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

  • 胆囊癌手术后复发率高吗(音频)

    胆囊癌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讲解医师:吴伟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
    胆囊癌有早期胆囊癌跟中晚期胆囊癌。早期胆囊癌往往发现因为胆囊结石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叫做意外胆囊癌,这时候的胆囊癌往往是病情比较早的。胆囊癌手术以后预后会比较好,有时甚至能够治愈。如果胆囊癌发现的比较晚,手术以后,做了扩大的切除、胆囊癌根治术,术后面临的复发率往往是比较高的。即使手术以后做综合的治疗,包括化疗、放疗,也无法很好地降低复发率。
  • 胆囊癌手术治疗的方法(音频)

    胆囊癌手术治疗的方法
    讲解医师:马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
    根治性手术是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获得治愈可能的唯一方法,但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达到根治性切除,为了达到根治性切除,需要满足如下条件:一,胆囊及邻近脏器的病灶和区域性淋巴性转移是可以清除的,也及时能够切干净的;二,剩余的肝脏功能可以代偿,其脉管结构完整性可以保存或者重建,也就是切干净的肿瘤不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三,手术创伤患者可以耐受,即身体情况可以抗过整个大手术。其切除的范围基于TNM分期来选择,包括仅切除胆囊、切除胆囊及胆囊两厘米距离的肝脏、切除胆囊及4B加5段的肝脏、切除胆囊加整个右半肝。同时对于肝外胆道的切除范围,需要依据术中冰冻的结果来决定,如果侵犯到周围的器官及大血管,可以联合器官及血管切除加重建,但是对于侵犯范围较大的胆囊癌患者,甚至可以行肝胰十二指肠切除,当然越是恶性及晚期的患者需要切除的范围越大,联合器官切除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17%,如果联合门静脉切除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6%,但是如果不行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为0%。
  • 胆囊癌如何治疗?(音频)

    胆囊癌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程志雷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肝胆外科
    应该说手术是胆囊癌患者获得根治性治疗的唯一机会,如果患者能够采取手术治疗,那应当尽可能的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或者说术式选择的依据就是我们对胆囊癌的一个影像学评估的结果来决定。如果胆囊癌只是侵润了胆囊的黏膜层,单纯的胆囊切除术就足够了。如果胆囊癌侵犯到了肌层,应该行胆囊癌根治术,切除的范围包括胆囊切除,以及胆囊床周围两公分的肝脏切除,以及区域淋巴结,包括神经和结缔组织的清扫。那如果合并有局限性的肝脏浸润或者是局灶性的肝脏转移的话,那应该联合肝段切除,甚至是大范围的肝切除。比如说中干切除,甚至是左三肝或者右三肝的切除。对于一些不能手术的胆囊癌患者,我们通常采用放化疗的手段,甚至靶向治疗的手段,这些治疗手段的效果,临床上也正在进行评估,也有相关的临床实验正在进行。
  • 胆囊癌的高危人群?(音频)

    胆囊癌的高危人群?
    讲解医师:程志雷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肝胆外科
    通过了解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和病因来确定胆囊癌的高危人群,比如说慢性胆囊炎,尤其是合并大的胆囊结石的患者,指的一般是>3公分以上的,这种患者往往临床症状并不是很严重,可能只是在餐后有一个右上腹的不适,另外还有一些比如说单发的胆囊息肉,然后单发的直径比较大的,一般来说>1公分的,或者是基底比较宽的,或者我们做超声提示胆囊息肉有血运的,那么这些都是一些高危人群。另外就是说合并有胰胆管合流异常的这些,一般说40岁以上的女性,甚至是体型偏胖的,以前我们还说叫做多产,就是多次妊娠生产的这些妇女都是一个相对高发的人群,就应当积极进行随访。我们在临床上采用的原则往往是每6个月复查超声,对这些高危人群进行积极的随访,如果发现有异常,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 胆囊癌的高危因素(音频)

    胆囊癌的高危因素
    讲解医师:马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
    肿瘤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单一因素,常是多种因素协同的作用,这里着重说一下胆囊癌的高危因素。第一条是胆囊结石。有超过80%的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结石患者胆囊癌的发生率是非结石患者的13.7倍,特别是结石体积大于3厘米的,风险是结石体积小于1厘米的10倍。第二条就是胆囊的慢性炎症。胆囊慢性炎症与胆囊肿瘤密切相关,胆囊慢性炎症中黏膜病变被认为是癌前病变,特别是陶瓷胆囊及胆囊萎缩、钙化、功能丧失。第三条是胆囊息肉。约有50%的成年人患有胆囊息肉样病变,但其中多数为假性息肉,癌变几率极小,但是如果有如下特征,就具有较高的癌变倾向:第一条是息肉大于一厘米;第二条是息肉小于一厘米,但合并结石;第三条是息肉增长速度过快,超过每六个月三毫米。同时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胆囊息肉患者应该警惕一些恶变风险,并定期复查。第四条是变异及遗传。具有胰胆管汇合异常的先天变异的胆囊患者,其胆囊癌发生率更高,如果有胆囊癌家族史的患者,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第五条是胆道系统感染。慢性炎症有增加组织恶变的风险,这一条同胆囊慢性炎症。第六条是肥胖及糖尿病。肥胖即BMI大于30,并且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胆囊癌风险增加。最后一条是年龄,胆囊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上升逐渐增加。
  • 胆囊癌症状(音频)

    胆囊癌症状
    讲解医师:邓立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胆囊癌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中上腹以及右上腹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感觉。病人可以合并有消化不良、嗳气、进食减少以及不同程度黄疸。由于长期的进食减少,病人可以出现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的状态。\n大多数胆囊癌的病人常会伴有胆囊结石,所以临床上可以发生与结石性胆囊炎比较类似的疼痛。在疾病的后期可以转变为持续性的钝痛,而黄疸现象常是晚期胆囊癌的症状,病人同时可以伴有恶病质的表现。当胆囊阻塞或者癌症转移到肝脏或邻近器官的时候,患者可以在右上腹部摸到坚硬的肿块。
  •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音频)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癌早期的临床症状可能非常不典型,患者有可能有右上腹的隐痛不适,可以伴有厌食油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还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以及轻度发热的症状。随着病变的进一步进展,可以出现右上腹的疼痛逐渐加重,还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晚期的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贫血、消瘦、乏力、水肿、腹水,还有可能导致恶病质。对于早期出现症状突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行胆囊的影像学检查,常规可以行胆囊彩超,如果有异常可以进一步行胆囊的强化CT或者磁共振,同时检查胆囊的肿瘤标志物,来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早期胆囊癌。对于临床上不能够确诊的,还应当及时考虑手术,可以考虑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或者开腹的手术,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来进一步明确性质。如果是胆囊癌,需要给予及时的胆囊癌根治术,包括胆囊的完整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结清扫、以及肝脏的楔形切除等等。早期肝癌有可能达到比较好的预后效果,因此是非常重要的。
  • 胆囊癌早期能治好吗?(音频)

    胆囊癌早期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施宝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
    肿瘤的治疗除了(与)它的恶性程度(有关),还有就是(发现时间的早晚),如果就诊比较早,发现非常早,治疗比较及时,很多肿瘤可以得到治愈,对生命是不受影响的。胆囊癌本身属于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早期发现率很低,因为长期认为消化不良,当成胃病或慢性胆囊炎,等它发生癌变,好多人就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对于早期的胆囊癌,如果是腺瘤癌变或者I期的胆囊癌,手术切除之后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可以获得长期的生存。
  • 胆囊癌晚期患者临终前征兆(音频)

    胆囊癌晚期患者临终前征兆
    讲解医师:梅世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静脉曲张专科
    胆囊癌临终前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n一、黄疸:患者全身皮肤以及巩膜黄染,并进行性加重,且伴有全身的瘙痒。\n二、腹痛:一些患者出现持续性的钝痛或绞痛,进行性加重,止痛药物难以缓解,需要不断的加用各种止痛药物,还可以在腹部触摸到包块。\n三、消化道症状:一些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n四、发热:临终前由于体质很差,免疫低下,肿瘤组织发生坏死性吸收,引起吸收热,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异常,从而导致患者持续性发热。\n五、大量腹水:由于转移性肝肿瘤导致蛙状腹,腹腔内有大量积液。\n六、其他症状:还有恶病质,患者会出现肌肉消瘦、精神状态极差,以及乏力、卧床、昏迷,最终导致死亡。
  • 胆囊癌晚期临终前征兆(音频)

    胆囊癌晚期临终前征兆
    讲解医师:崔双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外科
    胆囊癌晚期临终前的主要症状,是腹部的剧烈疼痛、黄疸、腹痛、腹胀、便秘、腹泻、腹水,如果出现转移,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其他部位症状,如果出现非转移,会出现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咳血的症状。如果发生肝脏的转移,会出现胆道的阻塞、黄疸,肝区剧烈的疼痛。\n胆囊癌的晚期,疼痛的症状是相当严重的,需要用高效的止痛药物进行治疗,比较常用的高效止疼药物,有吗啡、杜冷丁、奥施康定、芬太尼等。胆囊癌的病人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人可以彻底治愈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胆囊癌可延长寿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