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

  • 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怎么治疗(视频)

    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怎么治疗
    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外展骨折无明显移位的嵌插性骨折,可用持续皮牵引;老年患者应鼓励采取半卧位,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踝关节和足趾屈伸运动,3个月后可考虑扶拐下地行走;骨折愈合在6个月后可以脱离拐杖,内收骨折或存在移位骨折需要先进行皮牵引或骨牵引,暂时固定患肢于外展内旋位,7-10日内进行内固定手术;内固定方法较多,较常用在X线检测下,于股骨颈内应用3-4根带螺纹钢针进行固定或滑动加压螺钉进行固定,打击入股骨颈中央,但会破坏股骨颈内唯一血供,造成术后股骨头易发生坏死,无加压作用,打入后易造成骨折线分离导致骨不连; 2、65岁以上患者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对于明显位或旋转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概率较高,容易造成骨折不愈合或愈合时间较长,此类人群避免长期耐受卧床治疗;如果情况允许,应该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即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可以更快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节奏。
    2023-08-03
  • 股骨颈骨折表现(视频)

    股骨颈骨折表现
    股骨颈骨折主要症状表现为以下几点: 1、疼痛:患者可以是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行走活动后疼痛加重。有时也可表现为休息疼痛,多为针刺样、酸痛等不适感,是一种钝痛,并无尖锐感,常常向腹股沟区放射,在大腿内侧、臀部后侧或膝盖内侧也可有放射疼痛,并且有时伴有麻木感; 2、关节僵硬以及活动受限:患者髋关节屈曲较差,下蹲较困难,患者无法久站,行走时可出现鸭步步态。早期症状表现为外展、外旋,下肢活动受限较明显; 3、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即由于髋关节痛以及股骨头塌陷、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在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较明显; 4、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支点处也会有压痛,医生对患者进行4字征时表现阳性体征,并且患者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明显受限,同时患侧肢体可能会有缩短、肌肉挛缩,甚至会有半脱位体征存在。向轴向拍打时也可有疼痛感,称为轴冲痛阳性; 5、X线表现:患者骨纹理细小或中断,可见股骨头囊肿、硬化、扁平、塌陷等表现。
    2023-08-03
  • 股骨颈骨折可以恢复吗(视频)

    股骨颈骨折可以恢复吗
    股骨颈骨折常被称为老年人最后一次骨折,如果治好,老年人可以行走如初,若无法治愈,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等情况。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增加,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目前随着医学发展,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仅需经过积极正规治疗,基本均可恢复行走功能。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老年人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股骨颈较脆弱、髋部周围肌肉萎缩无法固定股骨颈,导致患者稍微扭转或摔倒,即可出现股骨颈骨折,甚至部分老人无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股骨颈骨折。
    2023-08-03
  • 股骨颈骨折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股骨颈骨折术后注意事项
    股骨颈骨折术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术后建议患者扶双拐或助行器行走,负重力量大约在体重30%左右,每次行走半小时左右。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下地时间及负重重量,负重重量建议每周增加10%左右; 2、关节置换术后需执行以下“三不”原则:即不盘腿、不屈髋超过90°、不侧卧。不屈髋超过90°指不能蹲便、坐矮凳子,如需要侧卧要在双腿之间需夹一个枕头,可以防止髋关节脱位; 3、术后避免再次出现损伤,因为外伤容易出现假体周围骨折,空心螺钉固定患者术后可以坐起,但下地负重时间需复查后再定。尤其是股骨颈骨折颈型和头下型患者,建议半年到一年左右就复查一次; 4、如果在骨折愈合后再次出现局部疼痛需立即复查,排除有无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情况; 5、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多为骨质疏松导致,出院后需进行预防骨质疏松治疗。
    2023-08-03
  • 股骨颈骨折主要症状(视频)

    股骨颈骨折主要症状
    股骨颈骨折主要症状是髋部出现疼痛及肿胀,患者无法站立行走,甚至活动后可加重疼痛,如果骨折处错位可出现患肢有短缩、扭转变形的情况。少数患者骨折刚开始时疼痛不明显,行走几天后疼痛加重,甚至完全无法走路。 据调查显示,近年股骨颈骨折已成为高龄老人致死性疾病之一,因为多数人认为老年人进行手术风险太大,卧床休息、保守治疗才最安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几率很大,文献报道其不愈合几率在7%-15%左右,在四肢骨折中发生率最高,且在长期卧床过程中,可伴有并发症,并发症才是致命元凶。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是最好治疗方法,随现代医学飞速发展,股骨颈骨折手术技术较成熟,创伤较小,预后效果好,对生活质量提高有很大帮助。
    2023-08-03
  • 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屈腿疼痛原因是什么(视频)

    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屈腿疼痛原因是什么
    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屈腿疼痛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术后早期常见伤口感染,为术后细菌侵入引起,可出现局部疼痛,此时需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晚期由于功能康复训练不足,可出现关节僵硬,进一步引起肌肉萎缩,导致慢性疼痛; 2、骨化性肌炎,临床上骨化性肌炎导致的局部疼痛并发症较少,可通过服用消炎镇痛的药物进行缓解,必要时还可进行化疗及放疗治疗; 3、若活动导致骨折不愈合,可引起局部疼痛; 4、关节置换后出现关节脱位,也可引起局部疼痛。
    2023-08-03
  • 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坐起来(视频)

    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坐起来
    若患者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坐起时间较早,通常在术后24-48小时需拍片检查,若影像学显示固定位置良好,患者可尝试取坐位。若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坐起时间较晚,若进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如骨水泥型,因骨水泥与骨头融合时间较早,无需促进骨折生长,术后24小时即可坐起。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需注意患肢外展重力位,保持外展位,注意静置屈曲,屈曲至90度易发生关节脱位,因此坐立时间较晚。全髋关节置换后完全坐起需两周时间,下地时间则更长,通常需2-3周,保守治疗一个月后方可下地活动。
    2023-08-03
  •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怎么办(视频)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怎么办
    股骨隆粗间骨折是人体骨折中平均发生年龄最高的骨折,平均的发生年龄在75岁左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大多数都是老人。骨折对于患者的风险很大,保守治疗患者需要长期卧床3个月左右,但很容易遭受卧床的并发症,包括呼吸、泌尿系感染、褥疮、血栓以及骨折移位等。通常建议能手术就手术,手术治疗是首选。 手术治疗方法,通过髓内固定,现在更多的是通过髓内钉,在股骨里插一根髓内钉,通过交锁螺钉使骨折固定,也是相对比较微创的方法,手术时间也不是很长,出血量也不大,通常的老人还可以耐受。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不相同,骨折本身的愈合率较高,粗隆间骨折需要做关节置换的患者不多,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内固定达到骨折愈合,以及最终功能的恢复。
    2023-08-03
  • 股骨骨折有哪些后遗症(视频)

    股骨骨折有哪些后遗症
    股骨是人体最长的一块管状骨,也是负重量最大的一块骨头,所以股骨骨折多由强大外力所造成。骨折出血量比较多,据临床统计,出血量大多在800-1200mL。股骨骨折多伴有其它部位的损伤,如股骨颈骨折、骨盆骨折、肝破裂、脾破裂,所以早期并发症主要是失血性休克,可危及生命。股骨骨折多数是复合伤,需避免漏诊。 远期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因为不恰当的功能锻炼,造成骨愈合缓慢或骨不生长,即骨不连和骨延迟愈合。在全身骨折中股骨占第一位,出现的问题最多。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过早负重,以及不恰当的功能锻炼,过早负重甚至可造成患者钢板断裂,骨折再次移位。
    2023-08-03
  • 股骨骨折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股骨骨折并发症有哪些
    股骨是人体最长的一块管状骨,也是负重量最大的一块骨头,所以股骨骨折多由强大的外力所造成。股骨骨折出血量较多,据临床统计,出血量大多在800-1200mL,且多伴有其它部位的损伤,如股骨颈骨折、骨盆骨折、肝破裂、脾破裂,所以股骨骨折患者的早期并发症主要是失血性休克,并可危及生命。 股骨骨折多数是复合伤,需避免漏诊。远期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因为不恰当功能锻炼造成的骨愈合缓慢,或者骨不生长,即骨不连和骨延迟愈合。在全身骨折中,股骨占第一位,出现的问题也最多,造成原因主要是过早负重,进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甚至过早负重造成患者的钢板断裂,发生骨折再次移位。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