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

  • 先天性脊髓空洞症严重不(音频)

    先天性脊髓空洞症严重不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先天性脊髓空洞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上肢、肩、背部的感觉减退,有时还伴有疼痛以及肌肉的无力,甚至肌肉萎缩。一般以上肢的肌肉、掌间肌、鱼际肌等较为明显。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脊髓空洞进一步发展累及腰骶段脊髓,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走路不稳、下肢的麻木无力,甚至瘫痪。此外,患者还可以因为感觉减退等情况,出现反复的皮肤烫伤等一系列并发症。
  • 脊髓空洞症是什么?(音频)

    脊髓空洞症是什么?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脊髓空洞就是脊髓内部形成的空腔,腔内一般为脑脊液所填充,空洞囊壁通常为胶质细胞。虽然空洞的总体病因和形成机制还不十分明确,但多数脊髓空洞和小脑扁桃体下疝、寰枕交接部畸形有关。除此之外,慢性脊髓蛛网膜炎、脊髓内肿瘤、脊髓外伤、椎间盘突出和黄韧带钙化,以及脊髓梗死等,也可以引起脊髓空洞症。
  • 火器性颅脑损伤怎么治?(音频)

    火器性颅脑损伤怎么治?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火器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包括合理的现场急救,快速的安全转运,以及在有专科医师和设备的医院,进行及早的彻底清创和综合治疗等一系列的治疗。其中早期清创,主要是指把创口内的毛发、泥沙、碎骨片、子弹、异物、坏死、碎裂的脑组织和血块进行清除。这样经过清创之后,能够使伤口清洁无异物、无出血、无坏死脑组织,在这基础上才能进行硬脑膜的修补和缝合,以及头皮的缝合,将开放性损伤变为闭合性损伤。一般来说,强调清创应该尽早而且彻底,同时注意不要损伤健康脑组织,还要保护脑功能。在伤后24小时之内,皮试阴性的患者应该进行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除此之外,在术后还应该重点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和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特别关注有无继发性的出血、脑脊液漏,必要时进行动态的CT观察。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抗感染和抗脑水肿治疗以及抗休克治疗,术后常规进行抗癫痫治疗,同时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对于昏迷的患者,还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并且加强全身护理,同时还应注意预防肺炎、褥疮和泌尿系感染等。
  • 重型颅脑损伤的后遗症有哪些?(音频)

    重型颅脑损伤的后遗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可以出现伤后持续性的植物生存状态、伤后迁延性昏迷、颅骨缺损、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外伤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外伤性颅内积气、脑积水、低颅压综合征、外伤性癫痫,以及外伤后的颈动脉海绵窦瘘、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脑膨出、脑突出、脑脓肿、脑膜炎、脑室炎、颅骨感染、头皮感染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和后遗症。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全身的心脏、肺、泌尿系等感染,或者其它类型的合并症。
  • 重型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音频)

    重型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指除颅脑损伤本身以外其它部位的合并症。对于重型颅脑损伤而言,常见的首先是有其它部位的合并伤,比如血气胸、腹腔内脏器出血、开放性四肢或者其它部位的骨折等。对于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比较明显,或者合并脑干下丘脑损伤的患者,在伤后3-10天内极易发生消化道出血。除此之外,有一些患者因为损伤重昏迷时间长,非常容易发生呼吸道的感染,甚至是重症的肺炎。部分患者因为大剂量使用脱水以及肾脏的损伤,可能会出现急性肾衰竭,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者床旁血滤治疗。因为重型颅脑损伤,脑实质损伤的发生概率明显增高,所以患者发生癫痫的风险也是明显增加的。除此之外,有一些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即使过了急性期,但是在伤后1-6个月之内还可以发生交通性脑积水,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尿失禁和智力下降。除此之外,重型颅脑损伤之后,患者长期昏迷、肢体偏瘫、失语、智力低下等情况,也是颅脑损伤之后常见的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的表现。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治疗和康复。
  • 什么是颅脑损伤?(音频)

    什么是颅脑损伤?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颅脑部位的损伤。在临床上包括颅骨骨折,其中颅骨骨折可以分为颅骨的线性骨折、凹陷骨折、凹陷粉碎性骨折,也可以分为颅底骨骨折或者颅外骨骨折。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原发性的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以及弥漫性轴索损伤。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继发性的脑损伤,例如外伤性的颅内血肿,可以是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也可以是脑内血肿,或者脑实质的出血。还可以包括外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颅脑损伤之后引起的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痫、脑外伤后综合征和颅神经的损伤等一大类的疾病。
  • 颅脑损伤的病人如何护理?(音频)

    颅脑损伤的病人如何护理?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首先应注意了解患者受伤时间、原因、病情发展过程。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还应特别注意患者有没有休克、颅内血肿、脑疝以及其它部位的合并症。在护理方面,应该迅速的建立静脉通道,对脑疝的患者,立即滴注脱水药物。对于有颅内血肿的患者,应该做好术前准备,在后续护理过程中,应该重点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可以采取侧卧位或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有休克表现的患者,应该及时输血补液,纠正休克。对于术后的患者或者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一般建议把床头抬高15-30°,这样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有脑脊液鼻漏的患者,可以考虑半坐卧位。有脑脊液耳漏的患者,以头偏向患侧为宜,以便于引流,防止脑脊液逆流造成颅内感染。在颅内感染的预防方面,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对于有脑脊液鼻漏、耳漏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尽可能避免掏耳孔、鼻孔和打喷嚏、咳嗽等。对于高热患者,应该给予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相结合的方法。中枢性高热一般以物理降温为主,比如酒精擦浴、冰袋降温、冰毯降温,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冬眠治疗。除此之外,对于昏迷程度比较深的患者,还应该注意定时翻身、扣背、吸痰,预防坠积性肺炎。对于压迫比较重的骨突部位,还应该加强皮肤的护理,预防发生褥疮。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应该加强约束性保护,防止坠床和意外情况的发生。
  • 闭合性颅脑损伤怎么治?(音频)

    闭合性颅脑损伤怎么治?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伤情和损伤类型而定。对于单纯的颅盖骨的线性骨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小灶性脑挫裂伤和出血量比较小的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以及脑内血肿和脑实质的出血,都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如果患者颅内压增高症状比较明显,可以给他输一些甘露醇。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应注意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有意识障碍加重,或者新出现的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以及患者的频繁剧烈的呕吐,和颅内压监测显示颅内压进行性升高的这些情况,都应该及时复查CT,了解颅内损伤有没有发展。对于比较大量的颅内血肿,特别是小脑幕上的出血,出血量在30ml以上,或者幕下出血,出血量在15ml以上,以及因为颅内出血或者挫裂伤造成患者中线结构移位,超过1cm以上的患者,都应该及时考虑手术治疗。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使患者得以挽救生命和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 脊柱裂脊膜膨出的寿命(音频)

    脊柱裂脊膜膨出的寿命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脊柱裂脊膜膨出患者的寿命,难以做出一个确切的估计,主要是因为如果脊柱裂脊膜膨出情况不十分严重,并且通过及时手术治疗,切除囊壁、修复硬脊膜囊缺损,患者没有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可以获得长期生存,预期寿命不受任何影响。如果脊柱裂脊膜膨出比较严重,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预期寿命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对于脊柱裂脊膜膨出囊壁菲薄、反复感染的患者,有可能在出生之后一年内危及生命。所以,脊柱裂患者的寿命,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处理的及时性来判断。
  • 脊柱裂与脊膜膨出的区别(音频)

    脊柱裂与脊膜膨出的区别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脊柱裂又称脊椎裂或脊柱闭合不全,为脊柱轴线上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约为1‰,脊柱裂根据有无脊膜神经成分膨出可以分为显性脊柱裂和隐性脊柱裂。显性脊柱裂也叫开放性脊柱裂,通常会合并神经畸形、皮肤与脊膜畸形、椎骨畸形或其它畸形。根据脊柱裂部位膨出物与神经脊髓的关系可以分为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和脊髓裂等。由此可见,开放性脊柱裂可以合并脊髓脊膜膨出,二者可以同时存在。另外一种脊柱裂是隐性脊柱裂,是指椎管未完全闭合,但没有椎管内容物膨出的一种先天畸形,是先天性神经管闭合不全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隐性脊柱裂不会合并脊髓脊膜膨出,绝大多数患者终生也不会产生症状,没有任何外部表现,只是在神经影像学检查的时候偶然发现,临床上极易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