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母细胞瘤

  • 肾母细胞瘤肺转移症状(视频)

    肾母细胞瘤肺转移症状
    肾母细胞瘤属于恶性肿瘤,多发于青少年,主要特征是儿童腹部出现巨大包块,且存在向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肺脏是常见的转移部位。肾母细胞瘤出现肺转移的症状如下:1、无症状:早期转移肿瘤一般无症状,类似于外周小转移病灶,患者也无不适感;2、咳嗽、咳痰、咯血:如果肿瘤生长较大,侵犯较大的肺段或较大支气管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表现;如果肿瘤堵塞支气管后,可能会造成相应堵塞支气管的肺段炎症,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发热等表现。因此,出现肺部炎症时,建议予以消炎治疗后排查肿瘤。目前诊断肺部转移,常用X光片及CT等检查。
    2023-08-03
  • 儿童肾母细胞瘤做什么检查确诊(视频)

    儿童肾母细胞瘤做什么检查确诊
    在目前医疗科技的发展下,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确诊较为简单。在临床上,若发现孩子的肾区出现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肿块,可以通过B超检查以判断肿块的大小、来源,通常可以达到初步确诊。此外,医生还可以进一步行泌尿系的CT平扫加增强或泌尿系造影,从而进一步判断肿块的性质。必要时医生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肿块的穿刺病理活检手术,属于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2023-08-03
  • 肾母细胞瘤怎么检查(视频)

    肾母细胞瘤怎么检查
    肾母细胞瘤的检查主要如下: 1、症状:早期主要表现为腹部增大或腹部触及包块,无明显疼痛,但部分患者有胀痛或腹胀。如果肿瘤侵犯肾盂,可能造成血尿,分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两种。肉眼血尿可直接观察到尿液呈酱油色或发红。此外,肾母细胞瘤位于肾上,容易造成高血压; 2、查体:从肚子表浅层往深层逐渐触摸,正中能摸到主动脉跳动,摸到后边比较硬的是脊柱,再往两边延伸。尽量在儿童熟睡时查体,如果儿童不配合,可使用少量镇静药; 3、影像学检查:可先进行B超检查,具有无辐射、简单方便的优势,可看到是否有肾上的包块。进一步可进行增强CT、磁共振,明确是否有转移,如有无肺转移。如果高度怀疑多发转移或复发,有必要进行全身PET-CT检查; 4、实验室检查:包括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血清钙等,血清钙主要是为了和其它肿瘤相鉴别,必要时需做骨髓活检; 5、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
    2023-08-03
  • 肾母细胞瘤怎样为复发(视频)

    肾母细胞瘤怎样为复发
    肿瘤复发其实是指再次出现原来长的肿瘤。肾母细胞瘤复发分为原位复发和转移复发,具体如下: 1、原位复发:主要见于保肾手术,如部分肾肿瘤较小,家长希望保留肾脏,肿瘤有时不一定切除得干净,或者即使肉眼切干净,依旧存在局部复发的风险; 2、转移复发:包块破裂可造成肿瘤细胞周围种植,如出现腹腔种植转移。复发一般发生在治疗后2年内,最常见的是肺内转移,中枢神经系统即脑转移较少见。 预后良好型肿瘤复发率在15%左右,但间变性肿瘤复发风险较高,可以达到50%左右,因此组织学类型也很关键,预后不良型则为最强的肿瘤复发危险因素。其它因素包括肿瘤大小、分期、儿童年龄以及某些分子学标志,均可能和复发风险有关。肿瘤复发后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生存率,有统计提示复发后4年生存率在50%-80%,故即使复发也建议积极治疗。
    2023-08-03
  • 肾母细胞瘤怎么分期(视频)

    肾母细胞瘤怎么分期
    肾母细胞瘤有两大分期系统,一个为北美的COG分期,一个为欧洲的SIOP分期,国内主要参考COG分期,具体如下: 1、Ⅰ期:肿瘤局限于肾内,可以完整切除,肾被膜比较完整,肾窦、血管未侵犯,切缘、病理报告为阴性,周围淋巴结也没有转移,是最好的一个类型; 2、Ⅱ期:切缘阴性,但肿瘤已经局部浸润肾窦、血管,如果能够将瘤肾一起完全切除,也可以称为Ⅱ期; 3、Ⅲ期:腹腔或盆腔淋巴结受累,即肿瘤已经穿破腹膜表面发生腹膜种植,肉眼或镜下均有残留。肿瘤可能侵犯一些重要脏器,或者肉眼即可观察到残留或者术中造成破裂; 4、Ⅳ期: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如肺、肝、骨或脑转移; 5、Ⅴ期:比较少见,发生率在10%以下,一般发生于双侧肾母细胞瘤,可能存在一些家族性原因。
    2023-08-03
  • 肾母细胞瘤症状(视频)

    肾母细胞瘤症状
    肾母细胞瘤症状包括早期症状、进展期症状和晚期症状: 1、早期症状:本病起病隐匿,往往无明显症状,早期通常包块较小,无胀痛,一般不会侵犯肾盂,通常是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偶尔发现; 2、进展期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包块会增大,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佳、全身乏力、腹痛、腹胀,甚至发热、血尿、高血压等症状。40%的儿童会出现腹痛,18%可以有肉眼血尿,尿颜色变红或呈暗红色、酱油色,大约25%儿童有高血压表现,高血压明显时可能出现头疼、烦躁; 3、晚期症状:如出现肺转移,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症状,肝转移可能导致上腹部疼痛,下腔静脉转移可能造成腹壁静脉曲张或精索静脉曲张。
    2023-08-03
  • 孩子肾母细胞瘤是什么引起(视频)

    孩子肾母细胞瘤是什么引起
    肾母细胞瘤为小儿泌尿外科中常见实体性肿瘤,成因较为复杂,目前存在肾源性残余、二次打击等学说。肾源性残余指肾脏发育过程中遗留部分肾脏逐渐发育为肿瘤,目前约1/3小儿肾母细胞瘤与基因相关,包括WT1、WT2、WTX等基因。基因缺陷导致小儿抑癌基因出现变化,基因变化后肿瘤未得到有效抑制,即可产生肿瘤。约10%肾母细胞瘤可能存在相应并发症,如韦伯综合征。 肾母细胞瘤属于恶性肿瘤,需于正规三甲医院进行处理。小儿肿瘤应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通过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介入等治疗后存活率较高。推荐6个月至1年左右进行常规B超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2023-08-03
  • 肾母细胞瘤能治愈吗(视频)

    肾母细胞瘤能治愈吗
    肾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或Wilms瘤,属于小儿泌尿系统常见肾脏实体恶性肿瘤,但大部分肾母细胞瘤可治愈。如果肾母细胞瘤发现较早,进行规律、正确的积极治疗后,可以获得较好治疗效果,患者术后2-3年生存率可达100%。治疗方法属于根治性切除,早期经过完整切除病灶后,配合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性治疗,治疗效果尚可,患者生存率可达60%-90%。肾母细胞瘤通过根治性手术,同时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是治疗效果最好的儿童恶性实体肿瘤。通常患者术后2-3年需定期复查,如果没有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则可认为治愈。所以肾母细胞瘤患儿,需积极治疗。如果肿瘤体积较大,必要时可采用术前辅助化疗,同时术后坚持规律化疗或放疗,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达到根治目的。
    2023-08-03
  •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病因(视频)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病因
    肾母细胞瘤为胚胎源性肿瘤,98%病例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其中3岁以下儿童最为多见,病因尚未明确,该病虽属于先天性疾病,但普遍认为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例如孩子在父母怀孕时,可能因先天基因异常患上肾母细胞瘤,也可能是由于在胚胎期,孕妇接触过导致肿瘤的外部因素。 有研究者发现,肾母细胞瘤有家族性倾向,故考虑该病也具有一定遗传性。肾母细胞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有肿块,并无其它症状,绝大多数家长均是在给小孩洗澡或穿衣做护理时,发现孩子腹内出现较大包块,或觉得小孩肚子最近越来越大,前往医院就诊时才发现。因此提醒家长,平时给小孩子护理时候应该要更加细心,若有异常做到及早发现、治疗。
    2023-08-03
  • 儿童肾母细胞瘤病检中危是什么意思(视频)

    儿童肾母细胞瘤病检中危是什么意思
    儿童肾母细胞瘤病检到中危,往往提示分化程度较好,有些胎儿型或者是胚芽型,恶性程度虽然比较高,但是对化疗反应比较好。另外,如果是渐变或者较为特殊,比如透明细胞的类型,危害程度会比较大,恶性程度会比较高,治愈率比较低。 总体而言,病检中危是属于一种比较好的病理学类型,对化疗反应比较好,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以往将肾母细胞瘤简单划分为可治型、预后良好型或者预后不良型,现在按危度进行分组,即低危、中危、高危,进一步将患儿进行更明确的分组,保证在达到比较好的疗效同时,降低治疗毒副作用,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