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

  • 小脑萎缩与老年痴呆的区别(视频)

    小脑萎缩与老年痴呆的区别
    小脑萎缩和老年痴呆是不同的病,小脑萎缩主要是依靠影像学诊断,表现为小脑体积缩小。小脑主管平衡,小脑萎缩主要临床表现是平衡障碍、肢体肌张力障碍和共济失调。随着小脑萎缩加重,所有症状也会相应逐渐加重,最终也可以合并感觉、智力方面表现,但最主要的损伤在小脑。 老年痴呆是以记忆力、认知障碍等减退为表现的神经变性疾病,主要可侵犯大脑额叶、颞叶等,特别是海马等组织造成认知障碍。所以小脑萎缩和老年痴呆有本质区别,但都属于神经内科疾病,要及时就医,让医生做科学的诊治,给予合理建议、合理治疗,尽可能延缓该病发生和发展。
    2023-08-02
  • 脑萎缩老人的晚期症状(视频)

    脑萎缩老人的晚期症状
    脑萎缩严格来讲属于正常衰老现象,而且病程也较长。有研究表明,在人类40岁左右大脑就开始走下坡路,出现脑萎缩症状,比如影像学上表现出脑沟回增宽、加深,临床症状上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下降、现言语能力下降,甚至还会出现失用、失认症状,比如原来一些认识的东西和人,变得不认识,自己亲人名字也叫不出来,曾经很喜欢的活动现在也没有兴趣等,都是脑萎缩晚期临床症状。 一般来讲,脑萎缩晚期目前没有药物可以逆转,但是可以控制诱发因素,比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三高代谢综合征,可以进行疾病控制,然后延缓脑萎缩进展。总之,脑萎缩是正常生理现象,尚无有效药物可以治疗,但是可以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积极用脑,或者补充有利于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均可延缓脑萎缩进展。
    2023-08-02
  • 老人小脑萎缩能治好吗(视频)

    老人小脑萎缩能治好吗
    老年人小脑萎缩就目前医疗水平而言,尚未发现有效治疗药物。有些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移植有可能是未来治疗方向,但是目前技术还不够完善、成熟,故需要进一步研究。虽然目前小脑萎缩没有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康复训练,比如到专门康复科或者康复医院,进行言语或者步态训练,从而延缓小脑萎缩进展。 小脑萎缩患者也应该要树立信心,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交流,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听音乐、读书、读报,从而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此外,建议控制基础疾病,比如三高患者,即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延缓动脉硬化进展和小脑萎缩程度。
    2023-08-02
  • 老人突发脑溢血严重吗(视频)

    老人突发脑溢血严重吗
    无论哪个年龄段发生脑溢血都可轻可重,严重程度和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相关。老年人如果和年轻人等量出血相比,除了生命脏器器官的功能衰退和合并其它疾病以外,其实脑萎缩空间可能会很大,发生脑水肿的肿胀程度可能比年轻人还要小。但无论是什么年龄段,发生脑溢血都要看出血量和部位。如后颅窝血肿、小脑和脑干出血直接可以压迫生命中枢、呼吸和循环中枢,直接导致呼吸衰竭,造成死亡。 年轻人也是一样,因为脑组织没有萎缩,空间很小。如果发生脑出血,在出血量大,速度也快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导致脑疝,脑疝直接导致呼吸停止。因此老年人和年轻人没有根本上的差别。因此需关注出血部位,出血速度和出血性质,如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很严重,发生急性并发的应激性心肌病也很多,可以直接导致急性心力衰竭,也可以导致心脏骤停。
    2023-08-02
  • 硬膜下积液原因(视频)

    硬膜下积液原因
    硬膜下积液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颅脑外伤:严重的颅脑外伤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使脑脊液循环出现障碍,而脑脊液聚集于硬膜下腔,即可出现硬膜下积液; 2、颅脑手术:如血肿清除术后脑组织难以复位,可导致硬膜下腔增大,或者手术后蛛网膜损伤,脑脊液通过手术裂口到达硬膜下腔,也会导致积液的发生; 3、脑萎缩:多发生于老年人,脑组织回缩会导致硬膜下腔的间隙增大,而脑脊液会慢慢渗入到硬膜下腔,从而会出现硬膜下积液。
    2023-08-02
  • 老年人脑积水能活多长时间(视频)

    老年人脑积水能活多长时间
    老年人脑积水发生率越来越高,病理类型主要是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的脑内压力正常,但是脑脊液越来越多,原因主要是随着患者年龄增大,脑组织出现萎缩,也就是俗称的脑萎缩。脑组织萎缩后脑室、蛛网膜下腔,平时潜在的腔隙增大,脑脊液增多,产生对脑组织的压迫作用,医学上称为正常颅压脑积水。因此老年人正常颅压脑积水通过治疗后,或病理性脑积水通过治疗后,很多老年患者与自然寿命一致。即老年人脑积水通过正规积极的治疗,患者的寿命和正常人一样。
    2023-08-02
  • 脑积水的鉴别诊断(视频)

    脑积水的鉴别诊断
    目前临床上对于脑积水和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常压力脑积水同阿尔茨海默病、脑萎缩的鉴别属于临床上的难点,目前国内、国外很多神经内科专家,对此类疾病的检查非常细致,包括各种生化检查、腰穿放液试验等。脑积水的鉴别诊断从外科角度来说,更注重其临床症状上的表现同影像学的损伤能否对应,如果可以互相对应,则认为患者存在脑积水,可根据患者头颅核磁检查和其它影像学检查,判断手术是否有效,以及术后的运动能力、情感、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可恢复的程度,在术前基本都可以做出大致判断; 2、临床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较为复杂、困难的脑积水的鉴别诊断,即发生感染之后脑积水,当颅内感染合并脑积水,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导致颅内感染,继发脑积水,会出现较为棘手的问题,即脑室粘连,也称为多囊脑室。脑室粘连以后,原本相通的脑室系统会相互孤立,颅内会出现多个不通的脑室腔隙,每个腔隙的增大会出现相应问题,患者如果病情突然加重,比如意识不好、心率血压不稳,在鉴别诊断时较为复杂,应先考虑脑室粘连的情况。如果确诊为脑室粘连所致,必须及时通过手术解决,否则可能会造成脑疝,危及患者的生命。如果考虑是由炎症损伤,间脑发作等原因导致的临床症状加重,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如抗感染、镇静等治疗方式,以缓解症状。
    2023-08-02
  • 脑积水脑萎缩怎么治(视频)

    脑积水脑萎缩怎么治
    脑积水与脑萎缩不同,首先需要进行鉴别诊断。脑积水患者的脑组织本身没有萎缩,只是脑室会扩大,属于主动的过程;脑萎缩主要是因为脑组织本身的萎缩,从而导致脑室的被动扩张。 对于脑积水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早期可能会进行药物治疗,比如常用的乙酰唑胺。但乙酰唑胺在长期的评估随访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逐渐不被采用。现在对于脑积水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脑室-腹腔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心房分流术等。 对于脑萎缩而言,目前没有绝对有效的治疗方式。而出现脑萎缩或者是脑积水的原因有多种,所以首先需要治疗原发疾病,并且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更有效地治疗脑积水和脑萎缩。脑萎缩后期主要是采用药物和高压氧等康复手段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2023-08-02
  • 基底节出血手术指征(视频)

    基底节出血手术指征
    基底节位于大脑幕上结构,基底节出血患者的手术指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出血量30mL是手术指征; 2、中线结构移位超过1cm,也意味着患者出血之后会出现脑肿胀,用内科治疗不能缓解,也是手术指征; 3、对于中青年特别是50岁以下,由于脑萎缩还没有形成,颅内代偿空间比较小,反而这些患者手术的指征要扩大,就意味着这些患者需要积极手术。 基底节出血导致功能损伤是出血瞬间已经形成,还有后续脑肿胀加重,手术不能直接改善大脑功能只是去除血肿,给大脑功能恢复提供了先决条件,而后续的重症监护、精细化目标管理以及细心的护理才是过度期的保障,后续早期的康复理疗才是大脑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2023-08-02
  • 硬脑膜下少量积液严重吗(视频)

    硬脑膜下少量积液严重吗
    硬脑膜下少量积液的产生,需要分析原因来判断是否严重。如果患者为老年人,由于脑萎缩可以产生少量硬膜下积液,通常症状不明显,病情不严重,无需特殊处理。 大部分硬膜下积液是由外伤引起,硬膜下积液位置位于硬膜和蛛网膜之间,蛛网膜下腔是脑脊液循环主要通道,外伤时蛛网膜可能进行撕裂,导致脑脊液流入蛛网膜下产生硬膜下积液,硬膜下积液少量时不需要特殊治疗,进行观察即可。硬膜下积液量逐步增加,少数患者会发展为慢性硬膜下血肿,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果量较大,虽然不是慢性硬膜下血肿,但是产生局部压迫症状,引起颅内压增高,需要进行手术引流或开颅,局部探查手术。所以发生硬膜下积液,需要辨别发生原因以及患者症状,进行分别对待。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