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

  • 脑供血不足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视频)

    脑供血不足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脑供血不足医学上专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治疗会有严重后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中风先兆,如果不干预、不治疗会导致中风,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脑供血不足发生于前循环,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发作性全部肢体、半侧肢体麻木、无力,或者伴有言语功能障碍,上述功能障碍会持续一段时间,比如20分钟或者几个小时后,可能恢复正常,属于一过性现象,大部分患者在24小时之内完全恢复正常。发生于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的短暂脑缺血发作,称为后循环缺血,伴有头晕、眩晕、视物成双等症状,此外可伴有构音不清、吞咽呛咳、四肢无力、猝倒,或者伴有共济失调,指鼻不准等情况,称为后循环缺血。上述症状提示脑梗死的可能性,如果不治疗,则有发生脑梗死的可能,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2023-07-31
  • 脑供血不足后脑勺疼是怎么回事(视频)

    脑供血不足后脑勺疼是怎么回事
    脑供血不足和后脑勺疼痛是两回事,脑供血不足不会导致后脑勺疼痛,后脑勺疼痛与脑供血不足没有关系,具体分析如下:一、脑供血不足:可以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头晕、眩晕、复视、吞咽障碍、语言嘶哑、四肢无力、双下肢无力、猝倒、共济失调等表现。属于急性发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应该进行相应治疗。二、后脑勺疼痛:包括原发性头痛或者是继发性头痛,与脑供血不足没有关系,并非脑供血不足导致,具体分析如下:1、原发性头痛:可以见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2、继发性头痛:见于发烧、高血压病、代谢中毒性脑病、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肿瘤、脑炎、脑膜瘤等。
    2023-07-31
  • 颈椎引起脑供血不足怎么治疗(视频)

    颈椎引起脑供血不足怎么治疗
    颈椎引起的脑供血不足,一般通过保守的方式进行治疗,缓解临床症状。给予理疗,热敷、烤电、针灸以及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对症处理,如抗眩晕的药物。建议患者到神经内科结合内科一起治疗,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退变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根据致病原因,主要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如果在患者身上出现两种以上颈椎病的特征时,又可称之为混合型的颈椎病。颈椎病最典型的症状是颈肩部疼痛不适,伴上肢或下肢放射性痛的临床表现,通过颈椎CT、核磁共振、肌电图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颈椎病有一些其他的特征,可以引起脑供血不足,由于退变、增生影响椎体的横突孔,导致椎动脉狭窄,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猝倒。头颅姿势突然转变时,引起症状加重,会出现一过性的眩晕,患者需要行CT、核磁共振、椎动脉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3-07-31
  • 什么是共济失调的步态(视频)

    什么是共济失调的步态
    临床上将共济失调的步态称为醉汉步态,走路跌跌撞撞,无法平衡。常见病因如下: 1、前庭病变:表现为突发眩晕,走路不稳,通常不需治疗共济失调,眩晕解除后共济失调即可恢复; 2、遗传性共济失调:也称稳定性共济失调,属于运动协调能力异常;表现为走路不稳定、语言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可为重大疾病的起始症状,应引起重视。
    2023-07-31
  • 共济失调步态什么样(视频)

    共济失调步态什么样
    共济失调多出现于小脑或者前庭功能受损的时候,为一种平衡功能障碍。小脑受损多由小脑梗死、小脑出血等引起平衡障碍。平衡障碍时会出现指鼻不稳、行动不便,状似醉酒步态。共济失调的步态为宽基步,即两脚分开走路、躯干不稳、缓慢和犹豫的步态、步伐不规则伴有蹒跚步态,又称为醉汉步态或者横行步。且步态异常在起步、转弯、改变步速时尤为严重。 查体当中会发现患者有典型的昂伯格征阳性,还有明显的眼震和眩晕伴随症状。病人走路时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像一位醉汉在你面前走,但是又比一般的醉汉更加犹豫。虽然肢体的力量尚可,但是不能保持平衡行走。共济失调的步态,除了出现于小脑的梗死和血栓之外,还可以出现于前庭功能障碍的病人。
    2023-07-31
  • 电解质紊乱怎么诊断(视频)

    电解质紊乱怎么诊断
    血清电解质包括血钾、血钠、血氯、血钙、血镁、血磷等,每一种电解质超出正常的范围,都可以称为电解质紊乱。临床上诊断电解质紊乱并不困难,具体如下: 1、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进食减少,甚至恶心、呕吐。神经肌肉系统可以表现为肌肉抽筋、肌肉痉挛、肌肉震颤、手脚麻木;精神神经系统可以表现为虚弱、烦躁不安、易怒、眩晕、意识混乱、昏厥,严重者甚至可以引起昏迷; 2、诱因:如长期使用一种利尿剂或长期进食不好、长期腹泻、呕吐等; 3、实验室检查:电解质紊乱的最终诊断要靠血液化验,到医院抽血做血清学电解质化验,可明确诊断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容易诊断,但电解质紊乱的原因较复杂。所以出现电解质紊乱时,建议到内分泌科进行专科就诊,明确电解质紊乱的原因。
    2023-08-01
  • 气虚型肥胖的症状是什么(视频)

    气虚型肥胖的症状是什么
    气虚型肥胖症状主要表现为肥胖症状以及气虚症状,气虚是中医学病证名称,指人体机能下降,脏腑功能、机能减退等。临床表现为无力疲乏,气短懒言等状态,同时可能会存在眩晕、头晕表现。除上述症状表现外还需观察患者舌苔、脉象。患者舌质淡红或偏于淡白,苔薄白或白腻,少部分患者存在齿痕,脉象虚弱,均为气虚型肥胖的典型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虽然肥胖,但无疲乏、无力、气短懒言等典型表现,通过舌苔脉象查体发现属于气虚型肥胖,此时则需要专业中医师进行判断。
    2023-08-01
  • 眩晕症怎么治疗(视频)

    眩晕症怎么治疗
    眩晕症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症状,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定要诊断清楚,通过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明确诊断,针对不同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比如常见的良性位置性眩晕需要复位治疗,而前庭神经炎需要药物和前庭康复治疗,而梅尼埃综合征需要的是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其它包括脑血管病引起的眩晕需要神经内科的专科治疗。所以不同的病因针对不同的治疗办法,出现头昏、眩晕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就诊,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来给予不同的处理。
    2023-08-01
  • 眩晕症的症状(视频)

    眩晕症的症状
    根据眩晕发病部位及病因不同,症状有所区别。主要分为两大类,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的特点主要是眩晕呈剧烈的旋转性,持续时间比较短,头位及体位变化时眩晕有明显加重,眼震和眩晕同时存在水平性或水平伴旋转性眼震,伴有平衡障碍、站立不稳或自发性倾倒,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自主神经症状比较明显,常伴有耳鸣及听力下降。 中枢性的眩晕眩晕程度相对较轻、持续时间更长,闭目后可以减轻,与头位及体位变化没有直接相关性,眼震主要表现呈粗大眼震,可以是水平性、垂直性或者旋转性,通常也伴有平衡障碍,但是自主神经症状一般没有周围性眩晕明显,听力障碍基本不会出现,但是可以出现脑神经损害,比如偏瘫和球麻痹等。
    2023-08-01
  • 中枢性眩晕常见于哪些疾病(视频)

    中枢性眩晕常见于哪些疾病
    中枢性眩晕主要是损坏小脑、前庭神经及脑干的纤维导致的,病因可以见于: 1、血管炎性,比如小脑和脑干的梗死、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 2、脑干和小脑肿瘤,比如听神经瘤、脑膜瘤或胆脂瘤等; 3、脑干或小脑感染,也可以出现眩晕,一般就是急性起病,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4、累及脑干和小脑的脱髓鞘疾病,比如多发性硬化; 5、颅颈交界处的畸形,比如Chiari畸形,颅底凹陷可合并眩晕; 6、一些药物也可以导致中枢性眩晕,抗癫痫药物比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长期使用就导致眩晕,有一些溶剂,比如甲醛也可以损坏小脑,出现眩晕,急性酒精中毒也可以损坏小脑,而出现中枢性眩晕; 7、外伤后出血,脑干出血也可以引起眩晕; 8、中毒也可以引发中枢性眩晕; 9、前庭性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反复发作的眩晕,还有恶心、头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10、癫痫性眩晕也会出现眩晕症状,但比较少见。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