就是非常的好,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虽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好了,但是早产儿他会发生斜视、弱视这些几率都还会比较高,还是要定期的这个随访。
  • 怎么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音频)

    怎么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讲解医师:陈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眼科
    如果能够预防早产的话,就能够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但是既然他已经是早产儿了,那么怎么样减少它的发生。其中有一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合理的用氧。因为我们发现,如果吸入高浓度的氧,或者是用氧时间非常长的话,会使发病的几率增加。但是就是吸氧是救命的,不能说因为就是说要降低发病率,就不给他用氧,那也是不合适的。我们要就是在两者权衡的情况下合理用氧,可以减少它病变的发生。同时,因为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就是说小孩身体越弱的情况,全身情况越差的情况就是越容易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所以就需要儿科的医生,就是让他病情变得平稳,就是变得强壮,这样就会减少病变的发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有哪些(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就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过高而引起的,是糖尿病非常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数据表明,十年...
    2023-09-26
  • 什么是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视频)

    什么是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出生时身体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包括视网膜发育,需定期检查眼底,排查有无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原因为视网膜血管未发育成熟,进一步发育过程中,代谢需求增加导致局部视网膜缺氧,在其他高危因素影响下,造成未发育成熟的视网膜血管收缩、堵塞、发育停止,引起视网膜病变。吸氧治疗是抢救早产儿最常用的措施之一,属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常见危险因素,减少吸氧可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视网膜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五期,不同时期治疗不同,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失明、严重视力障碍。
    2023-07-3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调养(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调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调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旦发现糖尿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2、控制血糖,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血糖出现大幅度波动; 3、控制血压并降低血脂;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需使用眼药水,以预防感染; 5、患者术后需注意生活起居,以免撞击到眼部,引起出血; 6、术后以清淡饮食为主,注意营养均衡。
    2023-07-30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有哪些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黄斑水肿、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尽早发现与治疗,目前的技术手段难以使已发生病变的视网膜组织恢复视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控制病情,尽可能多地保留剩余的视功能。但由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严重损害了视功能,预后一般较差。
    2023-07-3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怎样(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怎样
    如果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积极进行治疗,预后较好。非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治疗可以使疾病较长时间地稳定在现阶段,而不继续发展,但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已经发展为增殖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通过手术与药物进行治疗,但视功能损伤较严重,一般预后较差。极少数患者由于新生血管反复出血,形成了青光眼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而导致失明。
    2023-07-3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办(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史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出现增殖性或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轻度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每年随访1次;中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每3-6个月随访1次;重度非增殖性的视网膜病变每3个月随访1次。轻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在控制代谢异常与干预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可实行内科辅助治疗,包括抗氧化应激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中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者突发失明和视网膜剥离的患者,应及时到眼科就诊。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