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

  • 骨盆骨折应该怎么护理(视频)

    骨盆骨折应该怎么护理
    出现骨盆骨折以后,医生、护士以及家属需要防止患者出现并发症,通过认真、规范护理可能避免出现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坠积性肺炎,骨盆骨折患者局部疼痛,家属或医生只重视骨折局部,但同时需要鼓励患者深呼吸,把肺内的痰咳出,防止痰液坠积到肺部形成坠积性肺炎; 2、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危害较大,部分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会导致肺栓塞甚至死亡,所以骨盆骨折下肢护理较为重要,需要经常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特别是脚和小腿、大腿肌肉锻炼,防止血栓形成; 3、注意经常翻身,防止褥疮发生,如果长期不翻身,皮肤长期受到床挤压,可以导致局部皮肤发红甚至皮肤坏死形成褥疮; 4、泌尿系感染,需要保持泌尿周围清洁,防止逆行感染。
    2023-08-03
  • 骨盆骨折的并发症一般有哪些(视频)

    骨盆骨折的并发症一般有哪些
    骨盆骨折是巨大暴力引起的骨折,即患者在受伤的时候遭受巨大暴力所造成。骨盆骨折分型比较复杂,骨盆骨折波及髋臼或者腹膜后,患者会出现相关的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比如造成腹膜后损伤会导致静脉丛出血,甚至导致直肠破裂或者尿道断裂,大量、快速的失血会导致死亡。 骨盆骨折的出血可以达到4000-5000ml,基本上达到成年人的正常血容量。晚期并发症,特别是保守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可能会出现深静脉血栓、褥疮。如果波及到髋臼骨折,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肢体髋关节功能障碍等。
    2023-08-03
  • 骨盆骨折要怎么护理(视频)

    骨盆骨折要怎么护理
    骨盆骨折是经过巨大暴力的骨折,特别是比较严重的骨盆骨折,整个骨盆不稳定。骨盆是骨盆环,一般暴力比较巨大的骨盆骨折的时候,骨盆环已经被破坏,即骨盆的稳定性已经消失。受伤后早期患者不能随便翻身,要求绝对平卧,特别是不稳定的骨盆骨折,通过手术或者保守治疗以后,随着时间推移,开始逐渐出现愈合。 术后期间护理很重要,主要是防止由于长期平卧导致的褥疮和深静脉血栓,甚至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肠梗阻或者结石等。在护理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患者垫翻身枕,床可以换成气垫床防止相关并发症。
    2023-08-03
  • 骨盆骨折的护理要点(视频)

    骨盆骨折的护理要点
    骨盆骨折的护理要点在急性期要尽量减少过度的搬动,因为骨盆骨折后稳定性下降,骨折会移位,会影响局部的出血,而局部的出血后,需要通过自身的凝血机制进行止血,而活动后局部的血管就会破裂、出血,所以在早期尽量减少患者过度的搬动。比如患者到急诊科尽量减少因为过多的检查而引起过度的搬动,防止在已经出了很多血的情况下,再度继发出血危及生命,即为早期尽量减少过度搬动。骨盆骨折晚期,尤其术后,在活动的时候要尽量注意防止患者出现卧床并发症,比如防止出现褥疮,因为一个姿势待时间长了有可能会因局部受压而出现压疮。病人长时间卧床,下肢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尤其骨盆骨折对于整个双下肢血液循环都会有严重的影响,极容易出现血栓,为了防止血栓要进行下肢肌肉主动及被动的收缩活动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骨盆骨折后由于患者卧床时间比较长,病人容易出现肺部的炎症、并发症,为防止肺部的痰液积聚而引发的坠积性肺炎,要鼓励患者咳嗽,把气管里积聚的痰液咳出来。
    2023-08-03
  • 盆骨骨折如何治疗(视频)

    盆骨骨折如何治疗
    盆骨骨折较为复杂,建议患者到专业医生处就诊,结合X光片以及CT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如果盆骨骨折比较轻微,无明显移位,建议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即卧床休息,但需加强护理,定期翻身以免发生褥疮;对于骨折移位比较明显,且不稳定的骨折,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较为系统化的康复治疗,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3
  • 骨盆骨折如何预防并发症(视频)

    骨盆骨折如何预防并发症
    骨盆骨折严重损伤往往会限制病人行动,比如腰痛的严格要求病人卧床,这时候并发症会出现。一般骨盆骨折并发症有几种:1、坠积性的肺炎;2、血栓;3、褥疮;4、尿路损伤。针对坠积性肺炎,可以督促病人深呼吸,甚至通过呼吸锻炼,用专用器具帮助病人呼吸的康复,预防坠积性肺炎;针对血栓形成,一般情况会应用抗凝药,通过下肢功能康复,促进局部循环,来减少血栓形成的概率;针对尿路感染,一般情况鼓励病人多喝水,通过正常的循环代谢尿液排出,预防尿路感染;针对褥疮比较困难,因为骨盆骨折要求病人严格卧床,褥疮形成的概率比较高,最基础的要求护理人员、家属对病人进行侧身或者抬臀,通过体位改变减少局部受压,降低褥疮发生的概率。
    2023-08-03
  • 人工髋关节置换注意事项(视频)

    人工髋关节置换注意事项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非常特殊的手术,有跟一般手术所不同的地方,主要是涉及到人工关节假体植入以及防脱位等,还有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所以术后有很多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要早进行康复训练和下地活动,避免卧床相关的并发症,如卧床时间长了以后,老年患者会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 2、要特别注意整个关节会不会出现感染现象,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医生最怕的问题是感染,一旦发生感染整个后续的翻修手术、多次翻修手术,对于患者、对医生来讲都是沉重负担,所以医生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感染预防,还有后续观察特别在意,医生也会交代患者平时要注意观察切口的情况等,包括自己关节的症状描述,跟医生及时沟通; 3、在出院以后要定期复诊,有些患者时间长了以后觉得关节没问题,不再来复诊,其实这是非常不对的做法,希望患者能够定期回来,至少1年回来1次,来做相关的X光或简单检查,来判断关节假体情况,有没有位移或松动,这对于后续的关节使用都非常有好处。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视频)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尽量避免过度内收患侧髋关节,以及过度弯屈曲髋关节,通常屈曲角度应<90°,防止患者术后发生关节脱位; 2、患者在术后需要卧床一段时间,在卧床时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褥疮、肺炎或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患者需要定时翻身、拍背以及进行下肢气压治疗,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止血栓的形成。
    2023-08-03
  • 髋臼骨折多长时间才能下地(视频)

    髋臼骨折多长时间才能下地
    髋臼骨折后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如内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随现代医学不断发展、手术技术不断提高,做完手术建议尽早下地活动,一般术后2-3天就可以扶着助行器下地站立,甚至可以行走。 早期活动可以避免一系列卧床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褥疮、泌尿系感染,甚至肺部感染。因为很多老人骨折后躺在床上痰液无法排出,堵塞气管、支气管,导致发生肺炎、发热、肺部感染等,有时会危及生命。 所以发生骨折后,一旦做完手术或做好治疗,要尽早下地活动,通常2-3天即可下地活动。虽然早期下地活动会有疼痛不舒适感,但只要能接受都可以缓慢坐起、站起甚至行走,疼痛会越来越轻,而且越早活动身体机能恢复越快,卧床的并发症也不会发生,不会因为骨折而长期卧床致命。 早期下地还要辅助口服消炎镇痛药,减轻患者疼痛感,同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时骨折以后病人卧床一段时间,这时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突然下地有可能会导致血栓掉落,移至肺部变成肺栓塞,移至脑部变成脑血栓。所以在早期下地前,一定要确保没有出现静脉血栓。
    2023-08-03
  • 髋关节骨折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髋关节骨折并发症有哪些
    髋关节骨折以后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出血、局部出现淤血、血肿是最明显的并发症。骨折以后也有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出现周围皮肤麻木,甚至肢体麻木。 骨折最可怕的并发症是骨折以后,尤其老人骨折以后卧床的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和深静脉血栓等,一旦发生可能致命。比如肺部感染,老人骨折以后躺在床上不动,不敢咳嗽、咳痰排不出来,就会导致气管支气管痰液堵塞,产生肺炎、肺部感染、发高烧、呼吸衰竭等。临床上很多老人由于卧床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因此失去生命,所以卧床最可怕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 泌尿系感染、褥疮也很常见,老人骨折以后总躺在床上,臀部、脚踝、髂骨等骨性突起部位长时间压在床上,如果护理不到位、不及时翻身就会出现压疮,有的压疮不及时处理范围会越来越大,然后并发感染、发热,也会危及生命。长期卧床血液循环缓慢,容易出现静脉血栓,一旦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即为肺栓塞,可致命,或者进入脑部即为脑血栓,出现瘫痪等。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