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 如何预防急性肝衰竭(视频)

    如何预防急性肝衰竭
    患者需要从病因方面预防急性肝衰竭。药物、酒精、病毒感染、慢性肝病等均是引起急性肝衰竭的病因。患者需遵医嘱服用药物,尤其是肝损伤药物,尽量避免长期服用肝损伤药物;适度饮酒,勿长期大量饮酒,否则短时间内将加重肝脏负担;慢性肝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病,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避免食用肝损伤药物,以防引起急性肝衰竭。
    2023-08-03
  • 肝衰竭的并发症(视频)

    肝衰竭的并发症
    肝衰竭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肝性脑病:出现睡眠时间颠倒、性格改变、意识障碍等; 2、腹腔积液:腹壁膨隆、下肢浮肿,腹部有不适感,慢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腹壁静脉曲张; 3、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均可能导致胃黏膜出血、水肿、糜烂等; 4、肝肾综合征: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 5、肝肺综合征。
    2023-08-03
  • 慢性肝衰竭如何治疗(视频)

    慢性肝衰竭如何治疗
    慢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之上,比如慢性乙肝,长期发展到肝硬化或者其它原因导致肝硬化,肝硬化又缓慢进展,逐渐发展到肝衰竭。肝衰竭发展到总胆红素大于正常检测范围上限10倍;同时凝血酶原活动度<40%,正常人基本上在70%-80%以上,不如正常人的一半。凝血酶原活动度反映的是肝脏合成功能,因为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合成,而胆红素也是反映肝脏病变严重程度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当慢性肝病进展到符合这两个条件时,可称为慢性肝衰竭。 慢性肝衰竭由于没有急剧加重、恶化的过程,缓慢发展到这个程度。内科治疗无特效药物,只有通过移植一个好的肝脏,也就是肝移植,才能彻底根治。如果在不做肝移植的情况下,内科治疗只能对症治疗,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有感染就抗感染,有腹水就尽量消腹水,有肝性脑病发作就处理肝性脑病,有消化道出血就止血,降低门脉压治疗等,类似以上对症治疗,但是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2023-08-03
  • 肝衰竭死亡率有多高(视频)

    肝衰竭死亡率有多高
    肝衰竭是种严重的肝脏疾病,病死率高,预后差。急性肝衰竭是2周内就出现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腹水等临床症候群,病死率更高;亚急性肝衰竭是2周到半年以内出现肝衰竭症候群,比如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病死率相对低于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突然加重,出现急性肝功能的失代偿,这时候出现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死率低于亚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出现肝性脑病、腹水等症候群。如果是慢性肝衰竭,出现肝衰竭以后,有效的治疗方案最终只有肝移植。所以肝衰竭是严重的肝病,病死率高,总体病死率可以达到70%-80%左右。
    2023-08-03
  • 慢性肝衰竭后期发烧如何物理降温(视频)

    慢性肝衰竭后期发烧如何物理降温
    慢性肝衰竭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严重性肝病,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可能出现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以对于病人出现高热,药物降温副作用相对比较大,一般以物理降温为主要手段,具体如下: 1、局部冷敷和全身冷疗:在家中也可以做到,比如局部冷敷常用冰袋,基本原理是通过接触传导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冰袋放置在前额、头顶以及体表大血管通过的部位,比如颈部、腋下、腹股沟。要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有些过冰会造成皮肤局部冷冻伤,出现皮肤苍白、发绀,要停止冷敷,避免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的冻伤情况; 2、温水擦拭: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操作很简单,温水接触皮肤,通过蒸发传导来增加机体散热,达到降温的目的; 3、降温毯:超高热在医院里面会用降温毯,主要是调节毯面温度,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降温毯表面与身体接触来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降温毯的好处是完全可以达到精准控制,对各类顽固性高热,降温毯调到15℃-20℃,亚低温的体温可以到33℃-35℃,精准的来控制体温; 发烧可以增加皮肤的不显性失水,所以除物理降温外,还要适当喝盐开水或者补充电解质液来补充水分,更有利于体温恢复。
    2023-08-03
  • 肝衰竭有哪些病因(视频)

    肝衰竭有哪些病因
    引起肝衰竭的病因很多,包括病毒,比如肝炎病毒或其他病毒,以及药物、肝毒性物质、细菌、寄生虫、肝脏肿瘤、肝脏手术、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胆道疾病、代谢异常、循环衰竭、创伤等。但是目前肝衰竭的少数病因不能够明确,而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尤其是乙肝病毒,其次是药物和肝毒性物质,比如乙醇、化学制剂等。另外,儿童肝衰竭可由遗传代谢性肝病引起。
    2023-08-03
  • 肝衰竭严不严重(视频)

    肝衰竭严不严重
    肝衰竭分为急性、慢加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通常在2周内出现肝功衰竭表现,由于大片肝细胞坏死所引起,患者恢复较为困难,并且死亡率较高,通常需要进行多方面综合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通常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对肝脏造成严重打击而出现,比急性肝功能衰竭生存希望较大。肝衰竭预后通常与病因有关,如果可以发现病因、祛除病因、及时治疗,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比如经过内科治疗,再结合人工肝的血液净化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为患者带来生存希望。临床上关注肝衰竭患者的指标是胆红素水平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即PTA,与肝衰竭预后有直接关系,即成正比关系。
    2023-08-03
  • 肝衰竭换肝后能活多久(视频)

    肝衰竭换肝后能活多久
    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手术后的预期生存时间,主要取决于患者器官功能衰竭情况。包括单一肝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患者术后是否有严重并发症出现,包括感染、胆道并发症、严重排斥反应等,还有器官功能衰竭是否改善,所以预后存在较大区别。部分患者术后可以长时间生存10-20年,部分患者肝移植手术后由于严重并发症,可能仅有数月寿命。一般肝衰竭患者进行肝移植手术后,其生存情况较好。对于良性肝病,包括肝炎、肝硬化等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进行肝脏移植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肝衰竭包括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情况可能不至于较差,其等待肝移植的时间相对足够,也可通过药物维持一段时间,同时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小。对于暴发性肝衰竭,由于病情进展较快,患者可能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此时术后出现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会明显增加,且手术死亡风险也会提高。
    2023-08-03
  • 慢性肝衰竭诊断标准(视频)

    慢性肝衰竭诊断标准
    肝衰竭属于严重肝病,可以出现较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慢性肝衰竭诊断前提为存在肝病基础病,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存在明显腹胀、乏力、纳差等消化道症状; 2、黄疸进行性加重,每天上升17umol/L或总胆红素>170umol/L; 3、凝血功能出现障碍,PTA<40%是诊断肝衰竭的客观指标。患者可以存现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出血、鼻衄等; 4、出现肝衰竭合并症,如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大出血等。
    2023-08-03
  • 急性肝功能衰竭如何治疗(视频)

    急性肝功能衰竭如何治疗
    目前急性肝衰竭在内科治疗方面尚缺乏有效特效药物和手段,一般应去除病因、对症治疗,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最重要一点是去除不同病因,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在加强监护下,采用适当抗炎、保肝、退黄药物,以及适当免疫调节治疗和微生态治疗。 合理使用人工肝替代治疗十分重要,可以明显缓解重症肝病患者病情,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也为部分肝移植患者争取宝贵治疗时间。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