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增多症

  • 娠合并红细胞增多症怎么治疗(视频)

    娠合并红细胞增多症怎么治疗
    妊娠期合并红细胞增多症是孕妇红细胞、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比容增加,而白细胞及血小板无明显变化的一种临床表现。其治疗首先应确定原发病,若为子痫前期血液浓缩导致,如患者无扩容禁忌症,则需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体液进行扩容处理,以降低红细胞黏稠度。导致妊娠期合并红细胞增多症的原因较多,如妊高症血液浓缩、脱水导致的红细胞增多等,建议孕妇妊娠期间注意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进而规避此类症状的出现。
    2023-07-30
  • 血小板高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血小板高是怎么引起的
    血小板增多有病理的情况和生理的情况,如引起血液浓缩时,可以出现血小板高,同时伴随着红细胞和白细胞高。病理状态下如缺铁性贫血,因为贫血、骨髓造血活跃,也可以出现血小板轻度升高。 除了这些情况,还有常见的像血小板增多症,原发血小板增多症,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是血小板增多最常见的因素,像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除了常见的,还有继发的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如老年肿瘤性疾病的病人,会继发血小板增多,还有感染性疾病,也会出现血小板增多。 所以当发现血小板增多时,首先要去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增多,然后再谈下一步的治疗。
    2023-08-01
  • 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疾病(视频)

    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疾病
    血常规主要诊断三大疾病,具体如下: 1、血小板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均可引起血小板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性血小板减少、脾功能亢进、红斑狼疮等,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2、红细胞异常:生理性红细胞增高,如脱水、呕吐、水分丢失等。病理性红细胞增高,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红细胞减少为贫血,主要指缺铁性贫血; 3、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增高时感染较常见,持续增高或中重度增高,提示重度感染或白血病。白细胞减低,多为病毒感染,如传染性疾病等。
    2023-08-01
  • 血小板偏高怎么回事(视频)

    血小板偏高怎么回事
    血小板反映的是人体的止血功能,血小板功能主要是用来止血。血小板偏高有很多种病因,具体如下: 1、感染:有些病毒感染; 2、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增多; 3、血液病像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还有骨髓纤维化早期,也可以引起小板增多;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也是会出现血小板增多。所以血小板增多有很多种病因,但不是说血小板轻度增多,就一定有意义。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现血小板增多,也是需要先到医院去就诊。 临床上其实最多见的是,对于女性来说是缺铁性贫血,可以引起血小板轻度增多,一般血小板不会超过450×10^9/L。这时候如果进行补铁治疗,血小板就会恢复到正常。 但有些情况下血小板超过450×10^9/L时,这时就要进一步检查具体病因。像自身免疫病、血液系统增殖性疾病都可以引起血小板比较严重的增多,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引起血小板严重增多。自身免疫病的血小板增多还相对要轻,但不管怎么样血小板增多时,需要先到医院血液科进行就诊,然后进一步查明病因。
    2023-08-01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需要做什么检查(视频)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血常规:明确血常规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目,尤其是血小板的数量; 2、外周血涂片:明确外周血细胞形态有无异常; 3、骨穿、骨髓活检,留取标本进行基因检测:主要为检查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疾病,所以通过骨穿进行骨髓活检、基因检测,从而明确疾病;基因检测包括JAK2基因、MPL基因、CALR基因、BCR/ABL基因; 4、肝脾B超或CT检查:因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会出现脾大情况,需明确脾脏病情; 5、炎症性指标:例如降钙素原、血沉指标,除外有无炎症慢性感染所导致的继发性血小板增高,以进行鉴别诊断; 6、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铁蛋白:缺铁性贫血会导致血小板反应性增高,所以对于血小板增高患者需要进行以上检查排除或鉴别有无继发性血小板增高从而明确诊断。
    2023-08-01
  • 血常规红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视频)

    血常规红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
    血常规红细胞值偏低原因如下: 1、红细胞生成过少:比如缺血性贫血、巨幼粒细胞性贫血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比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等; 3、红细胞丢失过多:比如急性、慢性失血性贫血等,都可能造成红细胞偏低。 血常规中红细胞值偏低,也应该引起重视,因为红细胞可为人体输送氧和二氧化碳。红细胞值降低时可能造成乏力、贫血容貌等。红细胞值降低应从生成过少、破坏过多或者丢失过多三方面寻找原因,应该到血液病科或者体检中心进一步检查。
    2023-08-01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吗(视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吗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能在临床中容易被误诊为其它疾病,患者需要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通过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明确。一般70%-90%的患者都会有脾大表现,轻度脾大对身体影响较小,严重时患者会发生脾梗死。因此如果患者脾区存在严重疼痛,需要及时关注。同时该病最严重的结果是因为红细胞增高,最终引起血栓形成和栓塞表现,甚至个别患者可以有出血表现而危及生命。 但是总体而言该病患者的生存期较长,一般生存期可以达到10-15年,部分患者终末期可以转变为急性白血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获得性克隆性红细胞异常增多的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这种疾病在临床常见。但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并不是到血液科就诊,而是从心内科或神经内科转入。因为红细胞容量增高的患者会有高血压表现,大部分患者因为高血压就诊于心内科,而在心内科就诊以后检查血常规,发现红细胞数改变,最后转到血液科,部分患者出现头晕表现或乏力表现。红细胞增多以后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出现头痛、视力障碍、肢端麻木。存在这些表现的患者一般就诊于神经内科,最后同样会转入到血液科。
    2023-08-01
  • 什么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视频)

    什么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为造血干细胞导致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发病率较低。病理表现为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异常增多,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四肢麻木、乏力、皮肤瘙痒等,部分患者可发生血栓或出血,出现脑梗死、心梗等血管栓塞症状,或皮肤黏膜淤斑表现。若患者发现以上症状出现,应立即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2023-08-01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如何治疗(视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如何治疗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红细胞增多,伴白细胞、血小板增多,并发症主要是栓塞和出血,造成生活质量下降。西医通过减少细胞,降低细胞合成,副作用比较大。通过中药调理肝脏,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出现血栓和出血,达到治疗目的,减轻致残率。中医中药调理能减轻血栓、出血、血压升高、头晕、耳鸣等,中医中药治疗非常重要,效果非常好。
    2023-08-01
  • 红细胞计数什么意思(视频)

    红细胞计数什么意思
    红细胞计数是血常规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表示每升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的数量,正常值一般是3.5-5.5×10ˆ12。如果数值高于正常说明红细胞过多,数值低于正常,则说明红细胞过少。 红细胞过高往往见于原发性造血系统疾病,比如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或继发红细胞增多等。红细胞减少也就是贫血,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贫血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红细胞计数是血常规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不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预示血液系统存在疾病,需要引起重视。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