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

  • 脑膜瘤的手术风险性大吗(视频)

    脑膜瘤的手术风险性大吗
    脑膜瘤是神经系统较常见的良性疾病,手术风险与脑膜瘤发生部位有关。由于脑膜瘤生长不存在相对固定位置,若生长在大血管、神经周边或脑干处,则手术风险较大;若生长在较不重要脑区,则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此外,较小脑膜瘤手术风险相对较小,而较大脑膜瘤手术风险会有所增加。患者只需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进行体检,年轻人发生肿瘤几率通常较小,但若年龄在40岁以上则建议在体检中加头部CT或磁共振检查,即使发现脑瘤也可早期治疗,手术风险会降低。随着微创技术发展,严重手术并发症已降至2%以下,早发现、早治疗即可达到较好控制脑膜瘤效果。
    2023-08-02
  • 脑膜瘤治疗方法有几种(视频)

    脑膜瘤治疗方法有几种
    脑膜瘤是颅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较缓慢,病程周期较长。部分患者发现症状时,已经生长10年甚至几十年。还有部分患者发现脑膜瘤后,观察20-30年后都不会生长。因此对于生长较慢的良性脑膜瘤,治疗方案有以下几种:1、手术:治疗最彻底,根据切除程度,可以分为彻底切除、次全切和近全切。虽然手术治疗效果最彻底,但是手术也有缺点,理论上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最严重的是生命危险。头颅手术风险相对其他手术更大,可能会引起昏迷、偏瘫,以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感染、术后癫痫、头痛等。但是如果患者手术顺利,虽然上述风险理论上存在,并非一定会发生;2、放疗:常使用伽玛刀治疗,如果脑膜瘤体积较大,可能需进行适形放疗。放疗优点在于无创,仅需使用射线进行照射,缺点是存在脑膜瘤控制不住再生长的情况。因脑膜瘤如果被放射线照射后再生长,局部如果有重要神经和血管,可引起粘连,如果再去做手术,会极大增加手术难度。医生在给患者选择伽玛刀时,需考虑到患者对手术能否接受,评估患者身体条件,如心、肺等其他基础器官能否耐受手术,以及是否有恐惧手术的情况;3、观察:临床上通过影像学判断脑膜瘤,如果生长较缓慢,同时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以先观察。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或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脑膜瘤增大,此时再考虑手术或伽玛刀治疗。
    2023-08-02
  • 脑膜瘤开颅手术恢复后还能干体力活吗(视频)

    脑膜瘤开颅手术恢复后还能干体力活吗
    脑膜瘤开颅手术后能否干体力活,取决于手术是否给脑组织或相应局部颅神经、血管造成损害。如果患者采用微创方法,对脑组织、神经和血管做到较好保护,仅是将脑内肿瘤取出,对旁边组织无侵犯,患者出院后休息1个月后,一般可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肿瘤位置不佳,肿瘤和周围的神经、血管结构关系较密切,在术中将肿瘤从神经、血管上剥离,可能对周围的神经、血管组织造成一定影响,此时能否干体力活,取决于术后机体的机能状态,如果一侧肢体不能活动,则不能干体力活。另外,开颅手术可能会诱发癫痫发作,若有癫痫病史,患者开车则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应根据患者术后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能做体力活或从事其他工作。
    2023-08-02
  • 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如何去除(视频)

    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如何去除
    桥小脑角结构比较复杂,如果肿瘤体积比较小,可以采取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以使一些患者达到根治。如果肿瘤比较大,或是不想进行放疗的患者,可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目前该区域的手术治疗安全性相对比较高,也可以达到面神经、听神经的完全的分离,这样尽可能保留面神经的功能,甚至部分听神经也可以保留。 所以一旦发现此区域的肿瘤,无论是脑膜瘤还是听神经瘤,甚至是其他性质的肿瘤,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正规治疗。
    2023-08-02
  • 做完脑瘤手术多久复查(视频)

    做完脑瘤手术多久复查
    脑瘤手术后的复查时间需根据患者不同肿瘤类型决定,如果是良性肿瘤,比如垂体瘤、脑膜瘤,手术将肿瘤完整切除,复查时间可延长,可为1-2年;如果病情稳定,可5年复查一次。 如果是颅内恶性肿瘤,比如胶质瘤、脑膜肉瘤,手术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复查时间一般是3个月、半年左右复查,观察是否发生转移、复发。如果发现复发,则需进行放疗、化疗等治疗。 如果患者间隔很长时间不去医院进行复查,可能导致肿瘤出现灾难性生长,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颅内压增高、瘫痪等表现。
    2023-08-02
  • 70岁老人脑肿瘤开不开刀(视频)

    70岁老人脑肿瘤开不开刀
    70岁的老年人罹患脑肿瘤后,仍然可以考虑进行开刀手术治疗。随着现代神经外科技术的逐渐进步,对于较多脑肿瘤患者可以通过微创的手术方式进行有效处理。若患者经过麻醉评估,明确重要脏器功能能够耐受全麻手术,由于多数脑部肿瘤手术对于患者全身的生理状况影响较小,所以可以较为安全地进行手术治疗。此外,需要根据患者脑肿瘤的具体类型决定是否手术,若70岁的老年人仅在进行CAT、磁共振检查时发现体积较小甚至已经完全钙化的脑膜瘤,并未引起症状,或仅存在较小的无功能垂体腺瘤,则无需进行手术治疗,只需定期进行临床随访观察即可。若肿瘤体积较大而引起症状,或肿瘤周围水肿较严重,引起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肢体麻木、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此时经过术前评估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治疗,则可以进行开刀手术,不仅有助于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有助于延长患者的寿命。
    2023-08-02
  • 脑肿瘤好治吗(视频)

    脑肿瘤好治吗
    脑肿瘤好不好治,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肿瘤比较好治,比如常见的凸面脑膜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生长非常缓慢,而且不会压迫到重要功能区,也不会引发特异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果一旦发现,达到一定大小时,进行完整的手术切除,术后也恢复得比较快。所以对人的生活质量,乃至寿命,都不会有大的影响,也不算严重。但是有些肿瘤,可能长的位置比较关键,比如长在了重要的功能区,或者是恶性肿瘤,是放散性、浸润性生长。这时就比较严重,可能会引起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比如偏瘫、失语、功能障碍等表现,需要进行切除。如果是恶性肿瘤,不能够将它完全彻底切除,在手术之后还要加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或者中医药治疗等,综合性的治疗手段,来达到延缓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2023-08-02
  • 脑肿瘤多大会引起颅内压增高(视频)

    脑肿瘤多大会引起颅内压增高
    脑肿瘤多大会引起颅内压增高与生长部位相关,具体如下:1、大脑凸面:比如脑膜瘤可能生长较大,甚至5-6cm,也不会引发特别严重的颅内压增高症状;2、脑室内:并且堵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比如堵塞中脑导水管或堵塞后颅窝,引起幕上脑积水,此时可能肿瘤未超过1cm,但可引发较严重的颅内压增高。根据不同部位,引发症状的大小不同,若出现类似症状,需进行相关专科检查确认肿瘤的位置、大小,针对不同位置及肿瘤良、恶性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式,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3-08-02
  • 脑膜瘤和胶质瘤的CT区别(视频)

    脑膜瘤和胶质瘤的CT区别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而胶质瘤是颅内常见恶性肿瘤,在CT影像表现上有很明显区别。脑膜瘤是个相对规则和规整的球形形态,常常位于颅板内侧颅底,形态比较规整,强化扫描后均匀强化,即表现为白色比较均匀的瘤体。而胶质瘤与脑膜瘤完全不同,其表现如下: 1、胶质瘤生长于在脑内,即不靠近颅底,在脑组织里; 2、形态不规则,没有明确边界; 3、会引起周围脑组织明显水肿,即周围出现低密度表现,这点和脑膜瘤有明显区分。一旦形成水肿以后,会对邻近脑组织进行挤压、造成移位; 4、胶质瘤中心部位会出现液化、坏死、囊变、出血表现,而以上表现跟良性脑膜瘤是完全不同,也是能和脑膜瘤很好鉴别的特点。 通过以上几点CT影像学表现可以将两者明确区分。
    2023-08-02
  • 什么是蝶鞍颅咽管瘤(视频)

    什么是蝶鞍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肿瘤之一。鞍区即大脑的蝶鞍区,位于大脑底部靠中间的位置,即垂体所在位置,常见肿瘤有垂体瘤、脑膜瘤、颅咽管瘤。颅咽管瘤属于先天性肿瘤,多于胚胎时出现,随着肿瘤不断长大,患者可出现视力及内分泌系统的病变。建议颅咽管瘤后应及时就医,可采取开颅手术或经鼻用神经内窥镜进行治疗,治疗方法相对较成熟。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