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

  • 慢性肾炎综合征预后好吗(视频)

    慢性肾炎综合征预后好吗
    慢性肾炎综合征是一个慢性的疾病,病程至少是大于三个月以上。目前它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控制治疗及功能锻炼,相应蛋白质的摄入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降尿蛋白的药物治疗、防止肾脏纤维化的治疗等。尽管有这么多的治疗方式,但是最终慢性肾炎综合征仍会发展为肾功能不全,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称之为肾衰竭。肾衰竭终末期是必须采用肾脏替代治疗,例如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他的预后很不好。那么我们怎么预防慢性肾炎综合征呢?慢性肾炎综合征的病因还不是很清楚,大约50%的慢性肾炎综合征病人没有任何的症状,但是有一部分患者会有肾小球疾病的证据,所以不像有些疾病是可以用疫苗来预防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它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对疾病是最好的预防。
    2023-08-01
  • 慢性肾炎有没有自愈的可能(视频)

    慢性肾炎有没有自愈的可能
    慢性肾小球肾炎不会自愈,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方式不一样,但会缓慢进展,最终发展成慢性肾衰竭,所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不能自愈,但不能自愈并不代表不能治,根据病人的病情,适当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常常可维持很长时间,肾功能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进展不会很快,即便病人活到70-80岁,也不需要透析。 所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不能自愈,如果处理的好,病人进展速度非常慢,甚至不用透析治疗。如果处理不好或者没有正确处理,病情可能进展,病人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因素很多,具体如下: 1、肾脏问题,如果肾脏本身患病,肾小球肾炎或糖尿病引起肾脏改变,都可能会引起肾脏功能下降; 2、外部原因,如有用药不当史、食物进食不当史,或有外伤情况,直接影响到肾脏实质功能,也会导致肾脏功能衰竭,一般受影响的过程时间较长,所以称为慢性肾脏功能衰竭。 慢性肾衰竭一般发病比较隐匿,所以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到中期开始,有些病人可能出现脚肿、眼肿或疲倦乏力等情况,到晚期可能出现贫血、食欲不振,或者晚上出现气促、高血压表现。所以很多病人大部分情况是体检时抽血发现肾功能异常,有些病人平常没有健康体检,有可能到患者有症状就诊时一般是中晚期,患者存在可逆因素,可能相对较少,建议做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衰竭。
    2023-08-01
  • 肾衰竭治疗(视频)

    肾衰竭治疗
    肾功能不全由多种原因引起肾小球严重破坏,使身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症候群,分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的不全。肾功能不全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常见治疗方法有非透析疗法和透析疗法: 1、非透析疗法即内科保守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避免或接触肾毒性药物和食物,保存残存肾功能等药物治疗; 2、若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病情进展至肾功能指标达到尿毒症期,需应用透析疗法。透析疗法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必要时如有条件,患者较年轻且有肾源,可行肾脏移植手术治疗。
    2023-08-01
  • 婴儿血钾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婴儿血钾高是怎么回事
    婴幼儿血钾高相对并不是否多见,比较常见的是急性肾脏功能不全、肾衰竭的患儿。引起肾衰竭的原因比较多,如药物中毒,因为钾离子主要通过肾脏通过尿液排出,假如肾功能受到明显影响,排尿受到影响,钾离子无法排出,这时容易使血钾升高,但血钾高存在危险。 在新生儿时存在特殊情况,尤其是刚刚出生以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本身血钾很高,因为有大量红细胞需要被破坏,而只要机体任何一个细胞破坏,钾离子是细胞内的离子,能够从细胞内进入到细胞外,从而进入到血液里,使得血钾升高。所以早期新生儿血钾可以偏高,可以高到5.5mmol/L甚至6.5mmol/L,当然很短暂,一般1周以后就会下降,并且下降到正常的其它年龄段的水平。
    2023-08-01
  •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护理(视频)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护理
    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有长期透析导管,称为动静脉内瘘。内瘘要保持长期应用,做瘘以后要在4-8周后再开始应用,穿刺时每次需要更换部位。 对于病人需要减少活动,避免提重物、避免用力、避免挤压,睡觉时放置稍远,对其长期保护具有好处。还需要防止血栓形成,体内保持足够血容量,纠正贫血、低血压状态,对血管长期动静脉瘘都可以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所以动静脉内瘘叫慢性透析病人的生命线,对其进行很好的保护对长期透析有益。
    2023-08-01
  • 肾性肾功能衰竭病因(视频)

    肾性肾功能衰竭病因
    肾性肾功能衰竭分几种情况,比如肾间质和肾小管损伤,部分为特发性肾损伤,原因不明,需要通过肾穿刺进行诊断。另外可见于药物损伤,如部分感冒药、抗生素,其中氨基糖苷类药物造成肾脏损害比较严重,因此需要慎用。部分中药也可以损伤肾脏,常用的减肥药、泻下药、治疗皮肤病的药物、治疗肾脏的药物,都可以引起肾衰竭。过去常用的龙胆泻肝丸里,木通、益母草、泽泻等,都可以损伤肾脏,应用时要慎重。 肾间质损伤引起的肾衰竭比较严重,通常并不可逆。各种慢性肾小球病变都可以引起血肌酐增高、慢性肾衰竭,具体情况要具体治疗,延缓肾脏衰竭是治疗的主要目的。肾血管性肾损伤大多数见于肾血管畸形,可损伤肾脏。所以需要在医院正规治疗,可以改善、延缓肾脏进展。
    2023-08-01
  • 肾脏衰竭如何恢复(视频)

    肾脏衰竭如何恢复
    肾衰竭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肾衰竭肾脏功能大多数可以恢复,也有些遗留逐渐变成慢性肾衰竭。所以急性肾衰竭时需要积极治疗,通过医院正规药物治疗,比如失血者需要补充血、失水者补充水,积极治疗腹泻,急性肾损伤可能恢复。 如果是慢性肾损伤,恢复需通过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饮食方面要低蛋白饮食,可适当食用蛋、奶、肉,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g,同时减少摄入植物蛋白,如粮食、豆制品。对于药物治疗而言,西医是根据原发病治疗,如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肾脏疾病,减少尿蛋白。中药治疗则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改善肾小球的微循环,有些慢性肾病可能可以恢复,治疗后部分可延缓进展。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的表现(视频)

    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的表现
    慢性肾功能衰竭即慢性肾损害,属于较长的过程,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血肌酐表现和特点,症状也并不相同,肾功能不同时期的表现不同,具体情况如下: 1、肾功能代偿期:血肌酐在133-177μmol/L之间,病人基本上没有特殊表现,有时有轻微乏力; 2、肾功能不全期:血肌酐在177-442μmol/L之间,有时乏力明显,偶尔存在恶心,纳差; 3、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在442-707μmol/L之间,病人表现明显乏力、纳差,有时恶心、呕吐、浮肿明显; 4、终末期肾衰竭:血肌酐大于707μmol/L,各种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出现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症状。 治疗方面可以加替代治疗,比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治疗。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能喝酒吗(视频)

    肾功能衰竭能喝酒吗
    肾衰竭主要是影响肾脏排泄功能,毒素主要通过肝脏、肾脏排泄。饮酒会影响排泄功能,加重肾脏负担,加快肾衰竭进程,所以禁止喝酒。 肾衰竭时也要控制饮食,需要减少摄入含钾高的饮食,应低蛋白饮食,少吃粮食还有豆制品,可以适当食用蛋、奶、肉,要求蛋白质摄入0.6-0.8g/kg,有利于肾脏衰竭恢复以及延缓衰竭程度。所以肾功能衰竭要控制饮食,不能喝酒,少吃含钾高、血尿酸高的食物。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