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

  • 血吸虫病的症状(视频)

    血吸虫病的症状
    血吸虫病因为人或者是哺乳动物感染血吸虫而引起的疾病,最常见的是日本血吸虫病,由日本血吸虫寄生在人的门静脉系统而引起疾病。主要病变是虫卵沉积在肝脏、肠道引起的肉芽肿,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肿大、压痛、腹泻、排脓血便、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慢性期表现以肝脾肿大为主,多伴有便稀、乏力等非特异性的症状。晚期血吸虫病表现为门静脉系统纤维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症,例如脾大、腹水,即大肚子病,表现为肚子大、四肢纤细,营养不良的状态。常见急性并发症有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慢性并发症有肝硬化、肝脏以及肠道肿瘤等。
    2023-08-01
  • 血吸虫病如何预防(视频)

    血吸虫病如何预防
    血吸虫病的预防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的措施如下: 1、尽量避免接触疫水; 2、无法避免接触疫水,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注意用水的安全,不要喝生水;注意防护用品的使用,包括穿防护服,涂防护药品;预防性用药,接触疫水4周后,建议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预防性用药;查螺、灭螺;注意用水安全,疫区工作时,尽量使用压水井的井水洗手、洗脸,在疫区工作时尽量不喝生水; 3、在船上工作时,水烧至60℃或水中撒入漂白粉,可以迅速杀死水中尾蚴,或到湖心、水流比较湍急的河心进行取水; 4、牛放养的区域需特别注意防护。尾蚴不会通过衣服而感染人体,所以穿防护服可有效预防感染。
    2023-08-01
  • 血吸虫的危害是什么(视频)

    血吸虫的危害是什么
    血吸虫危害分为以下几方面: 1、中间宿主:侵入到钉螺,影响钉螺代谢、生长、繁殖以及生存,感染血吸虫的钉螺寿命较短,感染性钉螺死亡率通常增加; 2、终宿主人:人体寄生虫对人体都有损害,例如夺取营养、机械损伤、毒素作用、免疫变态反应等。血吸虫感染人后患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影响人的生命、生长、生产、生活、生育、生趣及寿命。虽然急慢性血吸虫病很难致命,但晚期血吸虫病可以严重影响到人寿命,严重损伤人身体,导致病程长、疗效差、活动受限、收入减低、医疗费用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情况; 3、哺乳动物:与人类一样受到损伤,血吸虫对自然界的危害大,尤其日本血吸虫病,致病力比其他种类的血吸虫病更大,产卵量大,虫卵是致病的主要原因,所以日本血吸虫病的破坏性更大,对人类危害更大。
    2023-08-01
  • 肠胃息肉是如何产生的(视频)

    肠胃息肉是如何产生的
    肠、胃息肉的发生机制不同,肠息肉病因如下: 1、遗传因素:如黑斑息肉综合征; 2、饮食因素: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烟熏食物是重要诱因; 3、炎症因素: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可引起肠壁黏膜破坏、反复增生,形成息肉; 4、感染因素:江浙地区为血吸虫病流行区,血吸虫卵沉于在肠壁可形成肉芽肿,反复增生可形成息肉。 胃息肉则可见于胃炎、应用质子泵受体抑制剂等。息肉形成以后,需要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取病理活检以明确性质。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称为癌前病变,需要及时处理,包括胃镜下摘除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切除后行病理检查,若息肉恶变为癌,侵犯深度较深,则需进一步手术治疗。而对于炎症性息肉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2023-08-01
  • 儿童脑寄生虫感染怎么检查(视频)

    儿童脑寄生虫感染怎么检查
    儿童脑寄生虫感染常见的有脑囊虫病、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包虫病及脑型疟疾等。检查包括血常规、粪常规、脑脊液检查、免疫学检查、胸腹部CT、头颅磁共振检查等。脑囊虫感染时,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可以正常,但个别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粪便检查发现绦虫卵是诊断囊虫病的依据。脑脊液检查一般表现为压力正常或者升高,脑脊液中白细胞增高,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还可以出现嗜酸性细胞增高。免疫学检查主要是寄生虫抗体检查,也可以作为诊断依据。头颅磁共振能够发现病变部位,确定病变位置、大小以及病变数目,还可以显示出脑水肿、脑积水、脑室形态等。胸腹部CT检查用于寻找体内其它部位的寄生虫感染灶。
    2023-08-01
  • 脑部寄生虫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视频)

    脑部寄生虫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脑部寄生虫病就是寄生虫的虫体、虫卵或者幼虫,移行到脑子里面,引起的占位或者炎性的肉芽肿,或者它直接进到血管堵塞了血管,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很多的原因都是跟不良的饮食习惯,或者不洁饮食有关的。这些病人都是有食用生的肉、鱼、虾、螺或者是蛇、蛙等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病史。常见的寄生虫的种类包括脑囊虫病、脑血吸虫病、脑肺吸虫病、脑裂头蚴病、广州管圆线虫病和包虫病等。
    2023-08-01
  • 脾功能亢进的病因(视频)

    脾功能亢进的病因
    引起脾功能亢进的病因较多,具体内容如下: 1、感染性疾病: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样结核、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及疟疾等; 2、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3、淤血性疾病:比如充血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等; 4、血液系统疾病:比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镰状细胞贫血等; 5、脾脏疾病:比如脾淋巴瘤、脾囊肿及脾血管瘤等; 6、原发性脾大。
    2023-08-01
  • 5分钟搞懂脾功能亢进(视频)

    5分钟搞懂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不同疾病引起脾脏肿大和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根据病因明确与否,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类型。至晚期脾脏可呈现明显肿大,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有感染和出血倾向。脾大多分为轻至中度增大,少数为巨脾。通常无症状,明显增大的可产生腹部症状,如饱胀感、牵拉感及胃肠受压而出现的消化系统症状。如有左季肋部与呼吸相关的疼痛及摩擦感,常提示脾梗死。引起脾功能亢进的病因较多,感染性疾病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样结核、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及疟疾等;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淤血性疾病比如充血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等;血液系统疾病比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镰状细胞贫血等;脾脏疾病比如脾淋巴瘤、脾囊肿及脾血管瘤等;以及原发性脾大。医生需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肝炎、血吸虫病、慢性寄生虫感染等病史,是否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目前治疗情况如何,肋下未触及脾者,脾区B型超声检查供临床参考,同时注意患者肿大程度,有无腹水、黄疸等,患者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一或同时减少,以及出现增生性骨髓象。对于脾功能亢进患者,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疾病,有时可以使脾缩小,脾功能亢进减轻,甚至消失。若无效果而原发病允许,可以考虑脾部分栓塞术或脾切除术。术前患者应选择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正确深呼吸咳嗽、咳痰的方法,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术后应密切观察切口渗出情况,以防止术后腹腔内出血及切口出血。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停止胃肠减压。若无腹胀不适,可拔除胃管,从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开始,根据病情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过渡到普食。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并清洗会阴。
    2023-08-01
  • 脾功能亢进是什么原因(视频)

    脾功能亢进是什么原因
    脾功能亢进属于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脾脏肿大,外周血中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呈增生状态。脾功亢进可以分原发性和继发性,无法确定导致脾脏功能亢进的原因时可称为原发性脾功能亢进,实际上临床上比较少见,临床多见的是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与脾大有关,引起脾功能亢进的原因主要如下: 1、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血吸虫病、高热病、疟疾等; 2、免疫系统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淤血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布加综合征、肝硬化、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等; 4、血液系统疾病:包括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镰刀红细胞性贫血、浸润性脾大,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等引起的病变; 5、脾脏相关疾病:如脾脏淋巴瘤、脾囊肿、脾血管瘤等。
    2023-08-01
  • 大便出血的原因(视频)

    大便出血的原因
    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原发消化道及肛周疾病,比如肠道溃疡和炎症,像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溃疡性结肠炎等。寄生虫感染,如钩虫病、血吸虫病等。肿瘤,如直肠癌、结肠癌、肠息肉等。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如痔、肠套叠、肠绞窄等。损伤,如肛裂、器械检查或大便干燥擦伤等; 2、肠道以外其它系统疾病,比如血液病,像各类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等。中毒或药物毒性作用,如细菌性食物中毒、汞中毒等。 通常小儿便血主要原因是直肠息肉或肠套叠,青年人便血以痔、肛裂和结肠炎为多见,中老年人便血同时伴有大便习惯改变者,要考虑肠道肿瘤可能性。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