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中风治疗方法(视频)

    中风治疗方法
    中风多被称为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及缺血性卒中,无论发生哪一类中风,都需要立刻拨打120送医院急救。 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首先要注意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在发病后4.5-6小时,如果没有溶栓的禁忌症,符合溶栓条件,需要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在溶栓24小时以后,可以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发病4.5-24小时的患者,或者不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患者,如果经过评估适合血管内治疗,可以考虑取栓等治疗。在评估溶栓治疗的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血管内治疗后,符合条件者可以进行桥接治疗。对于既不符合溶栓治疗也不符合血管内治疗的患者,要开始启动规范化治疗,即抗栓、他汀类药物、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比如降颅压及肺部感染、消化道溃疡、心肌缺血、心衰等并发症的治疗。还应营养支持、脑保护治疗以及防止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防止泌尿系感染等,同时可以启动康复、针灸治疗。如果患者梗死面积较大,水肿明显,危及生命,也可以考虑去骨瓣减压。对于有责任血管狭窄的患者,可择期行介入治疗。 对于出血性卒中患者,出血量较少可以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停用患者使用的抗栓、抗凝等药物。给予降颅压脑保护,控制血压、血糖,处理癫痫发作、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以及各种对症治疗。防止静脉血栓及褥疮形成等,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严重脑积水的患者,可以行脑室引流。 对于出血量大或者危及生命的患者,如果有手术适应症,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同样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控制血压、血糖,查找病因,治疗并发症以及对症处理,维持电解质平衡。如果考虑动脉瘤导致者,可行脑血管造影,如果有动脉瘤,可以采用手术夹闭或者弹簧圈栓塞治疗,防止并发血管痉挛,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脑积水严重者可以行脑室引流。
    2023-08-02
  • 脑中风一般要多久恢复(视频)

    脑中风一般要多久恢复
    脑中风又称为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病的总称。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一旦确诊为中风以后,恢复期通常需要3个月左右,轻症患者的恢复期可能在1个月左右,重症患者可能在6个月以后仍然无法恢复,并且留有后遗症。中风类型不同、病情程度不同,恢复期也不同。如果存在脑梗塞,患者可以进行溶栓以及通过介入疗法取栓,可能在24小时之内即可得到较好的疗效,不会留下后遗症。而如果是大面积的脑梗塞、大量脑出血、脑干中风,情况可能会十分危险。比如在急性期,即发病的2-3天或1周之内,患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经过抢救、治疗以后,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2023-08-02
  • 得过小中风的人能喝酒吗(视频)

    得过小中风的人能喝酒吗
    得过小中风的患者建议尽量不要饮酒,因酒里含有酒精会引起血管强烈反应,导致血压变化无常,血压过低会引起脑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缺血性脑卒中。而血压过高会引起脑出血,诱发出血性脑卒中。且酒后会引起定向力障碍和步伐蹒跚,导致摔倒,引起脑血管外伤。同时,喝酒会引起心率加快,诱发房颤和心肌病,引起血栓形成,导致心源性脑血栓发生。 因此中风的患者不主张饮酒,因其会引起中风复发,甚至逐渐向脑梗塞发展。
    2023-08-02
  • 耳中风是脑中风的前兆吗(视频)

    耳中风是脑中风的前兆吗
    耳中风在医学上通常称为突发性耳聋,不一定是脑中风的前兆。耳中风的常见原因,首先是耳朵小血管受到堵塞,而堵塞的血管起源于脑血管,是脑血管的一部分,所以有可能是脑中风的先兆,或特殊类型的脑血管梗死。其次耳中风的原因,是由耳神经炎症导致听力下降,此时则与脑血管无关。所以不能完全排除脑血管堵塞在造成耳中风的同时,导致偏瘫、面瘫等神经系统症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年轻人出现突发性听力下降,通常是炎症导致,这时通常不会导致脑卒中或脑中风。而如果听力下降的同时,合并面瘫、肢体无力等症状,则通常是脑中风的先兆,或本身即为脑中风。
    2023-08-02
  • 手指头发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手指头发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现在手指发麻的患者很多,原因具体如下: 1、神经卡压:右手麻木比左手麻木多见,手腕活动较多者或者重体力劳动者,可能是腕管综合征,会压迫到正中神经、尺神经或者桡神经,可以引起手指发麻; 2、糖尿病:糖尿病会影响周围神经,引起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也会导致手指麻木; 3、颈椎病:比如颈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也会导致手指发麻; 4、中风:脑卒中等也会引起手指发麻; 5、微循环障碍:末梢神经得不到营养,也会引起手指发麻; 6、其他:摄入过量酒精,特殊工作,比如有化学品的接触等,也会引起手指发麻。 如果患者手指发麻,应到医院咨询医生,进行专业的分析。
    2023-08-02
  • 脑中风后遗症常见的症状(视频)

    脑中风后遗症常见的症状
    脑中风后遗症较多,常见为影响到肢体活动障碍,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对于脑卒中的后遗症,患者无需过分担忧,多由于解剖结构受损导致,如缺血性卒中引起运动系统传导束或感觉系统传导束异常,进而造成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对于早期出现后遗症的患者,发病时症状可达到高峰,而随时间推移症状会逐步改善,现在康复技术或水平逐渐发展,部分后遗症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可逐渐缓解,关键在于患者需要有耐心、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可以坚持进行康复锻炼及药物治疗。除常见后遗症状外,部分患者中风后可能会出现癫痫或认知功能障碍,也可通过早期对神经系统评估,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预防、改善后遗症。
    2023-08-02
  • 老年人偏瘫康复训练的方法(视频)

    老年人偏瘫康复训练的方法
    老年人偏瘫主要跟脑部损伤有关,脑损伤分为外伤、脑卒中。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偏瘫涉及到的情况要根据脑部具体的损伤分析。如果是右侧大脑的损伤,基本是左侧瘫痪,这类情况一般叫非优势半球,不伴有言语、认知的问题。如果是左边大脑的卒中,比如梗死或者出血,右面瘫痪,除了肢体瘫痪,还会伴有认知、言语的问题,两部分做的检查项目也不一样。 广泛讲偏瘫基本的症状是行走能力、上肢功能障碍。一般因为上肢功能比较复杂,恢复相对时间要长,但是下肢的功能简单,恢复更快,所以早期上肢和下肢几乎同时训练。比如关节活动度的训练、预防肌肉的萎缩、强化力量的训练、正常步态模式训练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等。大方面治疗如上所述,如果涉及到优势半球,比如左边梗死,除右侧偏瘫以外,还有言语、认知的问题,可能除了运动训练以外,还要加上言语、认知的训练。
    2023-08-02
  •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视频)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
    脑卒中早期康复介入一般在24小时之内,根据患者的体重可能选择训练方法不一样,比如Ⅲ级以上的肌力,肢体有动作,但是力量不够,这类情况基本是强化力量训练,强化正常模式的输入。但是脑卒中的原因实际主要是运动控制出问题,外周的肢体关节肌肉没有问题,脑部神经没办法控制肢体。所以在力量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同时,要加入正常模式的训练,比如机器人辅助行走,机器人辅助下的上肢功能训练等,均是症状轻的患者的训练。 症状重的患者,比如完全没有肌力、零级肌力的部分患者,部分主动配合的动作都无法完成。在早期前一个月或半个月,主要做部分预防性的康复,预防血栓、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 一旦出现肢体动作到Ⅲ级以上的肌力,可能除了运动训练以外,要加上模式化的训练。当然,在恢复过程中还有部分痉挛症状,比如肢体僵硬、痉挛,除了运动训练、部分姿势抑制以外,可能还涉及肉毒毒素的注射,部分口服药物治疗。
    2023-08-02
  • 脑卒中运动障碍的康复包括哪些内容(视频)

    脑卒中运动障碍的康复包括哪些内容
    脑卒中的运动障碍包括以下方面: 1、肌肉力量的下降; 2、肌肉张力的升高; 3、平衡能力的问题。 肌肉力量的问题本质是偏瘫,主要是力量下降,不是肌肉本身力量下降,而是大脑对外周肢体的控制出问题,要强化力量训练、关节的训练,包括正常步态,正常模式的输入训练、抑制痉挛等力量的训练。在肌肉张力方面,一般症状轻的患者靠物理治疗,包括姿势的抑制,同时还可以借助口服药物,比如巴氯芬、妙纳。严重的肌张力升高可以用肉毒毒素注射,这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方法,大概注射以后3-7天肌张力就会下降。部分患者涉及到小脑半球或脑干有平衡障碍,走路不稳、站不住、头晕,包括小脑脑干、前庭功能、脊髓、视力等都会对平衡功能造成影响。在评估平衡功能的时候,要明确是何种方面的问题,比如视野、脊髓、前庭还是小脑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有相应的训练方法。
    2023-08-02
  • 脑卒中运动障碍做康复治疗效果(视频)

    脑卒中运动障碍做康复治疗效果
    康复科最多的患者是脑卒中,处理最多的问题是运动障碍,其他有言语、吞咽、认知障碍等。运动康复较慢,后面三个项目中吞咽的康复效果较好,吞咽时要用咽喉肌、舌肌等肌肉。运动障碍一般指的是肢体,不管损伤严重程度,只要是第一次卒中,健侧大脑的损害并不严重,基本能恢复日常生活可以自理。如果复发卒中,原来右边瘫痪、此次左边瘫痪,大脑储备能力较差,训练效果就不好。 吞咽方面不管是大脑、脑干的治疗效果都很好,有治疗六个月以上的患者基本恢复到跟正常人差不多的水平,轻的患者大概1-2周到一个月训练效果就很好。运动方面还包括大小便的问题,现在也有相应的治疗办法,但相比肢体和吞咽效果较差。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