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

  • 儿童白血病治愈需多久(视频)

    儿童白血病治愈需多久
    其实现在治疗白血病,达到治愈衡量的标准按照五年的无病生存计算,如果是急性白血病,现在化疗根据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疗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最为常见,从诱导缓解开始,一直到巩固强化,最后到维持治疗是2.5-3年的疗程。 完成治疗之后,还需要不断监测微小残留白血病,从而预测其是否复发。因为所有的肿瘤面临的问题在于最后的复发。按五年生存率而言,儿童白血病的治愈率70%-80%以上,也就是说70%-80%的患者五年之内没有复发。慢性白血病又有慢性的治疗手段,如果用靶向药,目前有的不需要终身服用,也在试图在用靶向药的同时,考虑应用更好的药物,即考虑可以让有些患者停药。这些都在不断地研发、完善,新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出现,所以治疗方式在不断地优化。
    2023-08-02
  • 儿童白血病会发热吗(视频)

    儿童白血病会发热吗
    发热是儿童白血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大多数儿童白血病在起病时都会有发热的表现,但热型不定,可以是不规则发热,也可以是低热或者持续高热。发热的原因可以是白血病的肿瘤细胞引起的肿瘤热,也可以是白血病患者抗感染能力下降后继发感染引起的发热。 因为白血病的发热通常没有规律可循,如果患者出现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特别是伴有血常规检查异常,应该到专科儿童医院就诊,进行白血病在内的发热相关疾病的排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3-08-02
  • 引起儿童白血病的主要原因(视频)

    引起儿童白血病的主要原因
    目前对于儿童白血病的病因研究比较多,但确切原因尚未明确。通过研究发现,白血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可能和白血病发病相关的因素,具体如下: 1、病毒感染; 2、物理因素:如电离的辐射、放射线; 3、化学因素: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苯类及其衍生物; 4、遗传因素:部分患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如肿瘤基因变异、缺陷等,更容易引起包括白血病在内的肿瘤发生。 虽然引起白血病的确切原因还有待研究,但白血病的治疗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儿童白血病的治愈率也取得较大提高,相信通过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儿童白血病的本质将进一步被揭示。
    2023-08-02
  • 儿童白血病的生存率(视频)

    儿童白血病的生存率
    儿童白血病的治疗效果远高于成人,目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可以达到95%以上,5年无病生存率大约为70%-85%。低危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年无病生存率大约为80%;高危组稍差,大约为50%。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又称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5年以上长期生存率目前可以达到90%,而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长期生存率只有60%左右。随着靶向治疗技术、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并运用于儿童白血病的治疗,疗效在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3-08-02
  • 什么是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M7(视频)

    什么是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M7
    M7型白血病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亚型,也是FAB协作组定义的M1-M7亚型中的最后一种,即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占比较低,通常发生于3岁以下的儿童,且多数合并有21-三体综合征,即在唐氏综合征患儿的白血病患者中,M7的发病率较高。临床进行骨髓检查时经常出现抽不出骨髓液的现象,需要结合骨髓活检进行诊断。 既往认为M7型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但近年随着规范化治疗后,M7型白血病的预后明显得到改善,特别是合并有唐氏综合征的患儿,治疗效果较好。因此一旦诊断M7型白血病,坚持治疗也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2023-08-02
  • 神经母细胞瘤好发年龄(视频)

    神经母细胞瘤好发年龄
    神经母细胞瘤几乎仅发生于儿童,成人非常罕见,可视为儿童专属肿瘤,在儿童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白血病和脑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主要好发于小年龄组,大部分在1岁前诊断,年龄不同预后也不同,一般>1岁或1岁半后,预后会变差。部分新生儿期的神经母细胞瘤包块可自发消退。在日本、加拿大、奥地利等国,对<1岁的神经母细胞瘤儿童进行筛查,最后发现一些低分期的肿瘤多数能够自愈。 总体而言,神经母细胞瘤婴幼儿较多,大孩子也有,但比较少,更多见于1岁左右的儿童,年龄越大,预后越不好,此外预后还与病理分型、分期、 N-myc基因、染色体异常有关。
    2023-08-02
  •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白血病吗(视频)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白血病吗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瘤的一种,与白血病截然不同,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是起源于外周的成熟淋巴,主要是淋巴结的肿大,临床表现主要是不痛性淋巴结的增大,大部分患者的血象,如果没有累及骨髓是表现正常的,患者会有全身症状,如乏力,盗汗,不明原因发热等症状。而白血病主要是起源于骨髓,表现为大量原始细胞在骨髓当中的聚集,引起正常造血的受抑制,患者外周血象会出现明显的异常,会出现白细胞升高,血小板下降,红细胞的下降,所以患者更多的表现为贫血的症状,出血的症状和感染的症状,与淋巴瘤的表现截然不同,所以淋巴瘤和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所以淋巴瘤和白血病是两类不同的疾病。
    2023-08-03
  • 骨质疏松的人可以打新冠疫苗吗(视频)

    骨质疏松的人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骨质疏松患者能否注射新冠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应根据个体情况决定,主要情况如下:1、如果刚好发生骨质疏松相关的脆性骨折,此时建议暂缓注射;2、如果只是常规骨质疏松,甚至没有发现是其它原因所导致的骨质疏松,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白血病等,可以按照我国要求的方式、方法进行新冠疫苗注射;3、如果骨质疏松患者有新鲜骨折,或发现骨质疏松是某疾病所导致的并发症。此时建议患者急性疾病得到较好处理后,并在专科医生评估下,判定目前并没有出现有严重疼痛甚至二次骨折的高风险,或需使用抗生素等情况,可按照国家要求接种新冠疫苗。新冠疫苗目前对骨质疏松及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没有明显影响,因此注射新冠疫苗期间,患者可以考虑继续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相关药物。
    2023-08-03
  • 鼻子总出血怎么回事(视频)

    鼻子总出血怎么回事
    鼻子出血在临床上很常见,发病原因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全身性疾病,比如血液病中白血病、血小板减少,都可以导致鼻子出血,这种查个血常规,询问病史,有没有全身性疾病,比如有些肝脏疾病,肝硬化,凝血机制有问题也可以导致出血,还有肾病,比如尿毒症的病人也可以导致血小板低,血小板下降也可以导致鼻子出血,这是有关血液方面的疾病。还有就是发热疾病,比如小孩发高烧可以导致鼻出血,造成黏膜充血肿,血管破了也可以造成出血;高血压、心脏病等等也可以导致鼻出血,这是一些全身性疾病。临床更多见的是鼻腔疾病导致鼻出血,鼻腔疾病,一个是鼻中隔偏曲,正常情况下鼻中隔多少有点偏曲,但有些比较重,可能有棘突,黏膜薄,空气进去以后可以刺激黏膜造成损伤,导致黏膜破损、出血,这比较多见。还有就是外伤,比如车祸撞了鼻子或者打球碰了鼻子,都可以造成外伤,首发症状就是鼻出血,所以外伤可以导致鼻出血。 鼻腔的一些炎症也可以导致鼻出血,比如干燥性鼻炎,平时鼻子干,特别是春秋的时候容易出血,导致黏膜干燥,血管破损就容易出血,但这种出血往往量少和鼻涕带血不会太多。鼻腔肿瘤可以导致,比如血管瘤,经常可以看到里边有些紫色表面光滑的血管瘤,这种出血量比较多,还不容易止住。鼻腔的恶性肿瘤,比如鼻咽癌,鼻窦恶性肿瘤,往往表现为鼻出血,所以对鼻出血的患者一定建议到医院就诊,寻找出血原因。再一个寻找出血部位,大多数出血位于鼻中隔前下方,也叫利特氏区,血管比较丰富,一般临床上80%的患者是鼻中隔前下方出血,特别是儿童,一看鼻子前面充血糜烂,或者有出血点,大多数前面出血,但也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鼻腔后部出血,比如老年人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表现为下鼻甲后端有出血,往往表现为血从口咽部出来,鼻腔前面也出血,但主要是鼻血从口咽部出来,而且出血量大,不容易止住,多发生老年人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比较多见,所以鼻出血的患者一定要到医院去就诊,寻找出血原因。
    2023-08-03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怎么治疗(音频)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确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后,要根据病人的血常规、骨髓象、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进行,临床分级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确诊以后,首先要给予诱导缓解治疗,常用的方案有DA方案、IA方案等等,完全缓解以后要进行巩固治疗,常用的方案有中剂量或大剂量的阿糖胞苷化疗、阿糖胞苷联合其他药物化疗,以后还要维持治疗。对于高危组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完全缓解后,要尽快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才能达到长期存活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