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卒中认知障碍是老年痴呆吗(视频)

    脑卒中认知障碍是老年痴呆吗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老年性痴呆和老年期痴呆。老年期痴呆是一个大概念,是指在老年时间出现的所有痴呆总称,这中包括老年性痴呆。在医学领域中,老年性痴呆大多数指阿尔茨海默症,是以一个人名字命名的一种痴呆。老年期痴呆包括老年性痴呆,也就是阿尔茨海默症,也包括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压力性脑积水,还有感染、肿瘤等等因素引起的痴呆表现,都叫做老年期痴呆。 老年性痴呆包括在老年期痴呆中,所以在老年期痴呆中,老年性痴呆所占比例最大,一般在50%-70%左右,血管性痴呆15%-20%左右。脑卒中后的认知障碍发生在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之后,所以脑卒中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在老年期认知功能障碍当中,但并不是老年性痴呆。现在强调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往往是指缺血或出血发生六个月以内所发生的认知功能障碍,强调脑卒中跟痴呆之间的关系,也强调临床治疗中这两种疾病的相互影响,同时也包括老年性痴呆及AD患者,当他突然之间发生脑血管疾病以后,可能症状会在六个月以内进展,也包括在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中。
    2023-08-01
  • 偏头疼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偏头疼是怎么引起的
    偏头疼是原发性头痛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初步认为是在脑部神经递质紊乱前提下所产生的血管疾病。可能是某区域脑卒中出现异常放电,并且向周围扩散,如果扩散到脑沟中以后,就会受到脑沟中血管阻拦,而不能前传,称为扩散性抑制。如果出现扩散性抑制之后,就会导致相应脑沟动脉剧烈痉挛,因此造成局部缺血。同时也是可以导致偏头疼先兆,最常见的是视觉先兆,其它可以产生于感觉或者无力。在先兆之后是血管痉挛解除,由于脑组织具有缺血,因此脑部神经递质释放可以使血管扩张,因为不是正常扩张,而是过度扩张,此种情况称为过度灌注期。 实际真正发生头疼通常也是发生在过度灌注期,之后由于血管的扩张,并且血管剧烈的波动会产生血管性头疼,可以认为是偏头痛发生的机制,但对于具体原因,目前并不是特别的清楚。
    2023-08-01
  • 老年衰弱的危险因素(视频)

    老年衰弱的危险因素
    老年人群衰弱的危险因素具体如下: 1、遗传因素,每人的终极寿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2、生长发育,若患者生长发育前期机体营养供给充足且注重体育锻炼,则可延缓衰弱症状的发生; 3、共病,研究发现冠心病、脑卒中、髋部骨折、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关节炎等共病患者发生衰弱的概率较高;而恶性肿瘤、肾衰竭、艾滋病等疾病也可促使患者发生衰弱; 4、营养不良,日常营养摄入量不足或营养评分较差的老年患者易发生衰弱; 5、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抽烟、熬夜、酗酒等均可促使衰弱的发生; 6、精神心理因素,若老年患者出现忧郁焦虑、痴呆等问题,也可增加衰弱的发生率。
    2023-08-01
  • 肌张力高几个月会消失(视频)

    肌张力高几个月会消失
    肌张力升高这类疾病是神经科较常见的病症,最常见的比如帕金森病,肌张力会升高。另外,脑血管病、脑梗、脑出血都会出现肌张力升高。肌张力升高能持续多长时间或者是多长时间就降低也不能一概而论,与疾病因素有关系,另外也与干预治疗的措施有关。比如帕金森,帕金森导致的肌张力升高,本身是个进展性的变性疾病,会贯彻疾病的始终,它的升高与药物或者康复治疗有关系,神经系统的比如脑梗、脑出血、脑卒中类肌张力升高,与病变部位、出血量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的多少有关系。另外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康复训练牵张反射都与肌张力的条件有关,通过合理的治疗、合理的康复、肌张力会逐步下降,因此肌张力升高。不同的病种有不同的干预方法,最终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既要保证肌力的上升,又要保证的肌张力不能过高,这样对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康复都是有益的。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常见并发症(视频)

    肾动脉狭窄常见并发症
    肾动脉狭窄常见并发症包括肾功能不全、高血压,严重者引起肾衰、心衰或脑卒中。主要为肾血流减少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变引起高血压,且多数为恶性高血压,使用种降压药无效,需早期在肾动脉狭窄位置用球囊扩张后,放支架介入治疗,可早期挽救肾功能,缓解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患者预后较好。 肾动脉狭窄治疗可用介入方法较好的解决问题。在股动脉穿刺后,将导管导丝导入肾动脉,进入肾动脉后,可先用球囊将肾动脉狭窄位置扩张,再放置球扩支架,将狭窄位置支撑开,肾动脉血流即可恢复。恢复血流之后,肾功能会有效改善,高血压也会得到缓解。所以对于年轻患者,如果出现高血压,一定要查肾动脉是否狭窄,对于高血压治疗以及全身情况改善,都非常有好处。
    2023-08-01
  • 什么是慢性病(视频)

    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是与急性传染病相对的一组疾病,急性传染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结核、乙型肝炎、霍乱、伤寒。慢性病就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是一组疾病,这些疾病持续时间比较长、病因比较复杂、危害比较大,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肿瘤、慢性胃病。目前我国官方的统计,在所有死亡疾病的病因统计中,慢性病导致死亡占80%以上,所以慢性病是目前我国,包括人类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即控制慢性病是很严重的医学问题。慢性病的特点和传染病不一样,每个人可能在不同阶段都会经历,比如高血压,中国18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达到25%左右,即1/4。传染性疾病只要防护好,可能就不会被传染,但是慢性病是每个人都可能会出现的疾病,其和传染病截然不同。
    2023-08-02
  • 心情烦躁压抑怎么办(视频)

    心情烦躁压抑怎么办
    心情烦躁压抑的处理如下: 1、如果为明确原因引起,不经常出现的烦躁、压抑,可以暂时放下手头工作,洗个冷水脸或者冷水澡,快速降低皮温,使血液速度减慢、心率减慢,情绪也会趋于平静。或者进行运动,酣畅淋漓地出汗,或者点上放松的精油,席地而坐,听音乐、冥想喜欢的场景以及事物,都会对心情恢复有所帮助; 2、如果患者经常感觉到烦躁、压抑,要看具体情况。如脑卒中后出现烦躁、抑郁,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心理评估以及疏导。围绝经期女性烦躁需要查激素水平,并加以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不同人群、不同个体情况不尽相同,基本原则为明确病因,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烦躁、压抑后,需要进行详细的心理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方案。
    2023-08-03
  • 为什么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视频)

    为什么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脑血管疾病主要见于老年人,包括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如脑出血,缺血性疾病如脑梗塞,即脑卒中。大多数此类疾病伴发失眠、焦虑、抑郁、恐惧、易怒、敏感多疑、性格改变等精神心理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1、心理是大脑的功能,大脑是精神活动的支配器官,大脑不同的脑区受到损害,出现病变,出现相应的心理精神症状。比如大脑边缘系统受损,出现情绪不稳、食欲变化、睡眠障碍,即脑血管病是心理精神症状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2、脑血管病的出现,会给患者带来肢体、语言方面的功能障碍,比如偏瘫,因此给个体带来心理冲击和创伤。很多人出现继发性抑郁、焦虑、自责、愤怒,觉得自己拖累家人和社会,感到生不如死,有些患者拒绝配合神经科康复训练。所以除了积极治疗脑血管病,也要对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做相应处理,使患者重新获得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2023-08-03
  • 射频消融手术能治什么病(视频)

    射频消融手术能治什么病
    内外科都会使用到射频消融手术方法,实际是热能转换,使组织在医生控制下达到坏死状态,达到治疗目的。射频消融的适应症要看应用在何种组织或器官,比如心内科专业可以应用于心脏、肿瘤组织等,在心脏专科中射频消融治疗主要应用于心律失常。 十几年前射频消融手术的应用相对较局限,主要应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很多中青年先天性心脏疾病患者通过消融手术可以将先天异常通路消融掉,使其恢复正常节律。目前老龄化社会问题使房颤患者越来越多,房颤患者出现脑卒中的风险会非常高。射频消融手术目前广泛应用在房颤治疗中,可以使大部分房颤患者得以根治,从而预防脑卒中。
    2023-08-03
  • 吞咽障碍调整吞咽姿势有效吗(视频)

    吞咽障碍调整吞咽姿势有效吗
    吞咽障碍调整吞咽姿势是有效的。发达国家针对吞咽障碍姿势调整,配备有专门的吞咽椅,就像普通的轮椅一样。但是,可以调角度、高度、斜度,来解决病人的吞咽吞咽问题。除调角度和斜度之外,还要调病人的头部姿势,如低头、抬头、往左偏、往右偏、旋转等,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做相对系统的调整。假设病人脑卒中引起吞咽障碍,如其为右侧偏瘫,会导致右侧整个吞咽肌的无力,甚至完全瘫痪。此时为其调整姿势一般为往右侧偏头、往左边旋转,甚至再做低头的动作,身体整体往左倾斜,这种状况下调整病人的姿势,利用食物的重力作用,病人咽下食物的时候比不调整姿势要顺畅。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