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

  • 脑癌从早期到晚期一般多久(视频)

    脑癌从早期到晚期一般多久
    脑癌患者从早期到晚期的时间长短,根据脑癌的具体类型、部位、大小等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脑癌属于脑部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从早期到晚期持续的时间在数周到数年之久,绝大多数的患者大概有几个月。比如原发性脑癌,如胶质母细胞瘤,如果这类患者能够及时诊断,并且及时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处理,平均生存期大概可以达到1年以上,因此从早期诊断到病变进入到晚期可以在1年左右。如果在早期诊断之后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患者的预期寿命只有几个月,甚至在3个月之内就可能会由于肿瘤的进展而引发脑疝。对于继发性脑癌,如脑部转移瘤,如果病情进展很快,有时从发现到进展为晚期只有几周的时间。个别的继发性脑癌可能会由于肿瘤内的出血引起转移瘤卒中,患者也有可能会在几天之内危及生命。因此脑癌患者从早期到晚期的时间有很大差异,严重的可能几天就会迅速进展为晚期,甚至危及生命。而经过积极治疗的患者可以达到1年以上,甚至达几年之久。
    2023-08-02
  • 室管膜瘤不治的后果(视频)

    室管膜瘤不治的后果
    室管膜瘤一旦诊断明确之后,建议患者尽早在神经外科接受正规手术治疗。因为这种肿瘤总体来说边界相对清晰,比较容易通过手术的方式实现肿瘤全切,对于术后病理提示为间变性Ⅲ级的室管膜瘤的患者,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放疗和化疗,甚至整个神经轴的放射治疗,来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进展。而如果不进行治疗,一些室管膜瘤由于常会引起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甚至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出现脑疝而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的室管膜瘤患者,诊断明确之后,还是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为好,手术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显微镜下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
    2023-08-02
  • 颅后窝室管膜瘤怎么治(视频)

    颅后窝室管膜瘤怎么治
    颅后窝室管膜瘤相对比较少见,室管膜瘤一般生长在脑室之内,如果生长在颅后窝,则室管膜瘤通常生长在第四脑室。颅后窝室管膜瘤一旦发现,90%以上都需要手术治疗。颅后窝室管膜瘤往往会长得很大,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手术治疗可通过后颅窝正中入路,在显微镜下进行微创手术。如果患者不进行手术,随着肿瘤增大,患者会出现严重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疼、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会出现脑疝,引起患者突然呼吸停止,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颅后窝室管膜瘤患者,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部分室管膜瘤会出现恶性倾向,不仅需要手术治疗,术后可能还需要进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2023-08-02
  • 小脑下疝时能活多久(视频)

    小脑下疝时能活多久
    疝气可以发生在人体所有地方,也可以发生在脑内。如果小脑疝向下到枕骨大孔则形成小脑下疝,小脑下疝患者生存时间要根据急慢性以及处理是否适当判断,具体情况如下:1、慢性小脑下疝:见于小脑扁桃体下疝,最常见的是颅底畸形,比如后颅窝过小或者枕骨孔过大,小脑扁桃体渗到枕骨大孔压迫前方的延髓和脊髓,病人可能会出现头痛、转头困难。早期不影响病人生命,但需要做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枕骨大孔打开,切除小脑扁桃体,解除压迫,患者可以长期存活;2、急性小脑扁桃体下疝:脑部出血使后颅压力过高,将小脑向下压至脊髓中,脊髓上方的延髓控制人体的呼吸和心跳。当受压厉害时,患者可能出现突然呼吸、心跳骤停,短期内死亡。所以如果是急性发作,医生要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生命。
    2023-08-02
  • 脑疝的主要护理措施(视频)

    脑疝的主要护理措施
    脑疝是神经外科比较严重的疾病,主要指脑组织从原发部位,由于压力梯度移位到其它部位。脑疝发生以除治疗之外,护理也很重要,需要包括各个系统,常见护理如下:1、呼吸系统护理:脑疝发生后,病人可能昏迷,不会咳嗽、咳痰,需要进行定期拍背、吸痰;2、褥疮护理:脑疝发生以后,病人通常会长期卧床,甚至是昏迷,无法自行翻身、疼痛,需要每半小时给病人翻身,防止长时间睡觉压迫臀部、足跟,形成褥疮;3、泌尿系统护理:脑疝病人长期昏迷需要放置导尿管,需要对尿道口进行常规会阴护理,防止或者减少尿路感染发生;4、消化系统护理:病人长期昏迷,无法进食、饮水,需要放置鼻饲胃管,经常冲洗鼻饲胃管,防止胃部堵塞,定时抽吸,防止胃肠道过多残留。
    2023-08-02
  • 预防脑疝危象的护理措施有哪些(视频)

    预防脑疝危象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脑疝危象是临床上较重症的一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有效预防与控制,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甚至突发加重,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在护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密观察:包括观察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变化,颅内压增高,有潜在脑疝风险患者,一旦发现心率减慢、血压升高、颅内压增高情况,或者患者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脑疝迹象,及时报告医生,采取迅速脱水、降颅压治疗,进行神经影像学复查,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尽可能遏制脑疝发生;2、头部适当抬高:有助于促进头部、颈部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3、防止窒息:患者有呕吐物时,尽可能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避免由于呕吐物引起窒息,使患者脑部缺氧加重,更易诱发脑疝。
    2023-08-02
  • 小脑幕切迹疝瞳孔变化特点(视频)

    小脑幕切迹疝瞳孔变化特点
    小脑幕切迹疝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脑疝类型,如果能够及时有效进行治疗,有希望挽救患者生命。在患者发生小脑幕切迹疝时,常出现渐行性加重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由昏睡到浅昏迷、中昏迷 、深昏迷,进展过程具体如下:1、瞳孔一过性缩小:时间较短暂,只有几分钟时间,临床上难以准确观察到瞳孔一过性缩小过程;2、患者瞳孔出现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及时进行脱水治疗,患者瞳孔有希望恢复缩小、对光反射;3、对侧瞳孔也出现散大、对光反射消失;4、小脑扁桃体下疝:出现心跳呼吸不稳定,乃至心跳呼吸停止,最终危及患者生命。
    2023-08-02
  • 脑疝病人痛苦吗(视频)

    脑疝病人痛苦吗
    由于脑疝发生时,需要根据情况决定。但脑疝患者通常处于中度以上的昏迷,对自身痛苦的感知程度有限。脑疝的患者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大脑镰下疝、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等。在脑疝发生时,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此时病情十分危重,属于急危重症的情况。如果没有继续有效的治疗,可能丧失治疗的机会,甚至在数个小时内,足以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脑疝的患者,还是应该积极进行救治的。但部分由于慢性的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大脑镰下疝的患者,如慢性硬膜下血肿,逐渐增大的肿瘤引起的大脑镰下疝的患者,可能意识是处于相对清醒的状态。患者有比较顽固的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对痛苦是有一定感知能力的,应该积极进行救治。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肿瘤引流血肿的方法,有效缓解患者的脑疝,有助于解除患者的痛苦,帮助神经功能得到理想的恢复。
    2023-08-02
  • 脑疝的不同类型的表现(视频)

    脑疝的不同类型的表现
    脑疝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急危重症,从临床和影像学的角度分为3个主要类型,具体表现如下:1、大脑镰下疝:表现为一侧大脑半球的占位性病变,例如血肿、脓肿、肿瘤等,使同侧的扣带回经过大脑镰下移到对侧,伴有病变同侧的脑室受压、变窄,甚至经过大脑镰下向对侧移位,中线结构移位超过1cm左右,就可以诊断为大脑镰下疝;2、小脑幕切迹疝:主要是由于幕上的病变,将颞叶的沟回向内侧压、向下方压形成的一类表现,可以表现为颞叶的沟回进入鞍上池,严重的时候进入四叠体池,而进一步加重的时候,会进入桥小脑角池,从而形成小脑幕切迹疝,还可以引起小脑幕切迹的上疝;3、枕骨大孔疝:即小脑扁桃体经过枕骨大孔向下移位,超过枕骨大孔圆5mm,即为枕骨打孔疝,亦称小脑扁桃体疝。是最为严重的一类脑疝,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患者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
    2023-08-02
  • 脑疝的临床症状(视频)

    脑疝的临床症状
    脑疝是临床的急危重症,发生脑疝后,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救治,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脑疝的症状根据脑疝的类型而不同,具体的症状如下:1、大脑镰下疝:患者常会出现一侧肢体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通常会出现中等程度的昏迷,若没有得到积极治疗,脑疝会继续发展,出现小脑幕切迹疝;2、小脑幕切迹疝:患者的昏迷程度会进一步加深,有可能已经处于深昏迷的状态,同时患者会伴有一侧瞳孔的散大,以及对光反射消失。如果患者仍未得到积极、有效地治疗,脑疝可能会继续发展,出现双侧的小脑幕切迹疝。病情继续进展,可能会出现枕骨大孔疝;3、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向下移位,会造成患者呼吸、心跳的不规律,甚至出现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患者生命。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