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

  • 新生儿大便有黏液怎么治疗(视频)

    新生儿大便有黏液怎么治疗
    新生儿大便有黏液主要是由于肠道内黏液分泌液增多引起,可通过大便常规明确病因,原因及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如果是消化不良,需要加强护理,注意保暖,避免让新生儿受凉; 2、人工喂养则需要现喂现泡,液态奶需要先加热,先进行巴氏消毒,再进行喂哺,而不能直接喂凉的配方奶,避免喂上一顿没有喝完的奶。同时家长需要注意乳头或者奶具清洁卫生,喂奶前母亲需要做好手部卫生工作。在婴儿腹泻时需要注意,可以减少每次喂奶总量,可以增加喂奶次数,即少量多餐进行喂哺。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需要注意少吃生冷、油腻、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另外,可以服用改善胃肠道功能的药物,比如益生菌,或者改善消化的中成药,比如婴儿健脾散等,具体用药方案以及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新生儿具体情况、药物说明或者遵医嘱进行服用; 3、如果大便常规或者细菌培养提示存在细菌感染,需要考虑存在肠道细菌感染可能,需要进行相应抗感染治疗。
    2023-08-02
  • 陷谷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

    陷谷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
    陷谷穴位于足背第2-3跖骨间,第2跖趾关节结合部的前方凹陷处。陷谷穴的作用常见如下:1、治疗各种胃肠肠腑疾患:陷谷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主要治疗各种胃肠肠腑疾患,胃痛、胃胀、两胁胀满、心下痞满、肠鸣、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都可以选取陷谷穴;2、治疗局部足背疼痛:足背部疼痛、足底筋膜炎、踝关节扭伤、踝关节的屈伸不利以及小腿部的酸痛酸胀,也可以选取陷谷穴来进行治疗;3、治疗头面部疾患:面部疼痛、面部肿胀、浮肿以及面瘫、面肌痉挛、牙龈肿痛、下颌关节紊乱,同样可以选取陷谷穴来进行治疗。陷谷穴位于足背部,针刺时会有一定的疼痛感,患者要提前知道。
    2023-08-03
  • 直肠癌放疗的后遗症(视频)

    直肠癌放疗的后遗症
    直肠癌早期考虑手术,Ⅱ期、Ⅲ期患者可以考虑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以后患者最常见的问题是会出现腹泻、腹痛、便血,考虑为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的处理方法如下: 1、改变饮食习惯:食用清淡且易消化的饮食; 2、直肠灌肠、坐药:如果患者每天腹泻的次数较多,如5次甚至10次以上,局部可以采取直肠灌肠。可以加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减少局部疼痛,同时也减少局部刺激。另外,也可以加用收敛局部症状的药物,如思密达、易蒙停等相关药物; 3、输血:直肠癌做术后同步放化疗,也会出现同样的放射性肠炎的表现,处理方法基本相似。如果患者有明显出血或者贫血情况,需进行相关输血处理。
    2023-08-03
  • 腹泻按摩哪个穴位(音频)

    腹泻按摩哪个穴位
    讲解医师: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鸡西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如果患者出现腹泻的情况,可以通过按摩穴位进行双向调节,改善腹泻的症状,常用的是天枢穴,按摩肚脐旁开两寸处就可以明显缓解腹泻,控制肠道异常的快速蠕动。 下痢穴也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这个穴位位于足背处,在脚拇趾和第二脚趾中间向上2cm处,通过按压此处也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效果。 对于患者出现的腹泻,应该尽早在医院进行补液,进行对症治疗,适当的进行穴位按摩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通过纠正电解质紊乱的方式,可以使腹泻的症状尽快好转。
  • 肝炎腹泻的原因引起的(音频)

    肝炎腹泻的原因引起的
    讲解医师: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
    肝炎腹泻可能是由病毒感染、肝功能异常和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的,详情如下:1、病毒感染肝炎腹泻常见原因之一是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这些病毒感染
  • 慢性胃炎症状(视频)

    慢性胃炎症状
    慢性胃炎症状较多,主要症状为胃疼、胃胀、反酸、烧心、胃脘部不适、呃逆同时伴随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等,具体症状因人而异。如果出现胃胀、反酸和胃疼等常见症状,基本可判定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但有部分患者无特殊表现,如仅仅为在胃脘部的轻度不适,此种情况应到医院行胃镜检查方可明确诊断。也有部分患者因不合理饮食或用药出现胃胀、胃疼等属于急性胃炎的症状。
    2023-07-30
  • 新生儿一天大便几次正常(视频)

    新生儿一天大便几次正常
    新生儿大便次数的问题,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喂养方式以及孩子的胃肠道耐受情况不同,每个孩子大便次数都不同。如果母乳喂养的孩子,每天排便次数6次以内更合适,最多不能超过喂奶的次数。如孩子1天吃10次奶,大便最多不能超过10次。对于奶粉喂养的孩子,一般情况,每天的大便建议不超过3次更合适,最多不能超过每天6次,如果超过此范围,就考虑孩子是腹泻病的范畴。另外,不能光看排便次数,更重要的要看孩子大便的性状,比如孩子大便每天只有2次,但是,大便性状很稀,是明显的稀水便。也是异常表现,属于腹泻病,需要家长根据孩子大便次数和性状判断,孩子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引起孩子大便次数增多,或者性状改变的疾病常见包括胃肠道感染,或者小月龄的孩子包括食物不耐受或者乳糖不耐受等,需要家长跟医生做沟通,具体确认诱因,再确定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治疗。
    2023-07-30
  •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怎么办(视频)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怎么办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多发生于寒冬季节,其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鸡蛋花水样大便、大便量及次数增多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大便检测轮状病毒,以明确诊断。一旦发现轮状病毒性腹泻,应及时口服补液盐,使用肠道收敛剂、益生菌,补锌,以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患儿的脱水状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0
  • 母乳性腹泻是怎么回事(视频)

    母乳性腹泻是怎么回事
    母乳性腹泻是因为宝宝进食母乳导致的腹泻。导致母乳性腹泻的原因如下: 1、推测可能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偏高,前列腺素可以刺激宝宝肠道平滑肌蠕动,增加水电解质分泌导致腹泻; 2、推测可能是宝宝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对乳糖不耐受,导致腹泻。临床表现为宝宝一天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每天大便次数4-8次。除腹泻以外,可伴随呕吐、吐奶等。症状较轻者,强调继续母乳。如母乳性腹泻出现时间较长,小儿发育较迟缓、体重偏瘦、营养不良等,建议适当增加辅食,对于小宝宝建议更换配方奶,或者外源性补充乳糖酶等。
    2023-07-30
  • 急性胃肠炎能自愈吗(视频)

    急性胃肠炎能自愈吗
    急性胃肠炎病因不同,预后也不同。一般而言,少数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肠炎可以自愈。但多数胃肠炎由于细菌或者霉菌感染引起,通常不能自愈。部分患者还可能会逐渐加重,进而引起感染性休克,以及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引起死亡等严重后果。如果发生急性胃肠炎,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急性胃肠炎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如小儿腹泻,往往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若胃肠炎同时合并感冒,则胃肠炎往往与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关,包括细菌感染,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此外,还有霉菌感染和理化因素,如进食生冷食物等原因,都可以引起急性胃肠炎。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