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

  • 结肠黏膜慢性炎是什么意思(视频)

    结肠黏膜慢性炎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慢性结肠炎是常见的疾病,不是单一的一种疾病,是泛指多种因素引起的结肠直肠黏膜慢性炎症的综合征。 从发病原因上可分为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和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两种,前者原因清楚,如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结核杆菌等和放射性因素引起。后者原因不清可能与免疫、感染、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从病变的形态学上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前者系结肠功能紊乱引起如肠易激综合征,后者系肠壁上有变形或者新生物,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多发息肉并有炎症等。 该病的主要表现是结肠或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出血等炎症表现。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在我国发病率逐渐升高,该病发病原因不明,病程漫长,迁延难愈,有癌变风险,值得大家引起重视。
    2023-07-31
  • 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的区别(视频)

    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的区别
    肠易激综合征是腹痛并且伴随大便习惯、大便性状、大便频率改变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没有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罗马Ⅳ标准中,符合腹痛一周发作一次以上,并伴随大便性状和频率改变,呈慢性反复发作的过程,病程在6个月以上,近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 结肠炎通常有病理改变,肠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水肿、糜烂,严重时可见溃疡、息肉增生,部分患者有脓性分泌物。因此,结肠炎生化检查或肠镜检查可以发现病理异常,而肠易激综合征没有病理改变,这是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2023-07-31
  • 肠易激综合征可以治愈吗(视频)

    肠易激综合征可以治愈吗
    肠易激综合征为功能性疾病,严重困扰患者生活和工作。治愈率较低,但并非完全不可治愈。能否治愈完全取决于患者就诊时机,早期轻度症状及时进行药物干预,并解决导致疾病的事件后,部分患者可完全治愈。若出现新的诱发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条件可再次复发,绝大部分患者治愈的可能性小。若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症状可缓解、控制,恢复正常生活。
    2023-07-31
  •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肠易激综合征具体症状如下: 1、腹痛或腹部不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病诊断常用罗马标准; 2、大便异常:表现为腹泻、便秘,亦可表现为腹泻和便秘交替; 3、非特异性症状:常伴有腹胀、上腹烧灼感、胃食管反流病; 4、疼痛:常在白天发作,夜晚减轻,与发病机制有关,睡眠状态当下,无任何刺激和激着时,较少导致结肠异常蠕动。3个月内,每月发作3-6次左右; 5、营养不良:如消瘦等。
    2023-07-31
  • 肠易激综合征的检查方法(视频)

    肠易激综合征的检查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的检查方法如下: 1、大便检查:了解大便有无黏液、白细胞、红细胞; 2、血常规:贫血,可存在消耗性疾病或出血性疾病,如胃肠道肿瘤; 3、结肠肿瘤标志物检查:如IP抗原,包括CA125、CA199等肿瘤标志物检查; 4、生化检查:因肠易激综合征长期营养不良出现低蛋白血症等问题; 5、胃镜和肠镜检查: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疾病; 6、影像学检查:腹部彩超,肝脏、胰腺、胆囊可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 6、动力检测:直肠的肛门测压,无异常时可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
    2023-07-31
  • 肠易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视频)

    肠易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健康宣教:健康宣教起50%-60%的作用,比药物干预更重要。治疗中,心理诱导、语言处方占主要地位; 2、饮食方面:根据病型控制粗纤维食物、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进食时尽量磨碎食物,减少胃肠负担,使食物更多混合淀粉酶,利于食物消化; 3、药物治疗:临床中常用匹维溴铵和曲美布汀,属于双向调节剂。益生菌可改善肠道环境,补充谷氨酰氨,利于肠道功能恢复; 4、精神疾病治疗:精神情绪严重时,用精神干预药物治疗,早期使用黛力新类处方药,若病情严重,建议求助心理医生,利于及时恢复。
    2023-07-31
  • 肠易激综合征的常用药物(视频)

    肠易激综合征的常用药物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根据病因和发病用药如下: 1、肠易激患者常伴有腹痛,解痉药可缓解胃肠痉挛症状,适用于腹泻型的肠易激患者; 2、促胃动力药,适用于长期综合征所致的腹胀、胃脘胀满症状; 3、通便药,渗透性泻剂适用于便秘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4、对于腹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止泻药有一定作用; 5、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抗焦虑、抑郁药物有一定的作用。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1
  •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治疗(视频)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包括腹泻型和便秘型。临床上肠易激综合征多为腹泻型的,表现为腹部疼痛,痛时便意强烈,大便次数较多且较烂,或吃东西及紧张、焦虑后易出现腹部不适。肠易激综合征为功能性胃肠病,诱因包括精神心理的异常、急性的胃炎或肠炎所致的肠道的微炎症,或肠道细菌的微生态紊乱,或脑-肠互动异常的肠易激综合征等,还有社会生活方式、环境的改变,导致胃肠功能的紊乱。
    2023-07-31
  • 经常拉肚子怎么回事(视频)

    经常拉肚子怎么回事
    导致经常拉肚子的常见原因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最近三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三天出现反复发作腹痛或不适症状,伴有大便形状、频率的改变。 对于拉肚子主要需观察次数和性质,若大便性质和颜色正常,大便次数每天不超过三次,且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通常不需要治疗。且经过结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考虑为功能性胃肠功能紊乱。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年龄在20-49岁,患者也会出现原因不明反复或持续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可伴随出现下腹痛、大便不尽感。 大肠癌患者排便习惯改变与进食无关,常出现便血、暗红色血便,血液通常与粪便混合在一起,且经常带有黏液。若因肿瘤引起肠腔狭窄,可表现为便秘、排便不畅和腹胀等,容易误诊。
    2023-07-31
  • 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视频)

    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表现如下: 1、餐后不适综合征:食量慢慢减少,表现餐后早饱; 2、上腹疼痛综合征:表现上腹部疼痛、不适,紧张时出现急性腹痛,腹痛欲便感; 3、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胃肠病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主要与自身心情相关,长期患病易引起患者焦虑、抑郁,建议适当应用药物缓解。若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感,勿先诊断为功能性胃肠病,需先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免造成误诊、漏诊。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