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缺血性脑卒中抗凝治疗方法(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抗凝治疗方法
    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一般脑梗死无需抗凝治疗。但心源性脑梗死,如病人存在房颤,则需应用抗凝药物治疗,之前急性期常用的低分子肝素、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但华法林易引起脑出血,故现在用量很少。 目前存在很多新型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相较经典的华法林具有较大好处,无需经常监测患者凝血情况,该药也很少发生脑出血,建议使用新型抗凝剂进行治疗。具体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由医生给病人开具处方进行治疗。
    2023-08-02
  • 脑卒中如何预防复发(视频)

    脑卒中如何预防复发
    我国脑卒中复发率为30%,高居世界之首,指病人第一次患脑卒中后,存在复发的可能,治疗需先控制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存在9个危险因素,其中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为首要危险因素。预防复发如糖尿病病人需将控制好血糖,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需严格达标,不可今天服药,明天不服,而后天又服药,降糖亦是如此。因平稳的血糖、血压为避免脑梗的基础,故一定要控制危险因素,而吸烟、饮酒也为危险因素,需尽量戒烟、戒酒。 病人需了解自身血管情况,清楚自身血管硬化程度。若大部分病人不清楚,需到医院进行检查,临床常用的检查包括CTA、MRA、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可确定问题血管部位,而后进行血管治疗。
    2023-08-02
  • 脑卒中后康复治疗(视频)

    脑卒中后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进入恢复期,需进行神经康复,其方法如下所示: 1、肢体训练,每天需进行大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收缩、屈伸运动; 2、保持良肢位,应保持在平时的功能位以保持患肢功能,因患者恢复后,长期不下床,可能出现挛缩等情况,因此需保持良肢位; 3、进行训练时,应从近端向远端运动,即训练从躯干开始,而后到末梢,需先坐起来,而后再进行大肢体、关节的训练,最后为手关节训练; 4、进行生活能力训练,患者进行上厕所、吃饭等训练比较重要,此为病人康复、前进的捷径。
    2023-08-02
  • 脑卒中后记忆下降怎么改善(视频)

    脑卒中后记忆下降怎么改善
    脑卒中后出现明显的记忆下降,可通过下面三个方法进行改善: 1、脑卒中引起的记忆下降,可用脑血管病药物、改善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或其它活血化瘀药物都可使用; 2、可应用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如奥拉西坦、胞磷胆碱类; 3、如果记忆力下降明显,可使用目前常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艾斯能等,且使用后病人效果非常明显,可改善症状。
    2023-08-02
  • 说话说不清楚的原因(视频)

    说话说不清楚的原因
    说话说不清的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1、脑卒中:如果在正常情况下突然说话不清楚,有时伴有肢体活动不好,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早期脑卒中应在三小时内溶栓; 2、额颞叶痴呆:早期会出现言语不能; 3、重症肌无力:表现为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 4、电解质紊乱、运动神经元病。 如果说话不清楚要及时到急诊治疗,可以早期预防脑血管病,也可以对脑血管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2023-08-02
  •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该怎样练习翻身(视频)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该怎样练习翻身
    脑卒中后出现偏瘫,患者向患侧翻身相对较容易。患者可用健侧手拉患侧床边的床板,或患者的家人、陪护通过牵拉患者健侧手,使患者模拟行走。即脚蹬在床面上,通过腿脚蹬力和上肢的拉力进行活动。如需向健侧翻身,患者应该双手交叉前握,患侧大拇指位于上方,通过健侧肢体牵拉患侧摆动,达到翻身目的。患者平时应主动加强练习,通过前期摆动,增强身体力量。 如果患者偏瘫较重,要积极锻炼,长时间锻炼可增强力量,翻身较为容易。平常可以在患者患侧后背、腰背部垫上软垫斜枕,让患者处于朝健侧的半卧位。
    2023-08-02
  • 急性脑卒中首选检查方法(视频)

    急性脑卒中首选检查方法
    脑卒中分为两类,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者首选检查方法趋向于一致,CT检查是最精准的初筛手段。鉴别点在于临床医生采集病史、查体以后初步判定患者涉及到脑卒中,首筛进行头颅CT。通过头颅CT主要鉴别是否存在出血性卒中,而缺血性卒中首查方向是颅脑核磁,但在医院条件和各方面因素下颅脑核磁很难在第一时间完成,所以一般情况会采取颅脑CT进行初筛。在症状吻合并配合颅脑CT鉴别后可以大致判定脑卒中属于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从而指导下一步治疗。 缺血性卒中核磁六个小时以后才会显影,而CT在24小时后才会显影。所以急性脑卒中很难进行核磁预约检查,对于大部分急诊患者都会采取颅脑CT检查。有时临床很难在查体以后判定何种疾病导致卒中,所以首筛一般采取颅脑CT检查。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依据(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依据
    缺血性脑卒中首先需要明确病史,包括患者何时发生流涎、偏瘫、口齿不利。如果存在此类伴发症状,需要排除是否由于脑出血导致,需要到急诊科紧急检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以后进一步筛查头颅核磁。颅脑核磁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存在特殊意义,新发梗死和陈旧梗死对比存在特定序列,所以对于缺血性脑卒中,颅脑核磁属于必备检查,缺血性脑卒中一般会出现大动脉问题,例如颅内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等大血管的闭塞或狭窄。 进一步检查还包括颈动脉超声或行CTA、DSA检查,其中检查的金标准是DSA,但相对有创。CTA和超声都是相对初筛手段,在病史采集、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核磁CTA或DSA检查后,可以明确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最佳治疗时间(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最佳治疗时间
    出血性卒中的大部分患者因为存在高血压等三高诱因导致出血概率较高,如果出血涉及基底节区、内囊,则会致死、致残,需要高度注意。出血性卒中属于急性疾病,因此尽早、尽快采取正规治疗才是患者远离致死致残因素的最好前提。 出血性卒中最佳治疗根据血量和部位决定,基底节区血量<30ml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尽早应用止血药物、尽早进行血压控制、尽早应用脱水药物;患者基底节区血量>30ml可能涉及到进一步手术治疗,这种状况需要尽快达到医院后尽早进行手术干预,从而防止进一步脑损伤。而如果患者出现脑疝属于危急情况,需要尽快治疗。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好发部位(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好发部位
    脑卒中分为两类,包括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一般诱发因素是高血压,所以吻合高血压脑出血的特征。例如常见的部位可能是豆纹动脉供血区,即基底节区范围,还可以出现在丘脑、脑干、端脑以及特定的罕见部位,例如小脑,但小脑占比较小,如果累及脑干容易致残致死。 所以出血性卒中大致顺序是前循环供血区占比较高,发生率较大。后循环发生率较低,但后果可能更严重。因此,对于出血性卒中尽早正规治疗较为重要。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