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

  • 尿蛋白(+++)的原因(视频)

    尿蛋白(+++)的原因
    尿蛋白(+++)说明患者存在蛋白尿,一般做定量超过3g。蛋白尿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和生理性蛋白尿,且原因较多。 如果蛋白尿(+++),肾脏科医生一般要排除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等引起蛋白尿的疾病。 有部分患者是因为遗传引起的蛋白尿,如Alport综合征。原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蛋白尿,也就是尿蛋白(+++)是由于肾炎引起,至于是急性还是慢性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
    2023-08-01
  • 得了肾病综合征可怕吗(视频)

    得了肾病综合征可怕吗
    得了肾病综合征不可怕,肾病综合征是一个临床诊断,有大量蛋白尿,即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24h,血浆白蛋白<30g/L,这种情况就称为肾病综合征,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以及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1、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原因有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肾炎以及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等;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临床上如果诊断为肾病综合征,需要寻找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不同治疗。微小病变引起的肾病综合征,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的应用需要遵照足量、缓慢、减量、维持时间较长的原则进行,经过积极治疗以后,大部分肾病综合征可以达到临床缓解的标准。
    2023-08-01
  • 肾病综合征是什么(视频)

    肾病综合征是什么
    临床上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24h,血浆白蛋白<30g/L,可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以及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的原因较多,分为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因有糖尿病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狼疮肾炎以及乙肝相关性肾炎。原发的肾小球疾病也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需要通过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膜性肾病、IgA肾病等。对于不同病因所致的肾病综合征,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目的是尽可能减少24小时的尿蛋白定量,保护肾功能。
    2023-08-01
  • 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视频)

    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
    肾病综合征是一个临床诊断,临床上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称为肾病综合征。有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以及高脂血症,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分为原发性疾病及继发性疾病。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淀粉样变等。如果是这些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比如乙肝相关性肾炎引起的肾病综合征,需要治疗乙肝病毒,减少乙肝病毒的复制,观察肾病综合征是否得到临床缓解。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较多,病理类型各不相同,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首选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有的患者需要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所以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首先要明确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然后确定下一步治疗方式。
    2023-08-01
  • 肾内科常见疾病(视频)

    肾内科常见疾病
    肾内科常见疾病按照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成原发性肾脏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遗传性肾脏疾病和感染肿瘤相关的肾脏疾病。原发性肾脏疾病主要是肾小球疾病,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或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目前是我国尤其广大农村地区,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的最主要发病原因,也是中国尿毒症的最主要发病原因。但随着生活方式或者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继发性肾脏病也越来越多,继发性肾脏病最主要的是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尤其糖尿病肾病在这几年的发病明显增加,目前大城市生活水平高、生活水平状况较好的大城市比如北京,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我国终末期肾病也就是尿毒症透析最主要的原因,所以重视糖尿病肾病是以后的关键。相对少见的遗传性疾病最主要的是多囊肾; 还有些肿瘤跟感染性相关的疾病。肾脏科疾病有个特点就是临床跟病理表现跟预后不平行,同一个病理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而且预后跟临床表现也是不对称的。有些病情可能表现为非常严重的蛋白尿、水肿,但预后相对好,所以有些患者就是蛋白尿、血尿甚至肾功能,这个状态相对来说较好,但是预后可能会较差。 评价肾功能预后主要是根据病理改变来评价,所以当发现有肾脏疾病的时候,最好去正规医院就医或者诊断,不要因为症状不典型而放弃治疗。 如果放弃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会逐渐进展慢慢到肾衰竭的阶段。因为肾脏病被叫做沉默杀手,可能症状不那么明显,但预后非常差。
    2023-08-01
  • 肌酐偏高的原因(视频)

    肌酐偏高的原因
    肌酐主要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一种指标,正常人肌酐是不偏高的。假如肌酐偏高,要进一步检查病人的肾功能情况,看是不是急性、慢性肾功能损害。假如是急性肾功能损害,要进一步做相关治疗,把血压控制好、保护肾功能,尽量减少使用损伤肾药物,清淡饮食、注意休息。肌酐偏高一般常见于急性肾小球损害,而且慢性肾小球肾炎肌酐都会偏高,还有常见的病,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都会对肾有损害。看病人到底是什么病因引起的,假如病因明确就对病因进一步治疗。肌酐偏高一般不治疗,病人都不会有自愈的情况,都会有进一步的进展。所以肌酐偏高,病人一定要到医院进一步的检查、治疗。
    2023-08-01
  •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早期症状(视频)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早期症状
    继发性肾脏病属于较大概念,包括不同病因引起肾脏损伤,年轻人多见乙肝相关性肾炎、紫癜相关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肾炎。中老年人多见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所以不同病因早期症状不同。年轻人紫癜性肾炎最常见表现为皮肤紫癜,老年人高血压肾损伤最早期损伤表现为夜尿增多,糖尿病引起肾损伤早期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浮肿,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引起早期症状主要是关节疼痛、光线过敏等。 所以继发性肾炎首先需要明确引起肾损伤的原发病,通过原发病分析判断早期症状,结合早期症状给予后续治疗。
    2023-08-01
  •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会肾衰竭吗(视频)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会肾衰竭吗
    多数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得到及时治疗后不会发生肾衰竭,真正发生肾衰比例只有2%-5%,所以不必过于担心。首先控制原发疾病较为重要,及时控制紫癜、红斑狼疮、清除肿瘤,控制继发性肾炎相关并发症如高钾血症、容量负荷不足、感染等因素后,通常肾炎都能得到良好控制不会发生肾衰竭。 若严重狼疮性肾炎已经进入乙肝肝硬化晚期,则有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竭或肾炎迁延不愈导致慢性肾衰竭。还有2%左右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并发症较多,病情较严重,有可能会发生肾衰竭。所以出现出现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后,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控制原发病,从而减少肾衰竭发生。
    2023-08-01
  •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会有蛋白尿吗(视频)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会有蛋白尿吗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多数患者存在蛋白尿,因为蛋白尿属于肾炎的重要临床表现,很多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初是因为尿常规检测时发现蛋白尿,追踪原因时才发现其它因素,例如临床常见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安卡相关性血管炎、乙肝相关性肾炎都可以引起蛋白尿发生。但不是所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都会出现蛋白尿,因为蛋白尿主要是肾小球损伤标志。 高血压肾损伤可能仅表现为肾脏缺血、缺氧导致肾小管损伤,临床表现可能仅表现为夜尿增多。甚至已经出现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即血肌酐上升,但检测尿蛋白为阴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继发性肾炎都会引起蛋白尿。临床需要仔细鉴别诊断,肾脏病筛查不仅需要筛查有无蛋白尿,同时常规体检时需要检测血清肾功能变化判断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炎是否发生。
    2023-08-01
  •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多久能好(视频)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多久能好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根据引起肾脏损伤的原发病不同,其治疗周期存在差异。紫癜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如果能够尽早脱离过敏原,及早干预治疗,大部分患者再1-3个月后可以得到良好控制。乙肝相关性肾炎将乙肝控制后,在半年到一年左右多数患者肾炎可以得到良好控制。高血压引起肾损伤,在血压控制良好的前提下肾脏病进展相对缓慢。糖尿病引起的肾损伤相对较重,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肾脏病只要能够控制血糖,控制糖尿病肾病并发症,肾脏病虽然需要长期治疗,但预后良好。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治疗时间较长,完全控制需要2-3年时间。多数肿瘤相关性肾炎经过手术切除肿瘤后,肾炎很快得到恢复,所以不同原发病治愈时间不同。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