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

  • 肌酐高症状(视频)

    肌酐高症状
    血肌酐增高是肾脏衰竭的表现之一,早期肾衰竭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逐渐会出现精神差、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如果是慢性肾病的病人,需要定期查血肌酐,检查肾脏功能。正常人也建议定期体检,因为肾脏还会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所以肾衰竭后还可能伴有贫血。肾脏损害后体内胍类、胺类、酸类物质蓄积,可能影响消化道,导致乏力、纳差。 建议注意肾脏监测和检测,出现无力气等症状要到正规医院检查,或者注意定期体检,查尿常规、查血、查肾功能、查肾脏彩超等,能除外这些肾脏病变。
    2023-08-02
  • 肌酐偏高能治好吗(视频)

    肌酐偏高能治好吗
    血肌酐增高分急性、慢性肾损伤导致。如果是急性肾损伤,有些可以治愈,慢性肾损伤通常不能痊愈。 急性肾损伤包括肾前性、肾后性、肾性,严重失血、失水、血容量不足均可导致肾前性肾损伤的出现,此时需要到医院补液、补血。产妇出血、烧伤、感染、挤压伤病人,也可出现血肌酐增高,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恢复正常,也不会出现慢性表现。而肾后性损伤,比如结石梗阻,通过治疗也可以使肌酐恢复正常。急性肾炎通过积极用药治疗,通常也可以恢复正常。 但大多数慢性肾衰竭血肌酐高无法治愈,肾小球硬化不可逆,需要正规用药,逐渐提高生活质量,让病人平稳生活。
    2023-08-02
  • 肌酐偏高吃什么药(视频)

    肌酐偏高吃什么药
    肌酐偏高有多种原因,大部分是慢性肾衰竭。用药时需要明确肌酐高的原发病,如原发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不同原因则治疗不同。 慢性肾功能损害者主要是用中药治疗,多需清热解毒、活血泄浊,代表药是益气补肾胶囊、降浊解毒胶囊。益气补肾胶囊有补气活血、益气扶正的功效,药物成分主要有冬虫夏草、黄芪等。降浊解毒胶囊可以活血,帮助肾脏恢复,排出毒素。 西药治疗需控制并发症和原发病,糖尿病病人要控制血糖;高血压病人要严格控制血压;慢性肾衰伴贫血的患者需要应用补血药物,如叶酸、铁剂、维生素B12、促红细胞生成素;伴骨质骨质疏松可以用骨化三醇类药物、活性维生素D3治疗。所以血肌酐增高以后要到正规医院正规用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缓肾功能衰竭。
    2023-08-02
  • 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视频)

    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
    慢性肾衰竭Ⅰ-Ⅲ期,甚至Ⅳ期部分患者可能没有并发症,只有肾功能下降。通常并发症发生在第Ⅴ期,即尿毒症期。出现并发症道理是毒素太高,尿素、肌酐都不能正常通过肾排出,蓄积在肾脏里,而且肾脏本身除了排毒素、排水功能,还有内分泌功能,分泌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贫血。 所以,通常会出现症状可以是各个系统,比如侵犯血液系统,出现贫血。侵犯消化道系统,可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消化道溃疡出血。侵犯神经系统,引起尿毒症脑病。侵犯呼吸系统可能出现尿毒症性肺炎、胸膜炎,甚至感染。侵犯皮肤引起皮肤瘙痒,侵犯骨头为肾性骨病,导致骨矿物质代谢紊乱,可以侵犯各个系统,并发症都可以出现。
    2023-08-02
  •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血透(视频)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血透
    慢性肾衰竭的病人,临床上需要血透的症状如下: 1、明显的毒素升高: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不能吃饭、疲乏无力、头晕、胸憋气短、水负荷特别多,病人出现心衰等症状,都要考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难以纠正的高钾血症: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3、代谢性酸中毒:经过内科保守治疗,难以纠正,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4、高代谢:每天血肌酐的升高>100μmol/L 以上,也要进行透析治疗。 5、除了临床症状,还要参考实验室检查,结合血肌酐、尿素氮,如果病人血肌酐已经升高到707μmol/L以上,而且有明确的临床不适症状,出现顽固性高血压、水肿,需要考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023-08-02
  • 腹透是什么意思(视频)

    腹透是什么意思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的腹膜,作为生物半透膜,将腹膜透析液灌入腹腔之后,与腹膜另一侧的血浆进行交换,带走多余的水分以及多余的毒素。主要过程是利用一根腹膜透析管,把透析液灌入体内,之后利用腹膜透析广大的面积,跟血液进行物质交换。交换以后把多余的水分带走,把多余的毒素带走,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物质,这样完成透析治疗的一种方式。对于腹膜透析的病人来说,更加耐受、透析比较平稳,所以能够提高,慢性肾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2023-08-02
  • 腹透与血透哪个好(视频)

    腹透与血透哪个好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实际都是慢性肾衰竭病人的常见透析方式。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的生物半透膜,透析更加平稳,心血管系统更加稳定,透析更加耐受。另外腹膜透析1天做4次,血肌酐水平、毒素水平,相对比较平稳,这样对于病人比较舒服。病人可以在家自己进行透析治疗,避免舟车劳顿,同时也可以节省交通费用。如果将来病人想做肾移植,因为对保护残余肾功能效果较好,所以之后进行肾移植,移植肾恢复功能就比较快,这是腹膜透析的优点。 血液透析不需要每天做,对清除中小分子物质效果比较好,需要1周透析3次,但是病人必须1周3次到医院,所以在透析间期,必须医疗人员进行操作,除了3次之外,空余时间就比较轻松,可以干其他的事情。但是血液透析可能心血管系统的平稳,不如腹膜透析。从经济方面来说,血液透析花费比腹膜透析要多,大概1个月多1000-2000元。大家需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2023-08-02
  • 慢性肾衰竭有什么症状(视频)

    慢性肾衰竭有什么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后,毒素要在体内潴留,潴留在血液中,毒素随着血液循环。它要侵蚀到脑、肺、心脏、消化道以及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所以慢性肾功能衰竭,所涉及到的症状,在各个器官、各个系统都会出现。首先看消化系统,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不思饮食、乏力等。如果侵蚀到呼吸系统,会引起尿毒症肺,病人会出现咳嗽、咳痰,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侵蚀到心血管系统,会引起心律失常、心衰、心绞痛、心梗等,侵蚀到造血系统,会引起贫血、血细胞的下降、血小板的减少、出血倾向,侵蚀到神经系统,病人会出现健忘、反应迟钝、谵妄、昏迷,甚至抽搐。因而毒素随着血液循环,侵蚀到各个系统,会引起各个系统的临床表现,属于临床代谢的综合征。
    2023-08-02
  • 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回事(视频)

    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回事
    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疾病有几大类: 1、慢性的肾脏病:比如原发的慢性肾脏病逐渐进展,从而导致的慢性肾衰; 2、遗传性的疾病:比如在临床中常见的有多囊肾、airport综合征。随着疾病的发展,都可以导致慢性肾衰; 3、因为多种原因引起急性肾衰后所致。由于急性肾衰后对疾病治疗不规范,或者转归不是特别好,有一部分病人会从急性肾衰转型为慢性肾衰; 4、是一种继发性的肾病:在临床中常见的有糖尿病等,比如一部分糖尿病病人会随着病情的迁延,而出现糖尿病肾病,最终出现终末期的肾衰。 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现在比以前有明显上升。以北大医院王海燕教授牵头的国家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在全国肾脏病的病人中患有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大医院占到11%。
    2023-08-02
  • 怎样预防慢性肾衰竭(视频)

    怎样预防慢性肾衰竭
    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分成几大类,第一大类是原发性的肾小球疾病或者其它肾脏病;第二大类是遗传性疾病;第三大类是代谢性疾病。其次,药物也可导致急肾衰。另外,治疗或者疾病本身的原因也可导致慢性衰。故可通过以下方面,做好慢性肾衰的预防: 1、做到全民查体,建议大家每年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尿常规、测量血压; 2、对于继发性的肾脏病,应分别给予处理。比如常见的糖尿病建议病人到医院,定期进行尿微量蛋白的检查。如果尿液中出现尿的微量蛋白,而且还伴有高血压,这时候应到肾脏病的专科门诊,听取专科医生建议后进行治疗; 3、患有遗传性疾病,比如遗传最常见的多囊肾和眼-耳-肾综合征,因为发病年龄、发病机理的不一样,这类有遗传家族史的病人,建议每半年就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肾功能检查和尿液的分析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进行最正规的治疗,以达到延缓肾脏功能进展,减少慢性肾衰发生的目的。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