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

  • 心肌梗死的护理问题(视频)

    心肌梗死的护理问题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严重类型,可以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预后,接诊后会采取一系列治疗手段,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在此基础上,护理也具有较重要意义,通常需要注意以下护理问题:1、生命体征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生命体征,即体温、血压、脉搏、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一旦严重偏离正常值,需要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判断以及处理;2、临床表现护理:心肌梗死病人会出现胸痛、焦虑、紧张表现,有效缓解上述症状产生的相应影响,对于病情恢复也较重要,可能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安抚,酌情应用镇静药;3、相关并发症护理:心肌梗死病人在接受抗栓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相关出血并发症。护理应该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征象、瘀斑、出血点,也要注意大小便颜色,比如尿液是否发红、大便是否发黑、是否出现泌尿系统及消化道系统出血;4、体位护理:心肌梗死病人存在体位保护问题,对于意识不清、存在误吸风险病人,需要采取头高位或半坐位,避免胃肠道食物、胃液反流,进入气道引发窒息;5、生活护理:部分心肌梗死病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卧床休息,及时令病人活动,并给予下肢按摩,可以避免形成静脉血栓。以上为心肌梗死病人常见护理问题,需要予以关注,与医生协作、加强护理,才能改善预后。
    2023-08-03
  • 心肌梗死是什么病(视频)

    心肌梗死是什么病
    心肌梗死即心脏主要动脉,即冠状动脉,因各种原因发生完全堵塞。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引起整个管腔闭塞,导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脏局部心肌细胞在短时间内,如果没有得到血液及时恢复,会发生坏死。而心肌坏死后无法再生,对心脏长期预后不利。所以,心肌梗死需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胸痛无法缓解,尤其持续超过半小时,需要高度警惕发生心肌梗死。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后,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询问典型症状、心电图检查,即可诊断是否发生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需尽快开通血管,通过放置支架或进行球囊扩张解决问题。患者应该有一旦发生胸痛不能缓解时,马上到医院的意识,缩短从心肌梗死发生到血管开通的时间。
    2023-08-03
  •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最突出的症状(视频)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最突出的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最早期最突出的症状是胸痛,亦是最典型的症状。急性心肌梗死,胸痛的发作一般会突然发生,且程度剧烈、持续时间长。心绞痛的胸痛一般几分钟、十几分钟就会缓解,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疼痛会持续30分钟以上,甚至疼痛持续,一直存在不缓解。疼痛的位置,一般位于患者左侧心前区,或胸骨后的位置。疼痛性质为刀割样疼痛,或是绞痛、闷痛,会伴有大汗、心慌、胸闷,甚至会有意识丧失,导致摔倒。有部分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患者,疼痛会出现在上腹部位置,会误认为是消化系统疾病,而到消化科就诊。因此对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判定,需要通过医生帮助鉴别,亦应该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甚至心肌坏死的表现,以免耽误疾病的诊治。
    2023-08-03
  • 什么是心肌梗死(视频)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出现急剧堵塞,主要是被血栓堵塞,所造成的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一大类疾病。近年来胸痛中心的建立,也是为了及早、及时的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强调的是时间观点。多数胸痛发作的患者,当明确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在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内,因为家属犹豫或者未得到家属的同意,从而延误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过程中,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胸痛,会感到压迫感、压榨感,疼痛持续不能缓解,有时应用药物也无法缓解。此时需要采用介入方法,以及时有效的开通血管,保证心肌细胞的供血、供氧,及时挽救心肌细胞、减少梗塞面积,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救治。
    2023-08-03
  • 心肌梗塞介入治疗的最佳时间(视频)

    心肌梗塞介入治疗的最佳时间
    随着心梗发病越来越多,患者年龄越来越年轻,20-30岁心梗也很常见,这部分患者涉及到术后康复能否正常工作问题,主要取决于救治是否及时。临床一般要求胸痛发作120分钟之内能够给予介入治疗,术后康复效果最好。如果心梗超过120分钟,已经发生心衰的情况再就诊,可能预后不是很好。 心梗之后,通常1周之内风险最高,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为心律失常、猝死、心脏破裂等,术后1个月的风险相对降低很多。1-3个月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评估心功能恢复情况,如果达到标准,患者可以从事适当体力活动。
    2023-08-03
  • 急性心梗的急救和处理(视频)

    急性心梗的急救和处理
    急性心梗和急性脑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最为迅速的疾病,首先要对急性心梗的发生进行识别,当患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血压低时,需要及时就诊,到医院做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检查,若心电图有动态改变,肌钙蛋白和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可以诊断心肌梗死。 一旦诊断心肌梗死,要第一时间开通血管,因为心肌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特别是血栓引起心脏血管堵塞导致心肌细胞死亡,一旦诊断要立刻开通血管,包括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一定要快,一旦明确诊断,应尽快治疗,挽救生命刻不容缓。
    2023-08-03
  • 下壁心肌梗死怎么治疗(视频)

    下壁心肌梗死怎么治疗
    下壁心肌梗死的治疗,特别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治疗,有溶栓治疗和支架治疗两种方法,都适合于心肌梗死发生6小时以内的治疗。具体如下:1、支架治疗:对于胸疼6小时以内的患者,进行支架治疗效果更好,可以使堵塞的血管完全再通,残留的冠状动脉狭窄,通过放支架以后也可以完全疏通;2、溶栓治疗:只是把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溶掉,使血流通畅,但是冠状动脉内的斑块还是存在,所以急诊的支架治疗效果会更好。急性心肌梗死是特别急、特别重、特别有风险的疾病,如果患者出现胸痛发作,且20分钟后疼痛仍不缓解,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2023-08-03
  • 心梗三项检查正常值(视频)

    心梗三项检查正常值
    心梗三项正常值各个医院范围都稍微有差别,与它所用检测试剂有关。心梗三项具体包括肌红蛋白、CKMB即肌酸激酶同工酶、心梗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肌钙蛋白部分医院测TnT,部分医院测TnI。 通常正常值标准肌红蛋白<72ng/ml,CKMB即肌酸激酶同工酶<3.6ng/ml,肌钙蛋白即心肌坏死标志物<0.014ng/ml。临床上任何一个指标出现异常,结合患者胸闷、胸痛症状,都要高度怀疑是不是心绞痛或者合并心梗,而且指标还要进行动态观察。 肌钙蛋白是最关键指标,如果>0.1ng/ml能诊断为心梗,如果没有超过0.1ng/ml,可能是不稳定性心绞痛。
    2023-08-03
  • 怀疑得心肌梗死如何检查(视频)

    怀疑得心肌梗死如何检查
    怀疑患有心肌梗死,需要明确此次起病的临床过程,做相应的检查,如果是急性胸痛来就诊的患者,怀疑心肌梗死,要做以下检查:1、心电图:主要根据与既往相比是否有变化,包括此次就诊,每隔半个小时、1个小时去做心电图,明确是否有变化;2、抽血化验:如果是心肌梗死,在起病后的半小时,肌红蛋白的指标即可能升高。起病3个小时以后,可能其他心肌酶的指标开始陆续升高。如果患者的酶升高,又存在症状,有心电图的改变,即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部分患者体检做完心电图,怀疑患有心肌梗死,此时抽血化验、心电图等不会有较大变化,要做心脏彩超、心脏核磁、心肌的核素显像,明确是否存在对应心肌室壁的运动障碍及厚度变化,还要做冠状动脉的造影或CTA,即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血管是否存在高度的狭窄、闭塞,判断患者既往是否有心肌梗死。
    2023-08-03
  • 缓解心肌梗死剧烈疼痛的药物(视频)

    缓解心肌梗死剧烈疼痛的药物
    开通血管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胸痛,即静脉溶栓药物。此外,部分就诊6小时后不具备溶栓条件的病人,可以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开通血管,在存在介入条件下优选介入治疗。若病人仍存在剧烈胸痛或残余胸痛,也可以通过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改善胸痛,比如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尼可地尔,改善心肌循环,还可以应用杜冷丁、吗啡等药物进行镇痛治疗。积极给予病人镇痛及镇静治疗,改善病程,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改善病人的胸痛症状及远期预后。心肌梗死为冠心病严重分型,将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恶化病人的预后。心肌梗死病人绝大多数伴随剧烈胸痛,因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造成缺血坏死,疼痛也为缺血导致。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