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窄性心包炎

  • 心包炎有后遗症吗(视频)

    心包炎有后遗症吗
    心包炎病人早期局部有炎症渗出,经过积极药物治疗,或是其他全身的治疗后,心包炎可能会恢复,不会有后遗症,也有部分患者会有后遗症。根据不同原因,比如结核性心包炎,病人经过抗痨治疗后,也许会存在缩窄性心包炎后遗症,影响较大,会引起心力衰竭症状,比如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全身水肿、肝淤血、脾大等症状。 缩窄性心包炎病人需积极治疗,会有严重并发症。心包炎病人后期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时,也会引起急性心包填塞,心包填塞时可能致命。病人会突然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猝死,需进行紧急心包穿刺、抽取积液,以减轻心包压力,可以治疗。心包炎病人可能有后遗症,但经过积极治疗也较乐观。
    2023-07-31
  • 心包炎需要手术吗(视频)

    心包炎需要手术吗
    心包炎通常不需要手术,只有出现心包填塞,或出现大量心包积液需要抽液时,或出现缩窄性心包炎影响心脏活动时,才需要外科手术,具体如下:1、心包炎发生太突然,如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增长较快,突然心包填塞,这时危害较大,不进行穿刺手术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需要尽快进行心包穿刺的手术,将心包积液引流出。心包炎主要会造成心包积液,对人体危害较大,这时做心包穿刺,进行引流、置管;2、增长不快,但也有心包积液,而且心包积液量较大。这时也会压迫心脏,造成心力衰竭的症状,引起呼吸困难。需要穿刺将液体引流出来,保持通畅,减少对心脏的压迫,即心包穿刺手术;3、缩窄性心包炎通常是慢性心包炎,心包逐渐挛缩、纤维化后会变成壳。本来心包较柔软,保护心脏,但如果发生心包炎,时间长了之后会变得较硬,像皮革一样。包裹心脏会使心脏感到不适,从而影响心脏功能,这时需要进行心包剥脱。但缩窄性心包炎不太常见,需要内外科医生共同评估,结合超声心动图评估是否需要外科手术。
    2023-07-31
  • 缩窄性心包炎手术过程(视频)

    缩窄性心包炎手术过程
    治疗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称为心包切除术或心包开窗术,手术过程即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状态下从胸骨正中入路,或左心前区的内间隙入路,进入心包腔。该过程无需心脏停搏以及体外循环,而后将心前区,包括大血管根部、心尖、膈面心包,尽可能游离、切除,以解除增厚、挛缩、硬化的心包,对心脏舒张和收缩活动的限制。部分患者病程较长且复杂,难以做到将整个心包全部切除、清理干净。此时要选择在关键部位,即心前区,尽可能将病变心包切除,让心脏恢复其收缩和舒张的活力,然后将入路关闭,可能还会留置引流管,将心包腔渗出引流至体外。术后需长期随访,以明确心包有无进一步改变。
    2023-07-31
  • 结核性心包炎初期最关键的治疗方法(视频)

    结核性心包炎初期最关键的治疗方法
    结核性心包炎治疗无论是初期或者晚期,如果能早诊,一定要早诊结核性心包炎。因为这时可能处于一种心包积液的状态,最可怕的是一旦到了中晚期之后就造成心包严重缩窄,叫缩窄性心包炎。所以整体来讲,结核性心包炎分比较早期的心包腔积液和晚期缩窄性心包炎。早期或结核性心包炎的治疗仍然是采取综合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内科治疗: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需要一个方案,该方案由3-4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组成,疗程9-12个月,用药要适当、有规律、坚持; 2、如果心包积液比较多,仍然要做心包腔穿刺,来减轻心包积液的量以及减轻压迫症状,缓解症状; 3、激素的应用; 4、中医中药以及对症治疗等。 所以结核性心包炎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来达到有效目的。
    2023-08-01
  • 脾功能亢进的病因(视频)

    脾功能亢进的病因
    引起脾功能亢进的病因较多,具体内容如下: 1、感染性疾病: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样结核、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及疟疾等; 2、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3、淤血性疾病:比如充血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等; 4、血液系统疾病:比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镰状细胞贫血等; 5、脾脏疾病:比如脾淋巴瘤、脾囊肿及脾血管瘤等; 6、原发性脾大。
    2023-08-01
  • 门脉高压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门脉高压是怎么引起的
    门脉高压在医学上面主要把它分成肝前型、肝内型和肝后型,肝前型主要是门静脉血栓、门静脉海绵样变。肝内型是最常见的,中国最常见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血窦病变引起的门静脉压力增高。还有一些其他疾病,比如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这是肝内型门脉高压三种最常见的现象。肝后型的门脉高压主要是因为布加氏综合征,或者是由重症心包炎导致的,主要原因在于门静脉血液通过肝脏以后回心的压力增高,而间接的导致肝脏里面的压力增高。主要比如心包积液、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还有是布加氏综合征、肝静脉闭塞或者下腔静脉闭塞,导致血液回流发生障碍,导致间接的压力增高。肝脏的门脉高压是肝内型,是全国最常见的现象,一般在肝硬化病人中间是比较常见,大概有30%-50%的患者都会出现肝内型门脉高压,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的地方。
    2023-08-02
  • 缩窄性心包炎手术后可以活几年(视频)

    缩窄性心包炎手术后可以活几年
    大多数缩窄性心包炎病人经手术治疗,可以长期保持非常好的状态,可以称为被治愈的状态。绝大多数人治疗效果非常好,对寿命影响不大,除非有的病变弥漫得非常快,或者结核有迁延不愈、复发、粘连,以上可能会复发。如果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的时机,选择得非常晚,心脏问题解决后,肝脏淤血问题已经变成淤血性肝硬化,会影响寿命。缩窄性心包炎最常见的是结核性心包炎迁延不愈,或者慢性改变后,导致心脏表面的心包膜增厚、纤维化、挛缩、钙化,限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动脉射血量不够的表现,比如水肿、低血压、体力活动受到明显限制。手术是通过相对较小的切口,进到心包腔中,把增厚、纤维化、挛缩 、钙化的心包完全剥离或者开窗,解除对心脏的束缚,解决心包异常增厚的问题。心脏包括心房、心室,收缩和舒张不会受到非常明显的限制,整个系统循环起来后,静脉回心血量和动脉搏出量都会增加。
    2023-08-02
  • 胸腔积液怎么引起的(视频)

    胸腔积液怎么引起的
    胸腔积液出现的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1、心衰、缩窄性心包炎等异常导致胸腔积液生成过多,可造成进水压增加,血液直接进入胸腔内; 2、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肾脏疾病等原因; 3、风湿、类风湿问题可导致多浆膜腔积液; 4、部分肿瘤患者亦可出现胸腔积液,尤其是不明原因出现积液的中老年患者应高度警惕,需排除是否患有肿瘤。
    2023-08-02
  • 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哪些(视频)

    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确定存在胸腔积液,首先需要明确胸腔积液性质,属于漏出液还是渗出液,明确胸水性质再进行胸腔积液病因诊断。漏出液病因诊断较简单,结合病史不难做出诊断。漏出液常见病因包括心力衰竭,一般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胸腔较多;肾病综合征常发生双侧胸腔积液;肝硬化胸水大多数在右侧胸腔;急性肾炎、缩窄性心包炎等均可导致胸腔漏出液形成。 渗出液病因较多,病情复杂,如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肿瘤、细菌感染是常见病因。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伴有发热、胸痛、盗汗、PPD皮试阳性等表现。恶性肿瘤侵犯胸腔引起胸腔积液,多呈血性,增长迅速、量大。胸水脱落细胞检查、胸膜活检等常可以明确诊断。细菌感染导致的胸腔积液常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抽血可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等特点。 总之,胸腔积液是胸部或全身疾病的一部分,针对病因治疗尤为重要。漏出液常在纠正病因后不需要抽液,渗出性胸腔积液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处理。一旦患者出现胸腔积液,需要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明确良恶性,同时进行相应处理。
    2023-08-02
  •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视频)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
    水肿的原因,从西医角度来说,跟肝脏疾病有关的叫肝性水肿,与肾病有关的叫肾性水肿,具体包括: 1、肝脏:肝硬化、肝腹水会引起水肿; 2、肾病:慢性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病、慢性肾炎会引起肾性的水肿; 3、心脏:跟心脏有关的水肿叫心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最常见的原因为心衰及引起心衰的疾病,包括急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重症心肌炎或肺病,如急性肺栓塞、心包大量积液等。心衰包括左心衰和右心衰,其特点包括: 1、左心衰:常见较严重后果是左心衰,直接表现为肺水肿,一般看不到,但医生听诊时肺里会有啰音,拍胸片会有肺淤血的表现; 2、右心衰:左心衰时间较长或患者本身的疾病会引起右心衰,如急性的肺栓塞引起急性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右心衰引起的水肿,患者会发生脚面肿、小腿肿,再往上大腿肿而引起腹水,进一步引起胸腔积水、心包积液,是由下往上的静脉压高所引起,因此静脉淤血引起的水肿往往和心衰有关。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