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 多动症与自闭症的区别(视频)

    多动症与自闭症的区别
    自闭症常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动作刻板古怪等临床表现,因此也常会误认为是多动症。多动症和自闭症之间差别比较明显,自闭症发病率远低于多动症,在千名儿童当中,发病也不过只有2-3个,而且男性比女性多,症状显现相对比较早。自闭症患儿从小与父母之间没有明显亲近表现,缺乏情感交往,喜欢独处,不合群,言语也比较少,对部分非生物东西有着特殊依恋。患儿在语言相对较呆板,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动作刻板离奇,而且经常会反复重复动作,比如嘴巴抽动、耸肩等,对外界刺激也比较麻木,一般不听劝说,上述特征和多动症也有着较大区别。 自闭症患儿智力明显低下,而多动症儿童智力基本上正常或者稍微偏低。治疗方面,一般多动症儿童选择多动症药物,治疗后症状会有得到明显改善,而自闭症儿童选用多动症药物无效,这一点也可以用于两者鉴别。自闭症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精神障碍,类似精神分裂症,而多动症儿童虽然可能合并部分精神方面异常,但一般不会发展到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
    2023-08-02
  • 自闭症的表现与治疗是什么(视频)

    自闭症的表现与治疗是什么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交往方面障碍,自闭症儿童缺乏人们之间的眼神交流,经常回避与人眼睛对视,缺乏与周围人的感情交流; 2、自闭症儿童存在言语发育障碍。言语发育障碍是自闭症儿童主要症状表现之一。言语发育障碍表现为对语言理解低下,语言表达能力更是低下,经常有简单单调语言、重复语言; 3、存在刻板行为动作。自闭症儿童通常对某些东西特别感兴趣,经常做出重复行为动作,即刻板行为; 4、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存在智能方面障碍,智能障碍大多数可以达到中等或者重度低下水平。 自闭症临床治疗有以下方法: 1、针对自闭症儿童存在着各种各样行为障碍,需要采取行为治疗的方法,比如冲动行为,不遵守规则行为等均可采取行为治疗方法,可以使良好行为得到培养,得到强化; 2、自闭症儿童通常伴有各种各样感觉统合功能障碍,通过特定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提高有关视觉、听觉、平衡觉、身体控制各个方面功能; 3、对自闭症儿童训练也可以采取艺术治疗方法,通过游戏活动,符合儿童心身健康特点活动,在娱乐中训练某些功能,儿童参与训练乐趣会得到提高,激发儿童参与训练积极性,受到良好康复效果。
    2023-08-02
  • 自闭症治疗的最佳时期(视频)

    自闭症治疗的最佳时期
    临床上自闭症儿童最佳治疗时机是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自闭症儿童年龄越小,表现出的外在活动、外在情绪表达行为越少,很难区别正常儿童与自闭症儿童。只有到1-2周岁,随着生理成熟,各种各样行为会丰富起来,大人可以从儿童各种各样丰富的行为中逐渐发现,某个儿童某些方面,比如与常态下儿童表现不一样。 及早有感觉之后,家长应该及早将孩子带到专业机构,找专业医生进行判断、诊断,发现越早越好。虽然临床上自闭症治疗诊断一般年龄指3岁左右,但现在临床上都要及早诊断、及早发现。如果在2周岁左右能够发现自闭症症状,能够进行明确诊断,2周岁时可以进行训练。如果再往前推,能够发现特定某个症状,明确诊断,及早进行相应训练,儿童后期康复可能性越大。 所以自闭症治疗最佳时期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年龄越小,训练效果越好,年龄越小越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只要对自己孩子怀疑存在该方面症状,比如交往、语言、目光对视等方面行为表现存在怀疑,家长应该带孩子到专业医院进行及早诊断,及早干预。
    2023-08-02
  • 轻度自闭症后来好了会复发吗(视频)

    轻度自闭症后来好了会复发吗
    训练以后社会功能恢复到常态的轻度自闭症患者,通常可以满足社会生活需求,通常不存在复发问题。自闭症可以分为不同程度,如轻度、中度、重度。轻度自闭症经过合适训练,各项功能可以满足社会生活需要。轻度自闭症儿童经过康复训练以后,可以正常上学,甚至考大学、正常工作,也可以进行必要人际交往。从社会生活意义角度而言,如果一直保持上述状态,生活可以持续。但社会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按照专业进行评价,许多还存在残留轻度或者很轻微症状。轻微症状在社会生活当中许多人感觉不到,患者可以正常进行社会生活。 但部分自闭症患者,比如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存在发育障碍,可能在某些特殊领域,在年纪较小时该领域没有被利用到,并不了解有功能缺陷存在。到青少年或者成年期,某个心理功能需要被利用到,发现该功能与同龄人相比存在不足,并不是复发,仅是原来没有用到存在缺陷功能,而在成年以后被使用到,从而表现出比正常人稍差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也不属于复发问题。 所以,轻度自闭症儿童经过训练康复以后,能够满足社会生活需要,能够自食其力,参与正常社会生活。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即使是轻度自闭症儿童,基本上能够恢复正常社会生活,但还有部分功能可能比常人要更低一点。周围人对存在轻度或者部分孤独症症状恢复良好的孤独症儿童,不能存在歧视、排斥,应该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能够尽快在功能方面训练得到提高,社会生活适应更加完美。
    2023-08-02
  • 自闭症遗传吗(视频)

    自闭症遗传吗
    自闭症谱系儿童障碍存在着明确遗传现象。自闭症障碍病因多种多样,但是从临床研究证据而言,自闭症谱系存在明确遗传因素影响。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对192对双胞胎研究中,双胞胎有54对是同卵双生,即性别一样的双生子,138对是异卵双胞胎。结果发现同卵双胞胎双生子的同病率大概有42%,表明同卵双生子遗传完全一致,同病率就比较高。而异卵双生子同病率大概是12%左右,遗传概率比较高。 如果家族中存在遗传情况,比如长辈中存在自闭症发病,在子代中也有自闭症情况的发生,称为家族聚集现象,充分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存在遗传因素影响。遗传因素是一方面,在自闭症遗传过程中,遗传环境是内因,还有外部成长环境。外部各种各样因素也起到触发或者影响的作用,所以最终自闭症是否发生,不但取决于内部的遗传因素,还与外在环境因素影响有关。
    2023-08-02
  • 自闭症治愈的概率大吗(视频)

    自闭症治愈的概率大吗
    自闭症发病因素较多,包括生物学,即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核心问题。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情况下,出现各种各样神经系统功能方面障碍,包括言语、行为、智能等方面障碍。如果针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因素进行治疗,对神经系统缺陷治疗,治愈可能性确实不大。自闭症属于发育性疾病,基本上能够有所改善,但完全治愈,达到正常神经发育水平存在一定困难。 所以,临床上对于自闭症患者,治疗更侧重有关功能训练方面,如言语、行为、注意力、智能等训练。通过上述训练,达到功能康复,最终适应社会生活或者基本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正常要求比较接近。孤独症儿童成年以后可以尽量自食其力,减少社会负担。在功能训练当中,还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治疗。通过康复措施,最终可达到临床社会治愈效果。最理想效果是有关功能达到社会生活所能够适应的阶段,属于社会健全人群。所以,自闭症治愈,从生物学因素而言可能性不大。但从社会适应角度而言,存在一定治愈可能性,需要及早进行干预训练。
    2023-08-02
  • 孤独症和自闭症有什么区别(视频)

    孤独症和自闭症有什么区别
    孤独症和自闭症没有区别,是同一个疾病的不同称呼。目前根据医学发展,国际上把孤独症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所以孤独症症状实际上涉及到医学、心理学还有教育学各个领域。全球据估计孤独症患病率大概是1%左右,美国2012年数据达到1/88患病率。对于患者性别而言,男性孤独症患儿比例是女性儿童五倍,男女性别比例差别比较大。孤独症疾病严重程度不一样,比较轻的孤独症儿童,经过针对性早期训练,基本上能够恢复到常态下社会生活。中度或者极重度孤独症儿童,训练时康复比例相对比较低,所以可能成年以后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照顾。 随着医学发展,国际上对孤独症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改变。目前国际上DSM-5诊断标准得到公认,诊断标准在国内一般都采用DSM-5进行诊断。另外一个诊断系统是WHO组织即ICD-11诊断标准,当然有中国存在自己精神障碍疾病诊断标准,即CCMD-3诊断标准。但无论采取何种诊断标准,都是根据孤独症核心症状诊断孤独症有关表现。所以核心障碍始终是关注的重点,各个学科领域都是针对特定症状康复进行研究,进行治疗干预。
    2023-08-02
  • 自闭症能不能治愈(视频)

    自闭症能不能治愈
    如果从生物学异常角度,自闭症是终身性疾病;从生物学角度其是异常表现,不太可能完全治愈。从社会适应角度而言,某些原来存在孤独症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兴趣障碍、专注力障碍、感知觉障碍等,经过合理训练得到康复,最终能够恢复到社会生活的要求。自闭症儿童能够很好适应社会生活,可以正常上学,正常与周围人进行一定交流。至少可以达到社会功能基本康复,完全可以自食其力。即使经过训练,部分人长大以后还要经过社会资源支持,最后可以达到社会适应状态。 自闭症一般都起病在婴幼儿阶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社交障碍、言语障碍,还有兴趣行为刻板等。临床上确实存在部分自闭症儿童,不但有自闭症现象,同时还有其它精神方面障碍,比如情绪情感方面障碍、思维抽象性认知方面障碍,称为共病现象。经过治疗以后,不断治疗自闭症症状,同时也要对精神方面症状进行临床控制,也要进行训练,才能促进其更能够符合社会适应生活的要求。所以部分自闭症即使长大以后,可能会出现精神障碍,其为本身神经系统缺陷所导致。大部分自闭症患者经过训练长大以后,基本上能够恢复到正常社会生活,或者经过帮助以后,能够基本满足社会生活的要求。
    2023-08-02
  • 自闭症儿童家庭训练有哪些(视频)

    自闭症儿童家庭训练有哪些
    自闭症是广泛功能方面障碍,开始应该是针对不同功能缺陷进行训练。自闭症患儿家庭训练包括以下方面: 1、语言方面训练:包括训练孤独症儿童口部运动,比如嘴唇变化、鼓腮等口部运动,正常舌头的各种各样运动,下颚运动,如张口闭口,左右动下颚。还需要进行发音训练,主要是单音训练。当孩子能够发出某些声音的时候,家长要及早回应儿童发出来的声音,鼓励不断进行训练; 2、孤独症专注力训练:即注意力训练。孤独症儿童注意力一般不集中,许多都是无意注意或者病理性注意在发挥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孤独症儿童专注力有意注意训练。可以训练与家长目光交流,家长呼唤其名字,对家长有反应,或者拿出玩具给他,比如看妈妈这里或者看小汽车等言语,还有手上的动作。让孩子能够根据言语发出的指令,按照要求进行言语注意力训练; 3、社会交往训练:孤独症很重要的领域是社会交往方面存在障碍,所以需要进行社会交往训练,比如在家中碰到爸爸叫爸爸,碰到妈妈叫妈妈,碰到爷爷奶奶叫爷爷奶奶,叫亲人称呼。还有礼貌行为,点头、再见等很简单的训练。同时可以训练握手或者训练与家长进行拥抱等社会交往所涉及到的行为方面训练; 4、肢体活动训练:儿童大部分时间活动比较少,所以在家中的时候不能让孩子都躲在角落里自己玩耍,这样肢体运动能力得不到发展,得不到提高。所以在家中的时候,家长需要积极开展孤独症儿童肢体活动训练,包括粗动作训练,比如跑步、单脚跳或者正步走、沿直线走等粗大动作训练,还有精细动作训练,精细动作训练在粗动作训练之后进行比较顺利,精细动作比如两个手指头捡一个黄豆或者用筷子夹东西等。粗动作或者精细动作也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技能,训练好后至少可以走出家庭到野外去参加群体交往。
    2023-08-02
  • 自闭症小孩能逗得笑吗(视频)

    自闭症小孩能逗得笑吗
    自闭症儿童能不能逗得笑,主要取决于年龄以及自闭严重程度。一般自闭症儿童经过合适有针对性康复训练,可以达到被逗笑的程度,意味着儿童可以与家长有情感交流。一般自闭症儿童比较小的时候,家长逗孩子,孩子笑容也比较少或者反应并不容易。如果自闭症儿童自闭症状比较严重,不仅是年幼的自闭症儿童,甚至5-6岁或者7-8岁儿童逗他笑,都不容易笑。 逗笑在正常儿童中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一般正常儿童在出生3个月之后有简单逗笑的功能,所以家长抱着大于3个月儿童做各种各样脸部表情,儿童会呵呵笑。但是这样逗笑行为对孤独症儿童,即自闭症患儿,相对难度比较高。自闭症儿童一般不与周围人存在交流,包括目光交流都比较少,即使与自己父母,也较少有交流、有反应。不容易逗得笑并不等于自闭症儿童不会笑,自闭症儿童在自己玩的时候,会自得其乐地笑,而笑与常态笑存在差别。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