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

  • 脊柱外伤如何搬运(视频)

    脊柱外伤如何搬运
    脊柱外伤不一定非要确诊后才采取措施。当怀疑有脊柱损伤时,所有患者都应按照脊柱脊髓损伤的搬运方法来搬运。对于颈椎损伤者应加戴颈围,对于胸腰椎损伤者采用多人整体翻身和整体搬运的办法,将病人移到专门担架上。 平时在电影或者视频上有飞机失事或者交通事故时,现场有急救人员时,现场急救人员经常会第一时间给病人戴上颈围。当怀疑病人可能有脊椎损伤时,应第一时间保护颈椎。当病人出现腰椎痛时,病人应平躺在担架上,这样可防止脊柱脊髓因为搬运或者因为转移病人途中造成继发性或者二次伤害,导致病人病情加重。 对于胸腰椎损伤病人一般采用多人搬运,起码是2人以上,将患者相对呈一条直线搬运起来,翻身或者搬运都应采用一条直线方法。当然人越多,采取动作时越协调会越好。若无担架时,可就地取材,如较平的木板。
    2023-08-03
  • 脊柱外伤后注意事项(视频)

    脊柱外伤后注意事项
    脊柱外伤以后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看有无合并损伤,比如颅脑损伤、腹部损伤等。能使脊柱受损受伤情况,一般都是因为暴力比较大,来源于交通事故或者坠落伤。这时病人因为骨折之后疼痛比较明显,往往很容易忽视头部或者腹部损伤。所以检查时应详细检查病人各可能受伤部位,以此排除头部或者腹部损伤情况。往往头部损伤或者腹部损伤导致内脏出血,这些情况都会致命,以上情况所带来后果可能比脊柱损伤更加严重; 2、有其它部位损伤的时候,也不要忽视有无合并有脊柱脊髓损伤情况,患者应进行比较全面细致检查,但是所有检查都应快速; 3、对于老年患者,应注意其有无合并并发症,比如心肌梗死或者脑血管意外等情况,所以此类患者应进行快速全面体格检查。
    2023-08-03
  • 脊柱外伤表现(视频)

    脊柱外伤表现
    脊柱外伤表现有如下几条: 1、局部表现活动受限,因为骨折之后会引起疼痛肿胀; 2、脊髓休克表现为在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感觉反射障碍,尤其在早期休克期。若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则是一种完全性运动感觉障碍,表现为截瘫或者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脊髓休克时间幼儿是1-3天,成人时候时间长一点,在1-2周; 3、对损伤程度要做判定,首先判定是完全性脊髓损伤还是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对患者未来预后或者未来恢复非常关键。判断完全性脊髓损伤,一般看球海绵体反射和肛门括约肌反射。若在24小时之内这些反射都仍未恢复,还伴有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完全障碍,大部分患者可确定为完全性脊髓损伤; 4、若在24小时之后病人还不能屈曲脚趾,肛门周围还无反射,病人99%是完全性脊髓损伤,未来很难再恢复。若病人肛门周围感觉恢复较好,而且病人可伸屈脚趾,常常提示病人是不完全性损伤,未来恢复会比较好。对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因为其未来预后比较好应积极治疗,当然完全性脊髓损伤也应积极治疗。
    2023-08-03
  • 脊柱外伤出血如何止血(视频)

    脊柱外伤出血如何止血
    因脊柱周围肌肉软组织非常丰富,血供也非常丰富。所以当脊柱外伤时,出血会非常大,而且出血非常汹涌,会比其它部位出血要多。所以对于脊柱外伤出血,首先要止血,现场采用局部加压包扎或者局部填塞止血。对于合并有脊髓损伤者如看到脊髓时,千万不能压迫太深,因为太深可能会压迫脊髓,造成脊髓损伤。若有条件应尽量建立静脉液体通路应用止血药,然后尽早进行手术处理。 脊柱外伤出血比较多,病人容易出现休克或者血容量不足情况,有条件时应尽量补充液体,及时建立静脉通路,有利于防止休克,同时可应用止血药,这样会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
    2023-08-03
  • 如何判断脊柱骨折脱位(视频)

    如何判断脊柱骨折脱位
    脊柱骨折脱位易造成神经和脊髓损伤,判断是否伴有神经脊髓损伤的典型症状,检查是否合并神经脊柱症状,如上、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轻者肢体痛觉过敏,感觉麻木;严重者有感觉消失或肌力明显减退、消失。 神志清楚者受伤时可让其活动手脚,查看全身感觉有无异常。患者俯位时可按其后背棘突,如果有疼痛一般存在问题,相对容易判断。还可进一步通过影像学判断,比如脊柱的X线、CT、磁共振扫描等。 脊柱骨折脱位由暴力伤造成,组织结构不稳定,非专业人员原则上尽量不要搬运病人,由医护人员进行处理,以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2023-08-03
  • 脊髓型颈椎病如何治疗(视频)

    脊髓型颈椎病如何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是指病变压迫脊髓,引起脊髓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比较严重的类型。脊髓损伤后很难恢复,应及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是本病预后较差。如果术前麻木或者是感觉减退,即使做完手术,这些功能在短期很难恢复,达到理想状态。所以脊髓型颈椎病一旦发现很多医生都建议患者尽早手术,原因就是脊髓损伤以后恢复艰难。
    2023-08-03
  •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症表现(视频)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症表现
    脊髓型颈椎病病症表现,其实它也是颈椎病的一个范畴,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个分支,大概占10%-15%,主要是以锥体束侧束和神经损伤为主要表现,脊椎型颈椎病,主要是下颈椎颈段膨出、后纵韧带对脊髓挤压,包括椎管狭窄引起的锥体侧束和运动神经元的症状,所以脊髓型颈椎病在我们颈椎病范畴内,它是比较常见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常见的一些并发症,主要是手术后对脊髓神经的损伤,导致下肢功能瘫痪;还有就是脊髓颈椎病在术中,对脊髓的保护,避免引起脊髓损伤;还有就是我们在术中对入路的选择,前路和后路的选择,也是对器官重要保护,比如说脊髓型颈椎病,我们从前方入路,主要的神经有喉返神经、迷走神经,还包括食道、食管的保护,还对血管的保护,所以颈椎手术都很谨慎、很小心。
    2023-08-03
  • 脊髓型颈椎病的危害(视频)

    脊髓型颈椎病的危害
    脊髓型颈椎病,在所有颈椎病中是最严重的一种,其危害性非常大。该类型病理基础是椎间盘、折叠的黄韧带或增生骨赘,压迫到脊髓,此时脊髓缺血,发生脊髓功能下降,部分脊髓出现高信号影,提示出现实质性的变化。脊髓型颈椎病的危害在于引起的症状,下肢行走不稳,如果行走不稳,部分患者很容易摔跤,摔跤有时可发生急性加重颈椎病的损伤,会合并颈脊髓损伤,此时可能造成瘫痪。同时还会引起双上肢肌肉无力,拿捏杯子或者握笔,或拿筷子均无法做到。脊髓型颈椎病的危害性非常大,其潜在危害也很大,比如容易引起突然摔倒,也会引起突发事件。综上所述,脊髓型颈椎病需高度关注、高度注意。
    2023-08-03
  • 脊髓型颈椎病保守治疗效果如何(视频)

    脊髓型颈椎病保守治疗效果如何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为12%-30%,脊髓型颈椎病对人的运动功能危害最大,可造成四肢瘫痪,致残率较高。绝大多数患者在采取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或微创治疗后无效,病情仍然会呈渐进性加重。 颈椎病常规的保守治疗方案,如牵引,禁止用于脊髓型颈椎病,不然可造成脊髓损伤的加重。大多数学者认为脊髓型颈椎病一旦诊断明确,患者应当尽早手术治疗,而慎重选择保守处理。手术干预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缓解和改善脊髓功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在出现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害之前,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如果任凭病情自由发展或进行保守处理,而不及时进行外科干预,待出现肌肉萎缩,及严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表现时,手术效果必然不佳。 目前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指有明确的脊髓压迫,而且已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如果只单纯有影像学上的压迫,而没有神经症状,建议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的病情状态。
    2023-08-03
  • 颈椎病压迫脊髓的症状(视频)

    颈椎病压迫脊髓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可能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所表现的症状,症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上肢症状:上肢可能出现麻木、无力、肌萎缩,尤其是精细动作减退。精细动作如扣扣子、手拿筷子夹菜困难,同时写字的过程中手常出现震颤,无法写好,称为精细动作减退; 2、下肢症状:患者的下肢症状中可能并没有肌力减退,因为下肢总体的肌肉力量足够,但是协调性不佳,所以患者如果出现行走乏力、行走困难,需要高度怀疑脊髓型颈椎病。有些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功能异常,比如有些病人大小便困难,同时又伴有走路不稳。 脊髓损伤还可以出现病理反射阳性,比如巴氏征阳性,肱二头肌腱反射、髌腱反射、跟腱反射阳性,同样需要高度怀疑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明确诊断后需要进行颈椎核磁共振检查,此时可以发现椎间盘突出或韧带骨化等一系列症状,需要高度怀疑脊髓型颈椎病。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并且需要通过早期手术尽快的减轻压迫,并尽早恢复生活。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