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

  • 红斑狼疮性肾炎症状(视频)

    红斑狼疮性肾炎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为具有遗传倾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当患者出现肾脏损害并出现相应表现时,称红斑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女性,约7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狼疮性肾炎累及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肾血管等。狼疮性肾炎起病可隐匿也可急骤,症状可轻、可重,其肾脏表现多样化。尿液中泡沫增多常为患者就诊主要原因,但患者并不一定出现关节痛、皮疹、发热等狼疮症状,其临床可分为轻型急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以及进行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肾小管综合征、抗磷脂抗体型等,不同临床分型预后不同。 临床常见无症状型血尿及蛋白尿,患者常伴管型尿和高血压,随尿液中尿蛋白增多,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肾损害。临床常见水肿严重时可出现低蛋白血症、贫血、胸腔积液甚至少尿或无尿。约1/6患者确诊时,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下降。
    2023-08-01
  • 尿蛋白(++++)怎么回事(视频)

    尿蛋白(++++)怎么回事
    尿液中含有一些蛋白,但蛋白的含量非常低。如果在尿常规检查结果中,提示尿蛋白是(+)、(++)、(+++),或者(++++),即代表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急剧增加。 尿中蛋白增加最常见的原因是肾炎及肾病综合征。这类疾病可造成肾脏滤过体内蛋白质增加,而且会造成患者体重急剧下降,出现尿液泡沫增加,及尿液浓缩后形成沉淀或者漂浮物现象。 但并非所有尿蛋白增加都是由肾炎所引起。因为在尿路急性感染的情况下,尿路黏膜受到损伤会导致出血等问题,同样会引起尿液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进而导致尿蛋白会出现(++++)的结果。所以除对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查外,需要进一步对尿蛋白进行定量测定,或者记录24小时的尿蛋白定量。如果同时有尿路感染的情况,首先要把感染控制好,等炎症消除后,再查看蛋白的量是否变少,或维持在原来状态,再选择下一步的治疗方式。
    2023-08-01
  • 肾炎综合征的主要特点(视频)

    肾炎综合征的主要特点
    肾炎综合征是包括一组临床表现的症候群,具体如下: 1、血尿:即尿颜色发生改变,变红或变成茶色、酱油色; 2、蛋白尿:尿中有一层很细的泡沫; 3、高血压: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 4、水肿:眼睛、颜面部、腹部、腰背部、臀部、腿部出现水肿; 5、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出现以上症状中的几个,即可以称为肾炎综合征。肾炎综合征主要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炎症病变、基底膜及足细胞结构功能紊乱的一组疾病。肾炎综合征并不等于肾病综合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肾炎综合征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蛋白尿<3.5g/d,高血压、水肿不明显。
    2023-08-01
  • 肾炎水肿的症状(视频)

    肾炎水肿的症状
    肾炎后出现水肿非常常见,水肿一般不严重。水肿形成主要是由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体内水钠潴留在组织疏松部位所致,有以下特点: 1、常见于眼睛、结膜,尤其上眼睑比较疏松的部位,会存在水分堆积,出现浮肿,所以肾炎水肿一般在眼睑、颜面部,晨起明显; 2、较重时可能波及全身,如腹部、背、臀部、上下肢、脚踝,均可出现水肿; 3、肾炎水肿为非凹陷性水肿,而肾病综合征为凹陷性水肿。 水肿只是临床表现,并不能通过水肿明确疾病的严重程度,二者没有太大关系。但出现水肿提示肾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要到医院就诊,进行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肾炎。
    2023-08-01
  • 肾病综合征和肾炎的区别(视频)

    肾病综合征和肾炎的区别
    肾病综合征与肾炎区别,主要内容如下:1、肾病综合征:属于临床综合征,患者需满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以及高脂血症,水肿通常由于低蛋白血症体液渗出到血管外所引起,表现为明显低垂部位、组织松软部位水肿;2、肾炎:患者可出现水肿,但没有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水肿是因为RAAS系统,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而导致钠水潴留,通常表现为晨起颜面、眼睑水肿,患者自觉肿胀,而没有明显凹陷性水肿。
    2023-08-01
  • 肾炎多喝水尿蛋白会消失吗(视频)

    肾炎多喝水尿蛋白会消失吗
    肾炎患者通过多饮用水,尿蛋白一般不会消失。肾炎依据起病程度分为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无论是哪种类型肾炎,患者均会有不同程度水肿,在饮食中需要控制饮水量,包括水果、饮料等。肾炎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控制蛋白尿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原发病治疗: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部分急性肾炎可能和感染有一定关系,如果存在感染,需要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降血压:患者有高血压时需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同时能降低蛋白尿;3、其它治疗:如果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定量≥3.5g/24h,伴有低白蛋白血症,病理类型提示处于活动状态,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控制蛋白尿。
    2023-08-01
  • 肾炎穿刺是为了什么(视频)

    肾炎穿刺是为了什么
    对于肾炎患者,尤其是有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要做肾穿刺检查以明确病理类型。因为肾炎临床表现可以一致,但病理类型可能较多。出现血尿、蛋白尿,不同患者的病理类型可从轻度系膜增生到弥漫肾小球肾炎,治疗方法和预后都不同。 如果患者有大量蛋白量、肾病综合征甚至出现急性肾衰竭,病理类型表现为弥漫性炎症反应,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还有部分肾炎患者可能是IgA肾病或新月体肾炎,蛋白尿在1g以上,需给予高度重视,甚至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而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蛋白尿在4g以下,可以密切观察病情,部分患者可以自发缓解。如果患者是新月体肾炎,提示需要给予患者积极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甚至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所以同样是肾炎,病理不同时治疗策略也不同。
    2023-08-01
  • 尿毒症会不会传染(视频)

    尿毒症会不会传染
    尿毒症为多种慢性肾脏病所致的肾功能严重受损,其并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种条件,而尿毒症多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蛋白尿、高血压得不到控制,可逐渐向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方向发展;2、糖尿病肾病:随着病变进展,蛋白尿可逐渐增多引起肾病综合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及出现浮肿,肾功能逐渐衰竭;3、高血压肾损害: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脏损害, 尤其血压控制不佳时,会引起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最终向尿毒症方向发展;4、多囊肾:多囊肾为遗传性疾病,亦会最终发展至尿毒症。部分传染性疾病可导致肾脏受损,但尿毒症并无传染性。尿毒症并发症包括肾性贫血、代谢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亢进等,因此尿毒症主要针对原发病及并发症进行治疗。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能治吗(视频)

    肾功能衰竭能治吗
    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一般均能治疗。如果达到需透析的阶段,可采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0%,10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所以肾功能衰竭患者无需悲观,目前有较好的治疗策略。肾功能衰竭具体分析如下:一、急性肾功能衰竭:1、肾前性因素:如呕吐、腹泻、失液、创伤、药物等均可引起肾前性肾脏灌注不足,导致肾脏缺血;2、肾性因素:患者存在基础肾脏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等,经积极治疗肾脏原发病,肾功能会好转;3、肾后性因素:肾脏梗阻时可出现肾盂积水,积极解除梗阻后肾衰竭同样能改善。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慢性肾脏疾病逐渐发展,肾脏功能逐渐受损引起肾衰竭,可通过饮食、药物综合治疗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2023-08-01
  • 尿毒症病人碗筷会传染吗(视频)

    尿毒症病人碗筷会传染吗
    尿毒症病人的碗筷不会传染,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发展到最后阶段的产物,通常见于急慢性肾脏疾病,包括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也可见于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狼疮肾、紫癜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但通常也不具有传染性。虽然乙肝可以传染,但乙肝相关性肾炎也不具传染性,且乙肝很少通过碗筷传染。另外,艾滋病相关肾损害,通常也不会通过碗筷传染。但部分尿毒症病人,是由于先天性的肾脏疾病所致,如多囊肾或其他先天性肾脏疾病,都可以导致尿毒症,虽然不具有传染性,但疾病可以遗传。所以在与肾脏疾病的病人结婚时,应查清肾脏疾病种类,如果是多囊肾或其他遗传性肾脏疾病,则应对下一代进行基因筛选,避免生出有遗传性疾病的孩子,且使孩子发展到尿毒症的情况。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