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100是小三阳吗(视频)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100是小三阳吗
    乙肝病毒DNA&lt;100IU/mL,说明在应用最低检测下限,在100IU/mL的试剂中,无法检测到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此种情况可见于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是小三阳情况。另外也见于经过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DNA降到100IU/mL以下的患者。建议此类患者去做高灵敏的乙肝病毒DNA检测,乙肝病毒DNA最低值,可以检测到15IU/mL或20IU/mL以下。如果病毒仍然&lt;15IU/mL或20IU/mL,说明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即病毒DNA的限制较低。如果使用高灵敏办法检测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在15-100IU/mL,说明乙肝病毒DNA处于低水平复制状态,需要进一步调整抗病毒药物。对于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小三阳患者,乙肝病毒DNA值&lt;100IU/mL,说明病毒复制不活跃。如果肝功能属于正常范围,患者也没有肝硬化和肝癌的家族史,且行肝脏彩超以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时显示肝纤维化不明显,此类患者称为健康表面抗原携带者,暂时不需要予以抗病毒治疗,但是必须定期复查。因为乙肝病毒的复制随时会发生变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健康携带者,可能经过几个月或者几年后,会出现乙肝病毒DNA的活跃复制。此种情况下需要重新评估,是否急需予以抗病毒治疗。
    2023-08-03
  • 乙型肝炎DNA测定正常值是多少(视频)

    乙型肝炎DNA测定正常值是多少
    测定乙肝病毒DNA时,应用不同的试剂进行测量,正常值也不同。若应用高灵敏的试剂测乙肝病毒DNA,正常值通常是15IU/mL或20IU/mL,部分试剂测量的正常值是100IU/mL或500IU/mL。建议应用高灵敏的乙肝病毒DNA试剂进行检测,尤其是需要予以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因为乙肝病毒的抗病毒治疗,要求DNA降得越低越好。部分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虽DNA降到低水平,但是应用高灵敏的试剂检测时,仍然能检测到。一般称此类患者为低水平复制人群,其DNA测量值在20-2000IU/mL水平。这种低水平复制的人群,仍然有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且与DNA&lt;20IU/mL的人群比较,此类人群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要高出5-10倍。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尽量应用高灵敏方法进行测定,也尽量使用正常值是20IU/mL以下的方法测定。
    2023-08-03
  • 乙型肝炎病毒定量检测多少为正常值(视频)

    乙型肝炎病毒定量检测多少为正常值
    乙型肝炎病毒的定量检测,通常指HBV-DNA,即乙肝病毒的核酸定量,不同的医院、化验室设定值不一样。高灵敏度的检测值一般以20IU/ml为标准,在20IU/ml以下表示阴性,普通的检测方法一般以100IU/ml,甚至有的地方比较粗糙,以500IU/ml为界限值。目前的专科医院通常以以20IU/ml为标准。HBV-DNA&gt;20IU/ml,说明乙肝病毒在复制,HBV-DNA&lt;20IU/ml说明乙肝病毒控制良好。通常HBV-DNA的正常指标,作为乙型肝炎治疗的过程中,评价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效果好坏的重要的参考指标。HBV-DNA数值越高,说明乙肝病毒复制越活跃,可能患者目前服用的药物没有效果。除关注乙型肝炎的病毒定量以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肝功能的水平、肝功能的状态,包括转氨酶、胆红素,以及白蛋白指标。另外还要定期给患者进行超声检查、CT检查,以明确患者是否出现肝硬化,乃至是否形成肝癌。所以乙型肝炎患者的追踪、随访,需要全方位的检查化验,除病毒外还要观察其他的指标,作为综合性的评估。
    2023-08-03
  • 舌头发紫是癌症吗(视频)

    舌头发紫是癌症吗
    舌头发紫不一定是癌症,临床上称为青紫舌,是体内淤血停滞的特殊信号。出现青紫舌的人群中约有90%的患者有慢性疾病,导致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高。故任何病因引起的静脉淤血、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高、毛细血管扭曲畸形、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收缩痉挛、血中缺氧、血栓栓塞均可使舌头微血管血液循环不良,出现青紫色。如冠心病、肺心病、慢性肝病、糖尿病、脉管炎、红斑狼疮,甚至痛经、闭经等均可引起青紫舌。 而青紫舌患者中癌症患者约占54.4%,非癌症患者青紫舌占30.6%,健康人群占15%。
    2023-08-03
  • 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严重吗(视频)

    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严重吗
    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分轻度、中度及重度。重度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临床表现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明显乏力、腹胀、食欲不振、厌油腻食物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在体征上表现为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蜘蛛痣以及肝脾肿大。肝脏生化学检查损伤也较明显,比如谷丙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在正常上限5倍以上,出现白蛋白下降<32g/L,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下降。同时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凝血酶原活动度在40%-60%,胆碱酯酶下降,即&lt;4500U/L。此类患者由于病情重需住院治疗,且治疗难度相应增加,但经过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较好。若治疗不及时或存在部分诱因,如感染、劳累、饮酒等,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诱发肝衰竭。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规范,病情也会逐渐进展,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2023-08-03
  •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阳性是什么意思(视频)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测定结果为阳性,说明体内含有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可以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表面抗体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已经注射乙肝疫苗,规范注射乙肝疫苗后,即在0、1、6个月分别注射3针乙肝疫苗后,就会产生足量的表面抗体。另外表面抗体的产生也见于急性感染乙肝病毒的半年后,且会产生有效的表面抗体,表面抗体会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人群,建议要积极注射乙肝疫苗,即进行3针的乙肝疫苗注射,可分别在0、1、6个月时,分别注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成人是20μg,儿童是10μg。注射完第3针乙肝疫苗的1-2个月后,要化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如果表面抗体的水平达到10mIU/mL,则说明会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也会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
    2023-08-03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的意思是什么(视频)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的意思是什么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说明体内有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可以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这种抗体是由于注射乙肝疫苗,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而产生,也见于急性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在恢复期的6个月以后,产生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且这种表面抗体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阴性,则部分人群对乙肝病毒缺乏免疫力,需要注射乙肝疫苗。注射乙肝疫苗一般是按照规范的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即在0、1、6个月时,要分别注射3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注射的剂量成人是20μg,儿童是10μg。注射第3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要检测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如果达到10mIU/mL以上,则说明此水平的表面抗体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人体获得疫苗的较好应答。
    2023-08-03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是什么意思(视频)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一个结构,是乙肝病毒最表面的一层抗原,即俗称的澳抗。如果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查结果是阳性,提示患者有乙肝病毒的存在。但临床上在判断可能有乙肝病毒的存在后,还需要结合乙肝5项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如果乙肝五项中的1、3、5项阳性便是大三阳,如果是1、4、5项阳性便为小三阳,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监测HBV-DNA,以明确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的治疗。但仅通过乙肝表面抗原监测,无法明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因为即便是乙肝表面抗原测定为阴性,有时仍可以测到血清中的DNA阳性,甚至可以观察到有乙型肝炎的活动。
    2023-08-03
  • 病毒性肝炎病原体有几种(视频)

    病毒性肝炎病原体有几种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戊肝病毒,简称为HAV、HBV、HCV、HEV。乙肝病毒是DNA病毒,其它的3大类是RNA病毒。从传播途径上,甲肝和戊肝主要是消化道途径传播,由于甲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患者粪便排出时带有肝炎病毒,污染水源和食物,且食物和水没有加热煮沸消毒,便导致其他的接触到病毒的人感染病毒导致病毒性肝炎。而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比较接近,主要是通过血源传播、母婴的垂直传播以及性传播等传播途径,尤其是丙型肝炎,80%以上的患者是通过血源途径传播。
    2023-08-03
  • 哪种肝炎可能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视频)

    哪种肝炎可能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传播方式相似,主要是通过输血和血制品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其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率最高,可以达到60%以上。目前采取较多措施阻断母婴传播,因此母婴传播率在逐渐降低,5岁以下的儿童母婴传播率只有不到1%,5-15岁以下不到5%,目前阻断母婴传播的方式包括新生儿的两针联合免疫,以及孕后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进行抗病毒治疗。通过性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几率比其它肝病多,破损皮肤黏膜也是肝炎病毒传播的途径,如医疗消毒不严格时,通过穿刺、置管或眼科和口腔科的操作,以及针灸和针刺消毒不严格的医疗途径,都可引起肝炎病毒传播。美容行业的纹身、纹眼线、纹唇线或扎耳朵眼,如果消毒不严格,也是肝炎病毒传播的方式,另外肝炎病毒也可以通过静脉吸毒传播。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