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

  • 急性肝衰竭怎么办(音频)

    急性肝衰竭怎么办
    讲解医师:邢文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对于患者所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是由于患者由于药物性刺激,或者大量的饮酒酒精中毒,患者有可能由于肝炎控制不好,或者进一步出现肝脏的肝功能衰竭。对于此类情况来说,如果是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需要积极的考虑行人工肝治疗,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血浆置换。经过2-3次左右的血浆置换,患者的肝功能衰竭状况多会得到好转。在人工肝的时候,患者需要积极的进行保肝治疗,并且补足身体内的液体量,尤其是葡萄糖的含量,这样利于肝脏糖原的利用以及糖原的合成。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不要饮酒,不要劳累。这样对于身体自身免疫力的保护,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患者的基础性疾病,如患者是病毒性肝炎,还是由于患者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还要需要积极的针对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 肝衰竭晚期的痛苦程度(音频)

    肝衰竭晚期的痛苦程度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肝衰竭晚期的患者不仅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黄疸等常见症状,还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上消化道出血可以造成失血性休克,患者表现为脉搏细速、肢端湿冷、疲倦乏力、少尿、无尿等。顽固性腹水或者大量腹水还可以造成严重的腹胀,影响患者进食,甚至还可以引起明显的呼吸和行走困难,加重患者痛苦症状。不过,如果肝功能衰竭引起的肝性脑病,这时会造成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由于已经丧失意识,此时患者反而会丧失痛苦的症状,但是有可能进一步加快和增加死亡的几率。肝衰竭晚期,有时单纯药物治疗并不能挽救生命以及改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应用人工肝,甚至肝移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对于肝衰竭晚期的患者,也应当加强临终关怀,减少临床痛苦。
  • 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音频)

    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
    讲解医师:郝尧坤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
    急性肝衰竭起病急,在2周之内出现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下诊断为急性肝衰竭。第一、患者高度乏力、高度腹胀。第二、黄疸的进行性加重,在171μmol/L或者是每天上升17.1μmol/L以上。第三、凝血功能的恶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凝血酶原活动度<40%。第四、患者出现肝脏进行性的缩小。满足以上条件者,临床诊断急性肝功能衰竭。
  • 肝衰竭可以治愈吗?(音频)

    肝衰竭可以治愈吗?
    讲解医师:王凌航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
    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肝衰竭,如果是一次性的,比如有的药物性肝炎来势汹汹,一次打击造成了肝脏出现了肝衰竭的一系列的表现,通过积极的保肝、退黄、控制肝衰竭的各种并发症治疗以后,肝脏功能完全恢复了,肝衰竭就彻底的治愈了。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比如重症的病毒性的肝炎,控制了这个肝炎病毒的活动性的复制的时候,肝衰竭经过积极的保肝纠正以后,这次的肝衰竭稳定了,以后就不发生肝衰竭了,这种肝衰竭叫临床治愈。如果肝衰竭来势汹汹,就算是临床经过积极的治疗,仍然没有足够数量行使足够功能的肝细胞来完成肝功能。这种肝衰竭比如晚期的,经过积极治疗以后也没有足够的肝细胞再生,这种晚期的肝衰竭,如果实在不能纠正,只能通过肝移植来进行治疗。总体来说,目前临床上关于肝衰竭的治疗已经有了更多的手段,所以现在临床上肝衰竭的治愈率越来越高了。
  • 肝衰竭的治疗方法(音频)

    肝衰竭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王凌航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
    肝衰竭就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的功能的衰竭,表现为炎症活动很剧烈,肝脏又不能处理胆红素,出现了黄疸,肝脏又不能合成白蛋白,肝脏又不能合成凝血因子,肝脏功能储备很差,肝脏没有解毒功能,肝脏因为衰竭的原因,甚至出现了一些出血、门脉高压、肝昏迷、肝腹水的表现。那么肝衰竭首先就是病因治疗,如果肝衰竭是由乙肝、丙肝、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需要抗病毒治疗,像丙肝,现在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治愈丙肝,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可以使肝脏的活动性的炎症得到缓解,这是病因治疗里的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的病因治疗。如果是酒精的引起肝衰竭当务之急是戒酒,如果是药物引起的,停用可疑的药物,如果自身免疫性引起的,控制自身免疫性的因素,保证肝衰竭不要进展。肝衰竭已经发生了,控制住病因不让进展了以后,还得针对肝衰竭带来的一些情况进行治疗,比如白蛋白合成能力非常低下,可以输白蛋白利尿,如果凝血因子合成功能不行,病人出现了广泛的出血的表现怎么办?可以补充外源性的凝血因子,但是这种外源性凝血因子半衰期很低,需要一天多次的输注才能满足凝血因子的需求。肝昏迷怎么办,肝脏解毒功能差了以后,很多毒素绕开了肝脏的过滤,直接对脑细胞造成毒害,除了稳定肝脏,让肝脏有更好的解毒功能去处理这些以外,可以针对这些毒素本身的代谢进行治疗。比如如果是血氨增高引起的,临床有一些脱氨药,比如因为是氨基酸比例失调引起的,可以补充一些外源性的氨基酸,比如支链氨基酸来控制肝昏迷,如果是门脉高压引起的这种出血,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手段或者胃镜下的手段来控制肝衰竭相关的门脉高压引起的出血,所以肝衰竭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而且因为肝脏是一个重大的滤器,当肝衰竭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发生感染的,除了病毒性感染以外,在肝衰竭阶段很容易出现抵抗力降低以后的细菌感染,所以要密切监测肝衰竭的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和感染的发生。一旦有细菌性感染出现的时候,还要针对感染进行积极的强化抗感染治疗,经过了综合的治疗,包括给肝细胞提供足够的稳定的内环境,给充分的营养支持,在这种内环境稳定、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稳定的情况下,给肝细胞再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当肝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再升到一定程度,能行使正常的肝功能的时候,肝衰竭就得到纠正了。如果经过了积极的治疗,肝衰竭持续的不缓解,持续没有足够数量的肝细胞再生,来行使肝功能的时候怎么办?那就只有肝移植,换一个新的肝脏重新发挥肝脏应该发挥的作用。
  • 肝衰竭如何分期(音频)

    肝衰竭如何分期
    讲解医师:郝尧坤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
    肝衰竭临床上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表现患者出现高度的乏力、腹胀、黄疸进行性地加重、凝血功能障碍。黄疸值要在10倍以上,171μmol/L,或者每天黄疸升高的速度在17.1μmol/L以上。凝血功能INR在1.5-1.9之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在30%-40%之间。中期的患者会出现Ⅱ度以下的肝性脑病或者腹水感染并发症,凝血功能进一步恶化。国际标准化比值也就是INR在1.9-2.6之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在30%-20%之间,晚期的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进一步加重,凝血功能就更差。INR往往是>2.6,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20%。患者出现以下四个症状之一的可以诊断为肝衰竭的晚期,分别是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感染、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
  • 小儿肝衰竭怎么治(音频)

    小儿肝衰竭怎么治
    讲解医师:黄泼泼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肝胆疝外科
    发生肝衰竭的患儿,应该是肝功能损害是比较重的,肝脏的功能是紊乱的。肝衰竭的患儿如果有合适的肝源,应该首选是肝移植。还有可以行人工肝进行解毒的作用,将血液中的毒素通过人工肝都排泄掉。有合适的肝源,最好还是进行肝移植,这样患儿的生存期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首先还要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肝衰竭,进行综合的治疗。在等待肝源的时候可以行人工肝的治疗,将体内的毒素通过人工肝进行排泄。以上内容仅供参,具体用药、治疗指导请以医生面诊为准。
  • 肝衰竭的诊断标准(音频)

    肝衰竭的诊断标准
    讲解医师:马素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一些辅助检查来综合分析判断。急性肝功能衰竭就是急性疾病在2周以内出现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并且表现出极度的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短期内出现胆红素的上升,胆红素是每天上升17.1u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一般是在40%以下,肝脏体积进行性缩小。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主要是急性起病,在2-26周之间出现下列的表现,主要是患者出现极度的乏力,高度的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患者的黄疸出现进行性加重,总胆红素大于171umol/L,或者是每天上升的幅度大约17.1umol/L,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或者是INR小于1.5,并且排除其它原因。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的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遇到某种诱因,发生了急性或者亚急性的肝功能衰竭,它的表现主要是出现明显的乏力、高度的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黄疸是进行性的加深,总胆红素大于171umol/L,或者是每天胆红素上升的幅度大约17.1u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或者INR大于1.5,可以伴或者是不伴肝性脑病,伴或者是不伴出现腹水。慢性肝功能衰竭,主要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的减退。出现了总胆红素达到171umol/L以上,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或者是INR大于1.5。肝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在肝功能衰竭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非常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所以这个时候取肝组织病理,一定要注意风险。
  • 肝衰竭的危害有哪些(音频)

    肝衰竭的危害有哪些
    讲解医师:梁昌富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肝胆疝外科
    肝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者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它的主要危害有以下:一、全身健康状况衰退,表现为极度虚弱、高度乏力、体重下降,严重者甚至出现起床困难,生活不能自理;二、严重的消化道症状,食欲极度减退、厌油腻、上腹部饱胀不适,可伴有恶心、呕吐、呃逆、腹部胀气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三、黄疸进行性加重,多表现为巩膜黄染、皮肤黄染进行性加深;四、明显的出血倾向,可出现皮肤紫癜或淤斑、自发性齿龈出血、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五、发热。部分患者可有持续性低热;六、病情严重者可并发脑水肿及肝性脑病、腹水、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继发感染等等。
  • 肝衰竭怎么治疗(音频)

    肝衰竭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肝衰竭的治疗首先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果是药物所导致的肝衰竭,首先应当停止一切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如果是乙肝病毒所造成的肝衰竭,还应及时控制病毒复制,应用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恩替卡韦。如果是长期或者大量饮酒所造成的,还应及时给予戒酒。如果起病较为急骤,进展非常迅速,也可以试用糖皮质激素,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同时应当及时应用保肝、退黄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复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腺苷蛋氨酸,以减少肝细胞坏死。应用合理的营养支持,注意输入的液体量,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口服乳果糖或者应用丙氨酰谷氨酰氨可以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促进毒性物质排出。必要时还可以考虑应用人工肝替代衰竭的肝脏部分功能,这可以为抢救争取一线的希望。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进行肝移植,临床已经证实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目前供体很少,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