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

  • 应激性高血糖诊断标准(视频)

    应激性高血糖诊断标准
    应激性高血糖诊断的标准包括以下内容:1、应激因素:要有应激因素,比如严重的感染、中暑、创伤、烧伤、大手术、出血、休克等;2、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正常人应<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应<7.8mmol/L,应激性高血糖应高于正常标准,通常超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而且应激性高血糖通常是随机测定血糖情况;3、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应激进行治疗以后,重大的疾病得到痊愈,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恢复正常;应激性高血糖是当人体遇到严重打击时,由于各种应激的因素,引起茶酚胺分泌增多,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造成身体中血糖增高。应激性高血糖是身体在应对严重的环境危险时,一种自我防御反应,应激性高血糖在等应激结束后,要进行糖耐量评估或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复查,了解患者是否由于应激因素转变为糖代谢异常,甚至发生糖尿病。
    2023-07-31
  • 高血糖患者能喝白酒吗(视频)

    高血糖患者能喝白酒吗
    高血糖患者可以喝白酒,但是有要求,可以偶尔喝白酒、少量喝白酒、不能多喝酒、不能经常喝白酒,而且有些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喝白酒。白酒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乙醇主要经过肝脏代谢,乙醇能够影响糖异生,糖异生就是肝脏把蛋白质分解的产物氨基酸、脂肪分解的产物脂肪酸转变为糖的过程,通过糖异生肝脏可以输出葡萄糖。如果喝了白酒,糖尿病患者同时又服用了降糖药,没有及时吃主食,这样很容易造成低血糖,而且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脂肪肝、肝功能异常,大量喝白酒进一步损伤肝功能,造成转氨酶进一步增高,甚至出现脂肪肝的加重,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风险明显增加。喝白酒时建议多吃菜,高油脂、高蛋白质的食物吃的过少也容易使得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尿酸水平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高血糖患者有些人合并比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并不适合喝白酒,因为有可能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明显加重。
    2023-07-31
  • 饭后运动能降低血糖吗(视频)

    饭后运动能降低血糖吗
    餐后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降低血糖,通过消耗热量可以利用糖,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运动能够帮助患者消耗热量,同时也有助于患者控制好体重,减少内脏脂肪,通过减少脂肪也有助于患者降低血糖。餐后运动是治疗糖尿病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要注意适度、适量。如果是在餐前运动,通常容易造成低血糖的风险增加。如果餐后活动要注意不要餐后马上运动,因为吃完饭以后马上运动,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不能起到更好的降糖作用。运动形式和运动量也要科学、适度,过度的运动也有可能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增加心血管、脑血管的负担。因为很多糖尿病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过度的运动也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加重的风险。有可能因为过度运动,使得各种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对血糖的控制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餐后活动要适度、适量。
    2023-08-01
  • 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是什么意思(视频)

    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是什么意思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个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健康意识提高以后,可能通过做超声发现甲状腺肿大,甚至有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病理上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现的是B超下多个甲状腺结节样增生。 如果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是有滤泡的结节组织变化,如果进行化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能正常。也有可能年龄比较大,多年的结节性甲状腺肿进一步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比如甲亢。一般结节性甲状腺肿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出现怕热、多汗、心悸、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需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3-08-01
  • 过度肥胖的危害(视频)

    过度肥胖的危害
    过度肥胖会对人体产生比较大的危害,影响生活质量、缩短寿命、影响体型。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还可以造成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比如出现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异常,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肿瘤的风险也明显增加。肥胖的人会出现严重的脂肪肝、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增加。过度肥胖会造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的时候呼吸不通畅,甚至造成严重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造成脂肪心、脂肪肾,严重影响脏器功能,造成抵抗力下降。不仅肿瘤风险增加,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同样明显增加,还会造成活动困难,出现严重的关节损伤,要想避免肥胖,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
    2023-08-01
  • 什么叫生长激素缺乏症(视频)

    什么叫生长激素缺乏症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指在青春期之前,由于下丘脑或垂体先天或后天病因,造成生长激素不足,生长激素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称为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或垂体性矮小、垂体性侏儒症。根据发病的部位分为三类,具体包括: 1、下丘脑性:病变发生在下丘脑; 2、垂体性:病变发生在垂体; 3、周围性:生长激素在体内并不缺乏,但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发病的病因分为三种,原发性是由于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生长激素缺乏,是基因遗传性疾病; 继发性是由于体内某些疾病,比如垂体性疾病,包括垂体肿瘤、垂体炎症、垂体手术、外伤,甚至某些浸润性疾病,都可以造成垂体性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 暂时性是由于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造成生长激素缺乏。生长激素缺乏症表现的是生长迟缓,同时性器官不发育或缺乏第二性征,智力和年龄平行,骨龄落后,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替代治疗。
    2023-08-01
  • 如何预防低钾血症(视频)

    如何预防低钾血症
    钾对人体比较重要,它调节细胞的新陈代谢,参与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维持,和心脏、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密切相关。如果钾低,会出现明显的肌肉无力,甚至软瘫,心脏功能、心脏节律都会出现异常。预防低血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方面:钾的摄入主要来源于食物,因此平时尽量多吃含钾丰富的食材,包括香蕉、橘子、橙子、肉类、蘑菇、海带、紫菜等,含钾都比较丰富;2、监测钾的水平:如果是低钾血症的患者,要定期化验钾的水平,了解血钾维持的情况;3、慎用利尿剂:要注意因为人体没有完善的保钾功能,钾摄入多,排泄就多,摄入少,排泄就少,但是不摄入钾时,肾脏也会丢失钾。因此要避免长期、大量地使用利尿剂,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排钾和保钾联用的利尿剂,避免出现低钾血症。部分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尽量减少钠的摄入,有些低钠盐有可能造成此类患者钾的异常,出现高钾血症,钾高和低对人体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023-08-01
  • 女性更年期食补方法(视频)

    女性更年期食补方法
    更年期是女性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阶段,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减少,患者可以出现各种临床症状,患者需注意生活方式,甚至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来减轻潮热、多汗等更年期的症状,可能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使用雌激素或雌孕激素进行治疗。此外,合理安排作息、适度锻炼也能够减轻更年期症状。更年期的女性需要在主食上粗细搭配,既包括比较精细的主食,还需适当的进食一些含粗纤维比较多的粗粮,多吃各种肉、蛋、奶、新鲜蔬菜、水果。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如果女性有吸烟、饮酒的习惯,患者应该戒烟、戒酒来保证我们平稳地度过更年期。
    2023-08-02
  • 吃什么药能缓解更年期(视频)

    吃什么药能缓解更年期
    通常更年期,一般指女性更年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减少,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更年期症状,影响生活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相应的诊断,评估是否更年期。在治疗上。比如病人没有严重肝、肾疾病,没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此外患者没有新发血栓,亦无妇科手术史,这时可选用口服或者皮肤、局部阴道所使用的雌激素制剂。 如果病人没做过妇科手术,仍然存在子宫,又希望能够月经来潮,可能会在雌激素的使用基础上结合使用孕激素,但应避免由于使用雌激素造成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同时,如果病人子宫已经切除,可能仅是因为更年期血管舒缩功能障碍造成的潮热,这样的患者可能仅需要补充雌激素类物质。也就是基于正确诊断选择合理的雌激素类、孕激素药物。而在更年期药物使用时,建议在孕激素选择上选择微粒化黄体酮,或选择天然的雌激素。此外,不建议使用植物类雌激素,过量使用并不能保证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023-08-02
  • 男人会有更年期吗(视频)

    男人会有更年期吗
    男人会有更年期,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睾丸功能、性腺功能会出现减退,雄激素也就是睾酮水平会有所降低,睾酮水平降低以后,不同的人可能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男性更年期一般出现时间为50-60岁,比女性出现时间稍推迟5-10岁。 通常情况下男性由于性腺功能减退,出现症状比较缓慢,出现症状比较轻微,但是症状也可以出现,比如由于雄性激素减少后出现潮热多汗、情绪低落或者是睡眠不佳、失眠、自信心明显减退,或者是肌肉减少、肌肉无力等。男性虽然可以出现更年期,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男性更年期不如女性明显,很少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