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胝

  • 脚上长了个硬疙瘩像茧走路疼怎么办(视频)

    脚上长了个硬疙瘩像茧走路疼怎么办
    脚上长了硬疙瘩像茧一样,走路疼痛,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1、寻常疣,又叫跖疣,是一种好发于足底的乳头瘤病毒感染。这种病毒好发于脚底,疣体长大后会引起明显的疼痛; 2、老百姓说的茧子,在医学上叫胼胝。与走路姿势、穿鞋摩擦刺激引起的皮肤角化、肥厚、增生有关; 3、鸡眼,会形成倒置的角质栓,也可引起疼痛。 如果出现脚底疼痛或较厚的角化性疹子,要先到医院就诊。如果是病毒性,需要用冷冻方法去除,如果是鸡眼可贴鸡眼膏。如果是单纯胼胝或皮肤增厚,可穿软点的鞋子缓解症状。
    2023-08-02
  • 怎么去脚垫鸡眼(视频)

    怎么去脚垫鸡眼
    脚垫、鸡眼的处理办法,具体如下:1、刀削:脚垫是胼胝,又称为老茧,用温水泡脚软化以后,在用手术刀直接把老茧削除,削到正常的皮肤即可;2、药物封包:在脚垫或者鸡眼周围用胶布做好保护,然后在脚垫或者鸡眼上敷上水杨酸的药粉和药膏,水杨酸对脚垫和鸡眼有软化的作用,再用胶布保护好,每天泡脚,1周以后再去医院用刮勺把软化的角质层刮除,鸡眼或者脚垫即可消退;3、贴鸡眼膏:鸡眼膏的主要成分是水杨酸,可以贴在脚垫或者鸡眼的表面,药物会对脚垫和鸡眼产生作用,使它腐蚀掉,慢慢消退,但用药物对鸡眼的腐蚀作用可以引起炎症、糜烂、疼痛,患者走路不舒服。
    2023-08-02
  • 脚底长鸡眼是什么引起的(视频)

    脚底长鸡眼是什么引起的
    脚底长鸡眼通常是由于局部皮肤过度挤压与摩擦,造成局部角化亢进。患者存在鸡眼压迫时会出现疼痛感觉,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走路。若穿鞋不合脚或鞋帮过窄,喜欢长期站立、走路,或局部皮肤被挤压与摩擦,则易患鸡眼。此外,足部畸形患者,尤其拇外翻的足部畸形患者会出现足部长期受压或摩擦而形成鸡眼。但足部出现局部角化与疼痛还可能由于跖疣,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而形成。而胼胝与鸡眼类似,也可能导致上述症状。因此,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并由医生明确诊断。
    2023-08-02
  • 胼胝体发育不良可以治好吗(视频)

    胼胝体发育不良可以治好吗
    胼胝体发育不良的治疗难度较大,治疗虽然会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很难完全治愈。胼胝体发育不良很可能与遗传有关,与早产、宫内病变以及基因突变等也有一定的关系。胼胝体的发育不良,会引起大脑发育不良,导致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甚至出现癫痫发作等。胼胝体发育不良的患者需要及时就诊,控制病情发展,可以达到一定的疗效。对于此类患者通常进行综合治疗,并非单纯进行药物治疗,也不是单纯应用某一种治疗方法即可起效。患者需要在正规医院,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才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2023-08-02
  • 12岁儿童拇外翻危害(视频)

    12岁儿童拇外翻危害
    12岁儿童拇外翻最常造成的问题是足部疼痛和穿鞋受限,后期严重影响行走功能,对生活带来不便。随着拇外翻程度不同,以及对病史不同,还会同时存在外侧足趾畸形,就是足体重分布不同,造成外侧足趾问题。还有相应趾骨疼痛,疼痛性胼胝,就是足底的脂肪组织包括软组织发生相应变化,行走时疼痛。 更严重时就会出现骨性关节炎,软骨磨损,出现相应的足部小骨关节炎,包括肿胀和疼痛,造成关节不可逆受损。对于儿童拇外翻,最开始是要了解是什么地方出现问题,比如存在神经系统遗传疾病,就要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做相应检查,排除其他性器官系统疾病。
    2023-08-03
  • 足跟痛贴管用吗(视频)

    足跟痛贴管用吗
    足跟痛贴管用的,但是可能疗效有限。首先足部皮肤比较厚,角质层比较厚,经皮吸收药物量可能会有限,但是足跟痛贴采用肌贴方法能够反射性地解除肌肉及筋膜紧张,需要遵循一定贴敷方法,这时候可以适当缓解局部疼痛,有一定效果。所以跟痛贴是有效,但是疗效有限,需要掌握正确贴敷方法。 然后,因为足部角质层比较厚,药物吸收有限,足部胼胝可以通过泡脚方法或者修剪,让局部经皮吸收更加有效。
    2023-08-03
  • 药物难治性癫痫手术方法(视频)

    药物难治性癫痫手术方法
    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部分儿童难治性癫痫可以考虑生酮饮食治疗。其中手术治疗的方法如下: 1、致痫灶切除术:常用颞叶内侧切除; 2、胼胝体离断术:适用于不能明确致痫灶、不能对致痫灶进行脑叶切除者; 3、软膜下横行神经纤维离断术:也称MST,适用于致痫灶在重要功能区,不能切除整个病灶者,手术可减少致痫灶切除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 4、栾氏手术:也称热灼手术,将大脑皮层前三层热灼毁损,不毁损四、五层以下的皮层,起到类似MST的疗效。
    2023-07-31
  • 脑垂体瘤做完手术疼吗(视频)

    脑垂体瘤做完手术疼吗
    脑垂体瘤手术主要包括鞍区手术,可经蝶、经胼胝体-穹窿间、经额下、经翼点等入路。对于垂体瘤鞍区手术治疗,需根据整体发育情况而定,若患者为儿童,从整体治疗措施角度而言,有机会进行经蝶手术,创伤相对更小。经蝶是指经鼻腔手术,术后患者不适以疼痛为主,还应注意有无脑脊瘘、嗅神经或内分泌功能缺失。若是开颅手术,不论经纵裂-胼胝体-穹窿间、经颚下、经翼点,均是比较常规的大型手术,可能会发生大脑皮层塌陷,后期易出现硬膜下积液、脑积水、长期顽固性头痛等。必要时可能需再进行分流,手术并发症风险系数大。通常经蝶手术更微创,术后症状轻微,包括头痛症状亦是如此。
    2023-08-01
  • 端脑的位置、结构及功能(视频)

    端脑的位置、结构及功能
    端脑的位置、结构及功能介绍如下: 一、端脑的位置: 脑可分为端脑、间脑、脑干、小脑,4个部分,端脑就是俗称的大脑,位于整个脑的最上端,占据了颅腔的大部分,其顶部外贴颅骨,下方笼盖着间脑和脑干,并把小脑推向后下方,与小脑之间有小脑目分隔。 二、端脑的结构: 端脑由大脑纵裂分隔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纵列的底为胼胝体,端脑表面凹凸不平,隆起处称为回,凹陷处称为沟,每个端脑半球都有三条较为特殊的沟,外侧沟、中央沟和顶枕沟,他们将每个大脑半球都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和岛叶5部分,这5个部分对机体活动起到不同的作用。其中额叶能够支配肢体运动,思维计划以及书写等,顶叶可以接收肢体的深浅感觉等信号,颞叶能管理听觉、嗅觉等,枕叶主要负责辨别图形、面容及颜色等,岛叶主要与内脏的感觉与运动有关,当其受刺激或受损之后,可引起内脏感觉以及运动异常。还应注意按功能区分,上述5个脑叶的一部分,还共同构成了边缘叶,参与记忆、联想、情绪以及内脏活动等。 此外,在大脑半球的内侧面,胼胝体的下方还有一成弓形的纤维素叫做穹窿,二者被一层薄的透明隔所隔开,穹窿下端外侧与海马相连接,他们对短时记忆的存储转换等有重要作用。 端脑的内部结构主要由大脑皮质、髓质以及内腔构成,大脑皮质及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层,主要由排列有序的神经元、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构成,髓质及深部的白质,在白质的深处还埋藏有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核,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核,其中纹状体是躯体运动的一个主要调节中枢,屏状核的功能目前尚不明确,杏仁核则与情绪内分泌以及内脏活动有关。 大脑内腔又称为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的深部,左右各一,并延伸至半球的各叶内,在侧脑室的里面还有侧脑室脉络丛能产生脑脊液。 三、端脑的功能: 端脑是脑的最高级中枢,它的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从整体来看,端脑形似半球状,可分为左右大脑半球,其中左大脑半球主要与语言、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和计算功能有关,右大脑半球主要与音乐、美术、空间、几何能力、人物面容的识别及视觉记忆等方面有关。 从局部来看,端脑分为6个结构,每个结构的功能具体如下: 1、额叶的功能:负责支配对侧半身的运动,支配双眼同时向左或向右转动,控制排尿、排便、支配书写功能、管理语言运动,也就是让我们能通过语言来表达想法。另外额叶还与认知、情感及精神行为有关,受损后可出现痴呆,注意力不集中,情感淡漠、反应迟钝、易怒等症状; 2、顶叶的功能:负责接收对侧肢体的深浅感觉,比如来自肌腱、肌肉、骨膜、关节的运动、位置和振动等深感觉,以及来自皮肤和黏膜的疼痛、温度、触碰等浅感觉,顶叶还能帮助我们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参与体操、打篮球等复杂运动以及绘画、拼积木等劳动技巧; 3、颞叶的功能:负责管理、听觉、嗅觉以及感觉性语言,也就是让我们能听懂他人以及自己说话的含义。另外颞叶还与记忆、联想、精神等有关,受损后可出现记忆力下降、情绪异常、表情淡漠等精神症状; 4、枕叶的功能:主要与视觉功能有关,枕叶受损后可出现幻视、闪光、暗影、视物变形,无法辨别物体、图形或颜色,甚至失明; 5、岛叶的功能:与内脏感觉有关,比如能使我们感受到饥饿、饱胀、口渴、疲劳、窒息等,还与内脏运动有关,受损后可引起内脏运动改变,如唾液分泌增加,恶心、打嗝以及胃肠蠕动增加等; 6、边缘叶的功能:主要与调节记忆、情绪等高级神经、精神以及内脏活动有关,受损后可出现记忆及情绪障碍,行为异常、反应迟钝等精神症状,以及饥饿、口渴、胃肠蠕动改变等内脏活动异常的症状。
    2023-08-01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影像学表现(视频)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影像学表现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在头部CT上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大面积的白质出现点、片以及斑片样、密度减低的病灶,如果合并出血,可以伴有局灶的高密度病灶。在头颅核磁上可以出现脑室周围胼胝体、丘脑等易受累部位出现大片或斑片样的T1加权像上的低信号,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而如果伴有出血,可以表现为T1加权像上的高信号,T2加权序列可以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中,也可以出现脊髓的病灶,所以在颈髓、胸髓等相关的脊髓检查时,也可以看到核磁共振T1加权像的低信号改变,以及T2加权像上的低信号改变。该病虽然是单向病程,但是病灶非常多,非常凶险。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