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 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视频)

    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
    颅内肿瘤是中枢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可以导致颅内压增高,也可出现局部功能障碍的表现。需鉴别诊断的常见疾病包括非肿瘤性病变,尤其对于胶质瘤和脑梗塞、脑炎、脑脓肿或者免疫系统疾病较易相混淆。 在垂体瘤腺瘤患者中,可出现拉克丝囊肿或肉芽肿病变,而在肿瘤的诊断中,通常使用头颅核磁,目前在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中,核磁有多种序列,包括平扫增强、弥散成像、灌注成像、光谱成像、磁敏成像等,再结合CT辅助以及患者症状,80%-90%的患者可在术前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判断指导方案。如果术前肿瘤没有确定肿瘤类型,可以采用术中立体定向取病灶部位活检判断病灶性质。
    2023-08-02
  • 小脑幕切迹疝是什么意思(视频)

    小脑幕切迹疝是什么意思
    小脑幕切迹疝是指一部分脑组织,经过小脑幕切迹部位疝出,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状况。这是临床上比较急危重症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可能会继续进展,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会危及生命。小脑幕切迹疝并不是独立的疾病,可以发生在很多脑部的占位性病变时,比如脑肿瘤、脑脓肿、脑出血、脑梗死、脑挫裂伤等。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严重的颅内压增高伴有脑组织移位时,都可以发生小脑幕切迹疝。幕疝的病变引起的小脑幕切迹疝,通常是由小脑幕切迹部位,幕上的组织向下疝出。偶尔可以见于小脑的病变,小脑部位的病变如果占位效应很明显,可以从幕切迹部位向幕上疝出,这种情况相对罕见。总体来讲,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小脑幕切迹疝,都是临床的急危重症情况,患者可能会伴有比较严重的昏迷,以及瞳孔散大的表现,这时需要进行紧急的临床处理,否则患者可能会在几个小时之内危及生命。
    2023-08-02
  • 脑水肿会压迫神经吗(视频)

    脑水肿会压迫神经吗
    脑水肿发生在脑实质内,无论是额叶、枕叶、顶叶以及颞叶的水肿,均可以对脑部神经组织进行压迫,而引起一定的症状。存在某些病变,周围的脑水肿甚至比病变更严重,比如脑转移瘤、脑胶质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或脑脓肿等,这些病变周围的脑水肿压迫周围神经结构,容易引起患者肢体麻木、无力、癫痫、视野缺损,甚至精神症状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脑水肿压迫脑部神经后,需通过完善的术前检查,明确病变的具体性质,通过神经外科手术的方式切除主要的原发病变,而不需要将周围的脑水肿组织范围进行切除。原发病变切除后,脑水肿的问题能逐步缓解或消失,对周围神经的压迫也能逐步缓解。
    2023-08-02
  • 儿童脑脓肿如何治疗(视频)

    儿童脑脓肿如何治疗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可以有多种并发症,如脑室管膜炎、硬膜下积液等,而脑脓肿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即细菌在脑部搭了坚固的窝。不同的年龄阶段,引起脑脓肿的病原是不一样的。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病原有大肠埃希氏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包括B族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菌等。但是,3-6岁的孩子,可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成年人可能出现其它不同的细菌感染。不同的细菌感染,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但是,要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必须在足量、足疗程的前提下,积极规范的治疗。疗程至少2-4周,一旦确定脑脓肿的诊断,要保证足够的抗生素治疗的疗程,以及请外科医生穿刺或手术清除脑脓肿。
    2023-08-02
  • 什么是小儿脑脓肿(视频)

    什么是小儿脑脓肿
    化脓性致病菌侵入小儿脑组织,引起化脓性炎症,并形成化脓性脓腔,称为小儿脑脓肿。它属于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小儿免疫力低下时,特别容易发生。本病一旦确诊,应尽快决定治疗方法,如还未形成包膜或者脓肿较小时,应立刻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以控制炎症,防止病程进一步发展。如果脓肿包膜已形成或脓肿较大时,应采取手术切除或穿刺引流。
    2023-08-02
  • 脑脓肿晚期手术成功率有多高(视频)

    脑脓肿晚期手术成功率有多高
    脑脓肿晚期多依据脓肿部位、发展时期,而采用不同的外科治疗手段。外科治疗需结合其它全身治疗,如抗生素治疗、减轻脑水肿治疗、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等,较之前脑脓肿的治愈率有明显提升,临床多数患者通过系列治疗后,疗效较好。脑脓肿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与侵犯的功能区相关,可引起偏瘫、失语、神经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失。如果细菌感染灶未得到有效压制或彻底清除,则有复发可能。脑脓肿治疗应尽可能将感染灶彻底清除,同时全程抗生素治疗,才能获得较高的治愈率。
    2023-08-02
  • 脑脓肿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脑脓肿的症状有哪些
    脑脓肿多为全身性中毒症状,表现为急性感染症状,发热、嗜睡,甚至意识障碍等,脑脓肿在颅内的不同部位,可产生不同的神经功能症状表现。如耳源性脑脓肿,通常侵犯颞叶中后部,除全身症状表现外,易引起颞叶肿胀,造成颞叶钩回疝,危及生命;血源性脑脓肿侵犯大脑额叶、顶叶、枕叶,甚至侵犯后颅窝小脑部位,可产生相应症状,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视力障碍。
    2023-08-02
  • 脑脓肿手术后如何防止复发(视频)

    脑脓肿手术后如何防止复发
    脑脓肿多根据不同类型、病程的不同阶段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目前通过外科手段、药物治疗、增强免疫等综合治疗手段,脑脓肿的治愈率明显提升。脑脓肿术后为防止复发,需增强体质,避免感染发生,如肺炎、心内膜炎、耳源性感染、鼻窦性等。术后0.5-1年需随访复查,如果术后1-2年复查无复发症状,则无需每年复查。若采用穿刺引流术,脓肿包膜等会有残留,随疾病进展,会逐渐形成炎性肉芽肿,需定期复查,观察肉芽肿的形态有无变化,若无变化,则无需定期复查。
    2023-08-02
  • 脑脓肿是什么引起的(视频)

    脑脓肿是什么引起的
    脑脓肿是不同类型的化脓性细菌通过各种途径,导致脑内产生脓肿,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对人体危害较大。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引起脑脓肿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耳源性脑脓肿: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通过邻近部位侵入颅内形成脑脓肿; 2、血源性脑脓肿:不同部位感染的细菌栓子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颅内; 3、外伤性脑脓肿:外伤后颅脑开放,细菌直接侵入或异物、碎骨片等在颅内形成感染源所致; 4、隐源性脑脓肿:原因尚未明确,多为血源性所致。
    2023-08-02
  • 脑脓肿怎么分期(视频)

    脑脓肿怎么分期
    脑脓肿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分为三期,具体如下:1、炎性反应期:细菌进入脑组织之后,在细菌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渗出性反应,以及脑组织的水肿反应;2、脓肿形成期:随着炎症逐渐扩大,炎症的中间出现坏死,也就是化脓期。坏死的范围逐渐扩大,中间形成了脓肿;3、包膜形成期:在脓肿形成之后,脓肿周围会形成炎性的反应性的增生,形成一个包裹,也就是包膜形成期。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就诊时,或者到外科进行处理的时候,多是处于包膜形成期的阶段。对于包膜形成期的脑脓肿,可以通过脓肿穿刺抽吸,加上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加以控制。对于一些体积比较大,包膜比较厚的脑脓肿,特别是位于脑组织比较表浅部位的脑脓肿,也可以通过神经外科手术的方式将脓肿整体摘除,而实现彻底治愈脓肿的目的。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