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病

  • 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有何危害(视频)

    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有何危害
    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狭窄,造成给心脏供血不足,或者心脏耗氧增加,常见原因如下:1、血管狭窄:心肌是比较需要血的器官,供血的血管称为冠状动脉,当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时,会造成心脏供血血量减少。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血脂高后出现斑块,血管发生狭窄、闭塞,血流通过比较困难,到一定程度后使心肌得到的血液减少,造成心肌本身的缺血;2、心肌耗氧量增加:患者有高血压或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需氧量增多,冠状动脉不能提供相应血液,会出现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的危害有心绞痛,严重的会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猝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血管闭塞会造成急性心肌缺血,严重时会造成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会突然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脏停跳,心肌大块丢失,造成心肌运动减弱,出现心力衰竭,有时会突然出现心脏破裂。如果患者发现有早期心肌缺血症状,如心绞痛,需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情况。
    2023-07-31
  • 散发房性早搏怎么引起(视频)

    散发房性早搏怎么引起
    房性早搏病因比较多,包括以下方面:1、器质性心脏病:心肌本身问题,如常见的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急性心肌炎或心肌损伤,均是由于心肌细胞功能出现问题,而导致异位早搏;2、全身系统性疾病:如常见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亢,使新陈代谢发生变化,基础代谢率明显增加,刺激心脏出现提前异位激动,也有可能出现早搏,甚至可能会出现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等;3、电解质紊乱:如存在低钾、低钠等离子问题,也会引起心脏离子通道出现紊乱。因为心脏电学均由于离子流产生,心电不稳定可能会出现各种早搏;4、其他情况:可能是误服特殊毒物或特殊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引起散发性的房性早搏。
    2023-07-31
  • 心电图早搏有什么危害(视频)

    心电图早搏有什么危害
    心电图早搏的危害,要先明确是室性早搏,或者房性早搏,根据早搏发生频率综合决定,具体如下:1、如果是正常人群,在饮用咖啡、长期熬夜、工作劳累,这种情况出现的早搏,只要调整饮食、调整生活起居,早搏会变少,通常没有什么危害,仅需要定期复查心电图,观察即可;2、如果有早搏的人群,本身患有较严重的心脏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出现心脏扩大、心肌劳损、心肌缺血,这种情况发生早搏,即使数量较少,也可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心脏骤停。因此一旦出现早搏,一定要去医院查心电图,甚至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找专业的心血管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明确诊断后,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可能要进一步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2023-07-31
  • 心脏早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心脏早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脏早搏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1、器质性心脏病: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以及主动脉疾病等,会引起心脏早搏;2、非器质性心脏病:比如出现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缺氧、感染、过敏等状况,这些心外系统疾病也会导致心脏早搏;3、其他原因:有一类早搏目前查不到明显疾病,通常过度劳累、生气等刺激后,或剧烈活动,大量出汗后,也容易引起心脏早搏。
    2023-07-31
  • 肾衰竭的晚期症状表现(视频)

    肾衰竭的晚期症状表现
    肾衰竭晚期即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到尿毒症期,即CKD分级达到Ⅴ期。患者可出现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相应代谢废物在体内聚集造成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且易出现心血管系统异常,急性左心衰竭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而随肾功能不断恶化至尿毒症期心力衰竭患者率可达65%-70%,原因多与水钠潴留、高血压及尿毒症心肌病变有关。 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肺水肿等症状,但一般无明显发绀。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排钾能力下降,还可能出现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化验>6.5mmol/L,此时需及时抢救,否则有可能引起心跳骤停风险。而尿毒症可出现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表现。血液系统主要为肾性贫血,晚期出现出血倾向,多与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且肾衰竭晚期患者可能发生胃肠道出血及脑出血。还存在其它系统异常,如内分泌功能紊乱、骨骼病变等。
    2023-08-01
  • 产后急性心衰多久恢复(视频)

    产后急性心衰多久恢复
    产后心衰见的比较多,多数是围手术期心肌病,有些女孩子是二胎、有些是第一胎出现心脏扩大、心衰,现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所以产前要做心脏彩超,目前心脏彩超做的比较少,所以没有产前资料,往往产后病人出现心衰症状,入住心内科,诊断是围手术期心肌病,恢复时个体差异比较大,有些人给予规范治疗之后,3个月心脏完全恢复正常,有些3个月甚至半年,心脏改变并不太明显,往往这时都要进行筛查。 围手术期心肌病实际上病因并不清楚,可能有多个因素参与,恢复时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心衰患者一般3-6个月便能减轻症状,但心脏恢复时间比较长,有时超过一年还没有恢复,这种恢复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在产前最好是做好预防,做心脏彩超,把心衰危险因素控制好,如高血压的问题,好多年轻妈妈实际上怀孕之前已经有高血压,担心宝宝的发育,没有吃降压药,后期就会出现心衰。
    2023-08-01
  • 扩张型心肌病护理措施(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护理措施
    扩张型心肌病护理措施如下: 1、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最主要应避免劳累,劳累可直接诱发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2、合并肺功能差者应预防呼吸道感染; 3、合并便秘者应保持大便通畅,每日一便,以防冠脉循环血流量减少,必要时服用适量的果导片以及肥皂水灌肠; 4、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者应戒烟、戒酒; 5、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 6、治疗时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及喧哗,保证患者充分休息,病室经常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和温度适宜; 7、合并失眠者可以给予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但应严格控制药量,以防呼吸抑制。
    2023-08-01
  • 扩张型心肌病心理调适(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心理调适
    扩张型心肌病症状较重,预后较差,多数患者对治疗没有足够信心,再加上经济压力、社会压力等,常加重心理负担。因此,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忧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检查病情进行评估,结合患者的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选择适当的交流方式,对患者进行病情告知、治疗预后评估、治疗指导等,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和认知。家属应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对患者的想法进行了解,及时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了解患者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积极主动对患者给予关心。
    2023-08-01
  • 扩张型心肌病预后如何(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预后如何
    扩张型心肌病所涵盖的病变类型较多,其预后不可一概而论,不同患者的预后差距较大。如酒精性心肌病,部分患者戒酒后在半年至一年内,心功能可恢复正常;高血压引起的心脏扩大、心衰,若其病因不明,部分患者可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随着治疗的推进,患者的症状可逐渐得到改善,药物剂量逐渐达到目标后,部分患者的心功能可恢复正常;部分病因不明的心肌病,如心肌梗塞后出现的心衰,治疗效果常不令人满意。
    2023-08-01
  • 扩张型心肌病是绝症吗(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是绝症吗
    按照目前的医疗水平分析,扩张型心肌病目前不能够治愈,但有很多药物以及手段来控制症状,延缓进展,可以通过改善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来减轻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脏症状,同时可以进行减容手术、瓣膜修复手术、介入治疗,使心房、心室有节律、有顺序的进行工作,从而减轻、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虽然不能够治愈扩张型心肌病,但是目前有很多的药物治疗、介入手段甚至手术治疗,能够延缓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症状,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的不适的表现。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