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

  • 髓母细胞瘤生存期(视频)

    髓母细胞瘤生存期
    统计显示 70%髓母细胞瘤患者,甚至75%髓母细胞瘤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存活期可达到10年以上。对于低危型的髓母细胞瘤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可以正常存活到成年,甚至长期存活。髓母细胞瘤是常见于儿童的一类颅内恶性肿瘤,常好发于目下,特别是小脑蚓部,属于高度恶性肿瘤。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通常配合放疗、化疗。以前的髓母细胞瘤死亡率较高,但随着手术技术、放疗与化疗方案逐渐改善,大部分髓母细胞瘤患者可以得到较好治疗,所以髓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案以及患者预后,已经比以往有明显改善。但部分年龄较小儿童,进行手术切除、放疗与化疗后,尤其放疗对患儿生长以及智力,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2023-08-02
  • 神经鞘瘤的治疗(视频)

    神经鞘瘤的治疗
    神经鞘瘤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肿瘤全切,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通常能够得到恢复。通常神经鞘瘤较好发生于人体的以下几个部位:1、颅内:以听神经鞘瘤最为常见,神经鞘瘤容易发生在脑干和小脑之间的部位,也就是听神经根部,患者通常会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出现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发生在听神经根部的神经鞘瘤,可以通过神经外科的手术进行切除,实现肿瘤全切,使患者的神经功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当然部分患者会遗留听力下降,乃至听力丧失等后遗症,也可能会出现同侧的面瘫等情况;2、椎管内:椎管内的神经鞘瘤也是通过神经外科手术的方式,将神经鞘瘤全切,改善患者的症状;3、神经周围:如果肿瘤累及至神经,并且出现明显的变性、受损,而且难以与肿瘤分开时,此时考虑从肿瘤两端将肿瘤切除,再将神经的断端进行吻合,最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2023-08-02
  • 神经鞘瘤如何分辨良性恶性(视频)

    神经鞘瘤如何分辨良性恶性
    神经鞘瘤可通过以下方式分辨良性、恶性:1、病理学检测:诊断的金标准,根据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进行病理检测,最终定性为良性或恶性神经鞘瘤;2、症状:若患者症状以神经根痛为主要表现,通常为良性肿瘤。在神经根痛的基础上合并明显麻木,常提示肿瘤使神经根受到明显侵犯,此时需考虑恶性肿瘤可能;3、病程:若患者病程进展比较缓慢,如病程进展几个月到几年,常提示为良性肿瘤。若患者病程进展比较快,2-3个月甚至在几周之内患者症状有明显加重趋势,常提示为恶性肿瘤;4、影像学表现:若肿瘤为腊肠状边界,边界清晰且属于均匀强化肿瘤,常提示为良性神经鞘瘤。若患者神经鞘瘤边界不清晰,累及椎管或其他多个腔室,甚至进入腹膜后、纵的区域,并且使周围软组织、骨质多重受累,此类侵犯性生长神经鞘瘤常提示为恶性神经鞘瘤。
    2023-08-02
  • 神经鞘瘤可以不治疗吗(视频)

    神经鞘瘤可以不治疗吗
    如果神经鞘瘤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仅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时意外发现,神经鞘瘤体积较小,如1cm内,临床可不进行积极治疗,只需严密随访、观察即可。如果神经鞘瘤出现体积增大或鞘瘤内发生出血、坏死、囊变或引起相应症状,则需要进行治疗。临床更多发现引起明确临床症状的神经鞘瘤,建议患者积极进行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通过神经外科手术方式、通过微创手术可实现肿瘤全切,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和恢复。因此对于引起症状的神经鞘瘤,患者无需过于担心,应积极至神经外科就诊,通过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方式切除肿瘤,使神经功能恢复正常。
    2023-08-02
  • 头着地摔了怎么办(视频)

    头着地摔了怎么办
    头着地摔了之后,如果只是轻微头痛,没有一过性的意识丧失,同时也没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问题并不严重,可以对摔伤局部在短时间内进行冷敷,在2-3天之后进行热敷,促进头皮局部肿胀的消退。如果出现比较剧烈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有部分患者在头部摔伤之后,出现一过性的意识不清以及癫痫发作,都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特别是进行头颅CT检查,明确头部摔伤之后,是否发生颅内损伤,并且根据颅内损伤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留院观察、输液等保守治疗,还是需要积极准备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干预。总体来讲,大部分头部摔伤之后,病情都不是特别严重,有可能没有明显的颅内损伤,也有可能有轻微的颅内损伤,只需要进行保守治疗。但是对于酒醉之后摔伤、后枕部着地摔伤,以及在快速行进过程中发生的摔伤,这类摔伤头部颅内损伤的情况会比较严重。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及时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才能得以恢复。所以在头部摔伤之后为保证安全,最好能够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由医生帮助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头颅CT检查,以及在CT检查之后,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2023-08-02
  • 小脑占位性病变什么意思(视频)

    小脑占位性病变什么意思
    小脑占位性病变,是小脑部位发生相应体积的占位,并压迫脑组织的病变,包括肿瘤性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若患者的影像学报告,尤其是CT、磁共振,或临床医生诊断为小脑占位性病变,患者无需过于惊慌,因为并不一定属于肿瘤。如小脑脓肿可以形成占位效应,引起颅高压的症状。患者即使由于肿瘤导致占位性病变,也并不一定是恶性肿瘤,可能属于良性肿瘤,包括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等血管性肿瘤,同时小脑部位的脑膜瘤,也可以引起占位效应。通常小脑部位的恶性肿瘤,引起占位效应的发展较迅速,其中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常见于儿童,小脑和第四脑室部位的室管膜瘤常见于成年人,而中老年患者常见小脑转移瘤。因此,小脑占位性病变的类型较多,并不一定是肿瘤,而肿瘤性占位性病变并不一定是恶性肿瘤。患者应该配合临床医生,尽早完善检查,明确病变具体类型与治疗方案。
    2023-08-02
  • 狭颅症能治好吗(视频)

    狭颅症能治好吗
    狭颅症是颅骨的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由于颅骨骨缝过早闭合限制了颅骨增长。同时由于颅腔狭小,会对深部脑组织神经结构形成压迫,从而使患儿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继发的面部和头颅外形改变。由于这类病变属于先天性疾病,所以治疗上有一定困难,重在早发现、早治疗。一般建议在诊断明确之后,最好在出生后3-6个月接受手术治疗,使颅骨骨缝的部位获得一定空间,对于此后的脑组织发育没有过多束缚,神经发育也有希望获得改善。但如果合并了其他发育异常,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2023-08-02
  • 狭颅症手术成功率(视频)

    狭颅症手术成功率
    狭颅症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不可一概而论,目前缺乏较为明确的统计学数字。狭颅症手术的成功率,在较大程度上,受诊断和手术时机的影响,同时也受患儿是否合并其他的神经功能障碍,或相关因素的影响。若狭颅症及早进行诊断,特别在半岁内明确诊断,并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治疗成功率甚至可以高达90%以上。因为及早解除颅缝过早闭合对颅腔的限制,患儿的脑组织可以获得二次发育,对患儿的神经功能影响较小。若狭颅症诊断过晚,特别在1岁后才诊断,这时颅腔容积因颅缝过早闭合而受限,会使患儿脑组织发育受限。即使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儿的神经功能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手术成功率明显下降。因此在新生儿出生后,特别在1年之内,应定期进行头围监测和神经功能营养状况评估。及早发现狭颅症、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才能有效提高狭颅症的手术成功率,从而避免狭颅症对患儿神经功能造成影响。
    2023-08-02
  • 神经母细胞瘤能活多久(视频)

    神经母细胞瘤能活多久
    神经母细胞瘤是来源于胚胎时期原始神经组织的肿瘤,属于高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交感神经分布的位置,而此类肿瘤主要见于儿童和婴幼儿,低危组的患儿经过治疗可以获得数年、数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生存期。而对于高危组的患儿,虽然进行放疗、化疗、手术治疗,生存期可能只有数月到数年。临床上通常会根据患儿的年龄、临床表现等因素进行分组,不同组的患儿,预后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而同组的患儿,由于个体差异,生存期也可能出现较大差异。所以对于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生存期,不可根据一般资料大致推算,而应该积极按医生给的方案进行治疗,属于改变、延长患儿生存期的关键。对于小部分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在长期的随访过程中,神经母细胞瘤可以逐渐转变为非恶性肿瘤,同样属于此类肿瘤的特点。因此,神经母细胞瘤虽然是恶性肿瘤,但是患儿的预后存在较大的差别,生存期也有显著的差异。
    2023-08-02
  • 什么是多发脑转移瘤(视频)

    什么是多发脑转移瘤
    脑转移瘤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颅内肿瘤,8%-10%的恶性肿瘤会发生脑转移。临床上常见有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以前认为,只有单发的脑转移瘤适合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多发性脑转移瘤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术后可配合放疗或化疗等其它治疗措施。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