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

  • 糖尿病足的术前准备(视频)

    糖尿病足的术前准备
    糖尿病足术前注意事项如下: 1、调整身体状况:稳定患者内环境,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及血黏稠度在手术适宜范围内,控制感染,提高患者身体素质; 2、调整心理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消除患者顾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配合治疗; 3、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术前备皮及相关用药,具体事项也有所不同。
    2023-07-30
  • 下肢脉管炎怎么检查出来(视频)

    下肢脉管炎怎么检查出来
    下肢脉管炎,又称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Buerger病,是由于下肢中小动静脉血管闭塞、血栓形成,导致四肢终末血管闭塞,患者感觉肢体发凉、麻木、疼痛。 该病好发于寒冷地区,患者多数是男性,长期抽烟,特别是抽自制的烟,易造成下肢动脉闭塞。其诊断是通过下肢彩超、下肢血管造影,特别是下肢的CT血管造影,能看到下肢血管如树枝样状态,末梢血管比较直、比较细小。 通过一次检查能够很好的进行诊断,再加上患者长期抽烟史,生活在寒冷地区,排除冠心病动脉硬化闭塞、免疫性疾病以及糖尿病足的问题,能够很好、比较明确地诊断。
    2023-08-02
  • 下肢动脉闭塞的护理(视频)

    下肢动脉闭塞的护理
    下肢动脉闭塞坏死多从足趾开始,平时对正常人无影响的因素均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常见护理方法如下: 1、谨慎使用热水袋、热毛巾,避免出现烫伤,避免引起下肢坏死、溃疡; 2、下肢动脉闭塞,尤其糖尿病足患者,避免阳光暴晒,以免引起足部坏死; 3、剪指甲时应注意,避免造成甲沟炎,引起坏死、截肢等危险; 4、走路轻慢避免出现创伤,引起足部坏死; 5、泡脚水温适宜,以免造成烫伤,足部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染。
    2023-08-02
  •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生的原因(视频)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生的原因
    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现在是常见病,涉及很多因素,具体包括: 1、现在社会慢慢进入老龄化,老年人都会出现血管壁钙化,老年人的血管硬化、钙化会引起动脉狭窄闭塞; 2、还有一些目前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引起的动脉狭窄闭塞。现在糖尿病性的血管病变发病率已经非常高,大家都听说的糖尿病足,其实就是因为糖尿病导致的外周血管和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也包括外周血管的狭窄闭塞; 3、随着营养改善,高血脂也会引起血管壁斑块,引起血管硬化狭窄闭塞; 4、相关因素还有很多,包括抽烟,抽烟对血管的损伤非常厉害,等到年纪大一点很容易出现血管狭窄闭塞。
    2023-08-02
  • 糖尿病足治疗需要注意什么(音频)

    糖尿病足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蔡志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糖尿病科
    糖尿病治疗需要医生、病人跟护士三个群体同时合作治疗疾病。因为这个病比较疑难。第一、医生方面。要积极的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血糖高引起的局部溃烂,足面感染。改善局部的血运,改善血管循环。营养神经治疗,来避免溃烂面的进一步扩大,促进溃烂面的修复跟愈合,这是医生的治用药,必要时可能还要用抗生素。如果评估了双下肢的血管堵塞很严重或者很差,没有血运,建议联合外科行血管介入治疗,把血管打通,这样恢复的更快。第二、护士方面的治疗。护士积极改善血运的预防、护理,抬高患肢,用中药日用包热敷腘窝局部的血管。要每天定时的按照糖尿病足的规范换药,清疮腐肉促进伤口面的愈合。第三、病人不能赤脚下地,避免洗澡的时候把疮面感染,配合积极。管住嘴、迈开腿,把血糖控制平稳,三管齐下积极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果一旦合并严重的感染创面,建议截肢。
  • 糖尿病足患者日常的注意事项(音频)

    糖尿病足患者日常的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刘煜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患者日常注意事项:要提高足部的保护,首先应该要定期检查足部,传染患者应该要特别注重检查比较隐秘的部位,比如脚趾缝、足背、足底这些比较隐秘的部位,要查有没有伤口。同时糖尿病足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赤脚走路,防止一些异物擦伤患者。日常进行泡脚首先用手试一下水温,不能太高,一般以40℃左右为宜;如果过高,患者感觉异常,难以感觉到高温的时候容易引起烫伤,同时患糖尿病足患者应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尤其注意。糖尿病足患者应该要戒烟,因为烟草对血管有很大的损伤。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为准。
  •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音频)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许腾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是在血管和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的足部破溃、合并感染,糖尿病足早期有神经和血管的并发症的症状,比方在神经方面可以出现肢端的麻木、袜套感、蚁走感,还有烧灼痛、刺痛,有的患者到后期出现感觉的减退,甚至痛觉的缺失,这也是早期症状。血管方面的病变,可以出现肢端的发凉、皮温的下降,足背动脉的搏动是减弱或者是消失的。如果足部发生破溃了,比较早期的症状可能就是一个浅表的溃疡,没有明显合并感染,这个是比较容易治愈的,到后期可能会影响了深部软组织、骨质,甚至引起溃烂,然后坏疽,甚至要到截肢的程度。
  •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音频)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讲解医师:刘煜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的护理:第一个,是饮食方面的管理,糖尿病足患者严格按照糖尿病的饮食,要忌食糖类,特别是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同时糖尿病足患者要保证营养,因为感染足部溃疡面的愈合对身体的消耗比较大,要稍微进食一些含蛋白质类的食物。患者饮食方面需要保证按时按量进餐,避免血糖巨大的波动。第二个,对于糖尿病足的护理还有患者心理的护理,因为糖尿病足治疗周期很长,部分患者甚至要进行截肢,患者的心理负担包括家属的心理负担都很大,也要注意患者心理因素的波动,保持心情愉快,接受和理解病情,防止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患者糖尿病足还有局部的护理,保持局部创面的干洁,避免病人局部感染等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为准。
  • 糖尿病足概念(音频)

    糖尿病足概念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糖尿病足的概念是糖尿病患者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引起相关足步感染,还有溃疡或深层组织的破坏。糖尿病患者足部从皮肤到骨与关节各层组织都可以受累,严重者可以发生局部或全足坏疽。糖尿病足的原因目前还不是特别明确,但它与多种病因有关,可能是神经病变或者是血管病变和循环障碍,免疫障碍,或皮肤当中促进皮肤生长的类胰岛素一号的增长因子减少。总之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局部神经和血管异常造成的足部感染或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造成足坏疽,这就是糖尿病足的概念。
  • 糖尿病足的检查方法(视频)

    糖尿病足的检查方法
    糖尿病足检查主要包括血管和神经两方面的检查。血管方面主要检查下肢的动脉有无严重粥样硬化性的狭窄闭塞。神经检查主要观察传导功能有无损害及感觉运动的缺失对患者的影响。常用ABI检查即踝肱指数检查,检测踝部血压与正常上肢的血压,踝肱比在1.2-0.8即接近正常,0.8-0.6为轻度缺血,0.6-0.4为中重度缺血,如数值无法检测或足背动脉搏动无法触及可能为中重度糖尿病足缺血。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