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

  • 哪些疾病会引起溃疡性结肠炎(视频)

    哪些疾病会引起溃疡性结肠炎
    引起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如下: 1、肠道感染性疾病:普通细菌感染、特异性细菌感染、肠结核等,常发生于回盲部; 2、药物:老年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溃疡性结肠炎; 3、过敏性疾病:腹型紫癜患者,亦可发生肠道溃疡,相对表浅、细小,结合生化检查可确诊; 4、克罗恩病; 5、白塞氏病:为免疫损害因素,可引起结肠溃疡,并伴随肠道外表现,如口腔、外生殖器、眼部病变、针刺反应; 6、严重肠道肿瘤:如结肠癌、淋巴瘤等。
    2023-08-01
  • 大便隐血弱阳性要紧吗(视频)

    大便隐血弱阳性要紧吗
    大便潜血阳性是很重要的临床诊断指标,对于大便潜血阳性患者考虑是否有饮食因素,比如在检查前一天进食大量的肉类食物、血液制品,比如鸭血等饮食,也可能会导致大便潜血阳性。所以大便潜血弱阳性出现后,应尽快定期复查,尤其在潜血阳性时在适当调整饮食以后,比如适当素食,几天后再复查大便潜血,如果依然是阳性,这就是消化内镜检查的重要适应症,尤其是成年人。如果出现持续性大便潜血阳性,考虑是否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甚至结肠癌的可能。另外,尽快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以排除上述器质性病变。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是癌症吗(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是癌症吗
    溃疡性结肠炎不是癌症,但部分特殊类型的患者可能会发生癌变,应积极进行手术切除。 对于局限性病变较明显或怀疑有癌变的患者,也要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方法和结肠癌相同。因此,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肠道炎症,不是结肠癌,只有部分溃疡性病变会有癌变的可能。这部分病人要根据情况尽早进行手术干预,不要等到癌变后再进行手术,增加治疗难度。 溃疡性结肠炎在癌变前进行手术处理,对患者来讲最有利,术后的治愈率可能达到100%,所以外科会慎重处理这样的病人。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的危害有哪些
    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中最常见的两个类型之一,好发部位是左下腹或者降结肠、乙状结肠或者直肠,面积不定。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损害首先是溃疡,患者会出现浅表溃疡,甚至深部溃疡,而这些溃疡后期会出现反复出血、反复出现黏液、反复流脓等并发症,而长时间的贫血会导致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另外,若溃疡性结肠炎没有完全控制,患者会逐渐出现肠壁肿瘤或者结肠癌。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具体如下: 1、各种感染性肠炎,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痢疾杆菌引起,因与溃疡症状相似,存在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主要通过大便培养来鉴别,且抗感染治疗有效; 2、阿米巴痢疾,发病部位不同,肠镜下或做便培养、便涂片存在阿米巴菌; 3、血吸虫,在南方较多见,血吸虫病需有接触史,存在肝脾大和肠道改变; 4、克罗恩病,通过临床症状、肠镜下表现以及病理进行鉴别; 5、结肠癌,因多数结肠癌患者表现为便血,和溃结黏液血便相似,所以需和结肠癌鉴别,主要根据肠镜下发现结肠癌,取活检证实有癌细胞即可鉴别; 6、放射性肠炎,需从病史鉴别,如有放疗史。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5年了有什么危害(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5年了有什么危害
    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如果5年控制不良,长期腹泻会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营养状态差则会引起体重减退、体力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大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属于轻中型,如果长期维持缓解,预后较为理想。如果不能坚持服用药物,病情呈慢性化,反复发作状态时,急性爆发时伴有并发症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慢性持续活动或反复频繁发作预后较差可能会引起直肠乙状结肠癌,多见于病变范围广,例如全结肠型或病程长的患者,结肠癌风险率比正常人要高,可以危及生命。结肠癌多发生于静止期,此时由于便血和腹泻认为属于炎症复发,因此明确诊断较晚,延迟诊断以后预后较差。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对于病程8-10年以上的长期患者,病变范围较广泛或全结肠炎以及病程在30-40年以上,局限性左半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患者应当进行监测。结肠镜检查至少要每两年进行一次,应该进行多部位活检。当组织出现异常增生,例如不典型增生,患者需要更加密切的短期内随访,重度异型增生如果可以确诊,则应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3个月癌变率高吗(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3个月癌变率高吗
    溃疡性结肠炎3个月的癌变率极低,目前公认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结肠癌的机会要比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群高。但是直肠乙状结肠癌多见于病变范围广,患病时间长的患者,例如全结肠炎患者、病程超过1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10-20倍,病程10年以后危险性每年递增1%。 结肠癌在癌变在静止期,由于经常便血、腹泻被患者认为结肠炎复发,因此明确结肠癌诊断时存在延迟,预后比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癌变预后更差。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监测应是对于病程8-10年以上的长期患者,病变范围较广泛或全结肠炎以及病程在30-40年以上,局限性左半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患者进行监测。 结肠镜检查至少要每两年进行一次,并且应该进行多部位活检。当组织出现异常增生时,例如不典型增生,需要更加密切的短期内随访,重度异型增生如果可以确诊,应当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癌特征(视频)

    溃疡性结肠癌特征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一种恶性肿瘤,从形态分为肿块性、溃疡性、浸润性等。溃疡性结肠癌主要是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属于结肠癌常见类型,多见于右半结肠。 溃疡性结肠癌因为表面常形成溃疡,容易溃破出血继发感染,同时伴有毒素吸收,因此,临床长期出现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可以伴有不同程度腹痛。右半结肠肠腔宽,不常发生肠梗阻,但因为溃疡性结肠癌表面常有少量消化道出血,可以伴有贫血、消瘦或恶液质等表现,行结肠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023-08-01
  • 肠息肉小于0.5厘米要不要摘除(视频)

    肠息肉小于0.5厘米要不要摘除
    对于肠镜检查出来所发现的小息肉,比如<5mm的息肉,也需要切除,因为小的息肉也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肠管内发现的微小息肉,尤其是比较表浅息肉,能在肠镜下切除,还是应该在肠镜下切除,并送到病理科明确息肉的性质。对于基底比较宽、比较大的息肉,如果在肠镜下局部有穿孔的风险,可以在腹腔镜下进行切除,这样比较安全。因此建议有肠息肉的患者,不要放松警惕,也不要疏忽大意,认为小的息肉就应该是良性病变。特别是有结肠癌家族史的患者,更要提起注意。一般不管是胃内或者肠内发生的息肉,还是建议切除,或者取病理明确息肉的病变性质。切除以后只需要在医院观察24-48小时,局部切口没有出血、穿孔以及腹膜炎表现,即可出院。
    2023-08-01
  • 肠息肉一般长在肠子哪个部位(视频)

    肠息肉一般长在肠子哪个部位
    结肠息肉发生的部位,通常可以在全结肠,如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但大部分的结肠息肉,会发生在左半结肠,具体原因如下:1、位置:人体的大便在左半结肠,基本上水分已经被吸收完毕。左半结肠的大便成型度、硬度,相对比较高;2、时间:大便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停留时间相对比较长,导致左半结肠更容易出现结肠息肉或结肠癌;3、药物刺激:有便秘的患者,排便周期比较长。经常服用中成药等通便的药物,同样也可能刺激肠道,更容易产生结肠息肉。因此在做肠镜的时候,会更关注患者的左半结肠,为发病率比较高的区域。部分特殊情况,如林奇综合征的患者,发生结肠息肉、结肠腺瘤,通常也会出现在不经常出现的部位,如结肠脾区或右半结肠、盲肠区域。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