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

  • 贝伐单抗治疗脑胶质瘤效果如何(视频)

    贝伐单抗治疗脑胶质瘤效果如何
    贝伐单抗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一种常用靶向药物,由于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有助于减轻胶质瘤相关性的水肿,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贝伐单抗并不能对胶质瘤细胞本身,发挥明显的抑制作用。虽然在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时,也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影像学缓解。但由于胶质瘤细胞本身可以继续增殖,所以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再次出现明显进展。因此建议贝伐单抗药物,不要单独用于胶质瘤的治疗,而应该配合替莫唑胺靶向药物等,一系列其他的治疗。即可以通过贝伐单抗,减轻脑水肿,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还应该进行化疗或者放疗,胶质瘤细胞的增长才能够有效控制,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单用贝伐单抗治疗胶质瘤,实际患者的症状缓解相对短暂,一旦出现进展,患者病情进展可能较为迅速。
    2023-08-02
  • 弥漫性胶质瘤能活多久(视频)

    弥漫性胶质瘤能活多久
    弥漫性胶质瘤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二级的胶质瘤,属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因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1、弥漫性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生存期大概可以达到10-15年之久;2、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其生存期大概只能有5年左右。因为这类肿瘤在手术切除之后,对放疗、化疗都不太敏感,常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复发,复发之后还可能由二级,转变为恶性程度更高的三级胶质瘤,甚至会出现再次复发,并且升级为四级胶质瘤,恶性程度越来越高,预后也越来越差。所以这一类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生存期大概有5年左右;3、弥漫性少突星形细胞瘤:在手术切除之后,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介于前述的两类胶质瘤之间,生存期大概有5-10年。当然弥漫性胶质瘤患者具体的生存期,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决定,上述的生存期只是临床的大致参考,患者切不可根据大致参考生存期,判断自己的预期寿命。
    2023-08-02
  • 胶质瘤患者的基因检测无突变是什么(视频)

    胶质瘤患者的基因检测无突变是什么
    脑胶质瘤患者的基因检测,需要根据患者基因突变的具体情况,进行预后评估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基因检测无突变是广泛概念,因为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时,并不是对某种基因检测,而是对多种基因检测,不同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对患者的预后价值以及治疗意义不同,常见情况如下:1、IDH,即异柠檬酸脱氢酶如果有突变,常提示患者预后相对比较好,而如果没有突变,患者预后可能相对比较差;2、MGMT基因发生甲基化,患者对放化疗可能会相对比较敏感,如果没有甲基化,患者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可能较差;3、如果TRET基因有突变,提示患者预后相对比较差,如果没有突变,可能患者预后会比较好。
    2023-08-02
  • 胶质瘤临终前的5天症状(视频)

    胶质瘤临终前的5天症状
    脑胶质瘤患者在临终前的几天会出现症状的进行性加重,突出的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会有脑疝前期的表现,患者突出的症状为严重的剧烈头痛,伴随恶心和喷射性的呕吐,和患者的进食没有明确的关系,还会出现其它的症状,比如肢体偏瘫、精神症状,特别是复发脑胶质瘤的患者。在手术以及放疗、化疗等过程中,脑胶质瘤周围的一些神经细胞受到影响,加之颅内压增高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或者认知能力下降,此外还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开始是昏睡状态,随后逐渐进入浅昏迷乃至中度昏迷,最后出现深昏迷的状态。在患者病情继续进展时可以出现脑疝的状况,此时患者通常已经处于深昏迷的状态,在进一步检查时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提示患者已经出现了脑疝,如果没有更积极的治疗,通常患者在1-2之内就足以危及生命。
    2023-08-02
  • 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疗效指标(视频)

    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疗效指标
    替莫唑胺是治疗高级别胶质瘤,比如胶质母细胞瘤、胶质肉瘤、渐变性胶质瘤等肿瘤的一种有效化疗药物。临床上针对替莫唑胺治疗胶质瘤的疗效,制定了叫做RANO评分,RANO的评定标准。根据评定标准对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进行大致评估。标准主要包括磁共振T1增强项上影像学表现、T2FLAIR项的表现,以及肿瘤新发病灶的情况、患者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的情况,还有患者临床症状的稳定程度等几个方面。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将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等几个级别。当然需要提醒,在进行T1增强磁共振扫描时,必要时需要鉴别到底是肿瘤复发进展,还是替莫唑胺治疗之后的假性进展。因此有时需要结合PET-CT、功能磁共振等检查,大致明确T1增强影像学的表现。
    2023-08-02
  • 桥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视频)

    桥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桥脑出血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状况,因为桥脑有较多脑神经核分布,临床表现主要如下:1、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也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意识障碍的出现和发展速度较快,并且有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昏迷;2、同时小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针尖样瞳孔、眼睛凝视、以及交叉瘫等表现。3、此外桥脑出血的患者有时还会出现呼吸不规律、脑神经瘫痪的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率不规整,反应性肺水肿、应激性溃疡等表现。由于脑干的部位比较狭小,如果比较少量的桥脑出血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一旦桥脑发生出血,则应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对于小灶性的桥脑出血可以进行保守治疗,而对于中大量的桥脑出血,有时患者无法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2023-08-02
  • 脑出血手术后饮食禁忌(视频)

    脑出血手术后饮食禁忌
    脑出血患者在手术之后的饮食方面,有以下几点注意:1、饮酒:尽可能避免饮酒,特别是高度数的白酒。因为饮酒之后容易使脑血管扩张,如果脑血管本身有病变的基础,在脑血管明显扩张时容易发生脑出血;2、兴奋神经的食品:尽可能避免兴奋神经类的食物、饮品,比如浓茶、咖啡,这些都容易使神经细胞兴奋,甚至影响患者睡眠,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恢复不太有利;3、”三高“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食物,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而言更需要注意。因为高糖、高脂、高盐食物,一方面有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另一方面会使血脂增高、血黏度增加,还会引起脑血管病变,使发生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4、其他:建议患者少食用含有亚硝基盐较多的食物,如长期腌制食品、烧烤类食品,这些食品对于健康不利。
    2023-08-02
  • 头部外伤后多久会脑出血(视频)

    头部外伤后多久会脑出血
    头部外伤之后,患者颅内血肿或脑出血通常在外伤之后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部分在外伤之后的3天之内,特别在外伤之后24小时内形成。也有少数患者会有迟发性出血的情况,如较严重的颅脑损伤,甚至损伤之后病情进展快,需要进行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做完手术之后,患者原来的对侧并无明显的出血部位,由于减压窗的存在使患者的颅内压得到明显缓解,也可能会在外伤之后的几天之内出现迟发性出血。部分患者由于外伤之后的凝血机制障碍,可能会在1-2周之后有出血的情况发生。同时还需警惕老年及中老年患者,由于有一定程度的脑萎缩,患者有时会在头部外伤的几周乃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通常与脑萎缩形成的脑部桥静脉过度牵拉有关。所以患者发生外伤之后,此血管可出现缓慢渗血,从而在外伤后几周到几个月逐渐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这种情况在临床上需要提高警惕。
    2023-08-02
  • 脑出血做穿刺引流能完全排出血吗(视频)

    脑出血做穿刺引流能完全排出血吗
    脑出血穿刺引流是临床上治疗脑出血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一般通过穿刺引流、抽吸血肿能够排出一部分血肿,对于患者的恢复很有帮助。特别是对于已经在出血之后发生脑疝的患者,通过迅速的微创手术穿刺抽吸出大部分的血肿,能够有效的迅速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疝症状的进展。虽然穿刺引流一般很难将血肿彻底排出,但是在穿刺之后可以留置引流管,同时根据负压CT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向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等溶血药物。大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穿刺引流,或者经过注射溶血药物的引流,血肿能够有效排出,有希望实现血肿完全排出。如果血肿大部分已经排出,有效减轻了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局部即使有一点残留的血关系也并不大,因为血肿腔周围残留的血在一段时间内能够自行吸收。做脑出血穿刺引流的主要目的,是迅速引流大部分血肿,缓解颅内压增高,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强求将全部的血肿排空干净。
    2023-08-02
  • 脑动脉瘤发病率(视频)

    脑动脉瘤发病率
    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脑动脉瘤发病率。部分文献报道脑动脉瘤发病率可达1%-3%,部分文献报道发病率高达5%-7%。不同文献采取的检测人群不同,统计出的发病率也存在差异,缺乏大年龄跨度的全人群统计,因此难以说明具体的脑动脉瘤发病率。一般40岁以上的中年人或中老年人,脑动脉瘤发病率有所增加。脑动脉瘤发病率虽然较高,但约1%左右的脑动脉瘤可在不同时间发生破裂、出血。虽然比例较低,但后果比较严重。根据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统计分析可见,约1/3的患者难以挽回生命,1/3患者将遗留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另外1/3患者可基本恢复至完全正常的状态。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