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

  • 登革热经什么传播(视频)

    登革热经什么传播
    登革热的传播方式十分简单,到目前为止,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传播登革热的蚊虫,在学名上叫做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在叮咬了登革热患者以后,登革病毒就进入到蚊子体内,在蚊子的中肠,肠道的上皮细胞进行分裂繁殖,然后病毒就聚集在蚊虫的唾液腺。当蚊虫叮咬另外一人时,病毒就进入到新的人体体内。从时间上看,登革病毒在蚊虫体内通过11天的分化发育,就可以保证蚊虫能够叮咬传播病毒。病毒在人体最长可以保存6个月,也就是在登革热流行的地区,对于传播登革热的伊蚊,采取有效的灭蚊措施,和对登革热病毒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登革热的传播,降低登革热的发病率,保护广大人群不得登革热。
    2023-08-01
  • 怎么确认患有登革热(视频)

    怎么确认患有登革热
    患者要确认是否患有登革热,可以根据旅居史、蚊虫叮咬史以及相关症状等判断,具体如下:1、旅居史:患者去过登革热流行地域,存在感染的可能;2、蚊虫叮咬史:患者存在被蚊子叮咬历史,学术上被称为伊蚊,通常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在夏、秋季多见于黑底白花蚊子叮咬,可能会传播登革热病毒;3、相关症状:患者被蚊虫叮咬后几天,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关节酸痛等临床表现,可能提示患有登革热。患者如果存在流行地区的旅行和居住史,存在蚊虫叮咬史,出现相关临床表现,提示可能患有登革热,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并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3-08-01
  • 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多少天(视频)

    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多少天
    登革热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在3-15天左右,多数表现为5-8天的时间。被蚊子叮咬之后可以感染登革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感染之后可以引起隐性的感染,也就是感染之后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感染病毒之后通过机体的免疫力将病毒清除,可以留下来特异性的抗体,再体检可以检测到登革热IgG抗体阳性,通常提示既往有过隐性感染。另外部分患者感染之后可以引起临床发病,引起登革热或者登革出血热。我们国家临床表现比较多的是登革热,出现登革出血热的几率相对而言较少,一般会表现为发热,可以出现稽留热、弛张热。也可以伴有全身的感染中毒症状,表现为颜面充血、结膜充血或者出现出血,明显的头疼,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等。在发热3-6天期间,可以出现皮疹,通常表现为红色的斑丘疹,也可以出现荨麻疹样的皮疹或者猩红热样的皮疹。另外还可以出现齿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黏膜出血,严重的甚至可以出现腔道出血。
    2023-08-01
  • 登革热会人传人吗(视频)

    登革热会人传人吗
    登革热不会由人传人。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蚊虫的叮咬,蚊子如果叮咬了登革热的病人,当它叮咬下一个人时,就可能把血液里的登革病毒传给他人。因为登革热是由蚊虫的叮咬传播,所以在预防登革热时非常重要的措施是灭蚊、防止蚊虫叮咬,在家时可以把门窗用上纱窗,也可以在床上挂蚊帐,外出时也可以穿有避蚊胺药物成分的衣物,避免蚊虫叮咬。
    2023-08-01
  • 登革热有哪些表现(视频)

    登革热有哪些表现
    登革热病毒感染可以表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具体如下: 1、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发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有怕冷、寒战、头疼、全身肌肉疼痛、骨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于病程的第3-6天,颜面四周出现出血性皮疹,或者点状出血疹,典型的皮疹常见为四肢针尖样出血,以及皮岛样表现, 2、极期:部分患者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或者退热后病情反复加重,严重者可以发生休克或其它脏器的损伤,极期通常出现在病程的第3-8天,会出现腹部疼痛、持续的呕吐等。重症的预警指征往往只是极期的开始,患者常常表现为白细胞持续减少,血小板迅速下降。少数患者出现严重出血,如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还有个别的咳血、肉眼可见血尿等等。 3、恢复期:极期过后2-3天,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胃肠道症状减轻。进入恢复期以后,部分患者可见针尖样的出血点,下肢多见,可有皮肤瘙痒、白细胞计数开始上升、血小板也开始恢复。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的登革热,可仅有发热和恢复期,而没有重症极期的表现。
    2023-08-01
  • 如何诊断登革热(视频)

    如何诊断登革热
    登革热的诊断要综合考虑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对于流行病史,会考虑患者是否去过流行区,特别是发病前15天以内是否出国,或者到国内其它有登革热流行的地区。另外,患者是否在这个过程当中有被蚊虫叮咬的历史,要考虑其暴露情况。再者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最后做出诊断。 从诊断上可以诊断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符合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有发热伴发冷、头痛、肌肉痛、骨关节疼痛、明显乏力、恶心、呕吐等登革热的症状。如果有流行病学史,即指在流行区有蚊虫叮咬情况,再加上发热、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检查结果,此种情况可以诊断成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即指在符合疑似病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检查,如果血清抗登革热的IgM抗体阳性,此时基本可以定成临床诊断。 确诊病例,需要血清学或者病原学的证据,急性期、恢复期的抗体四倍增高,或者在急性期,检测血清有登革热的抗原成分,就是NS1,即指NS1抗原检测阳性,或者在急性期,检测到血清中有登革热病毒的核酸成分,或者病毒培养,能够培养分离到登革热病毒,但这个情况非常少用,通常是检测登革热NS1抗原,这种检测比较快速,临床很快可以得到结果,或者送到实验室做PCR检查。有这些条件以后,可以定成一个登革热确诊的病例。 对于重症登革热的诊断而言,要结合以下这些情况: 1、患者是否有严重的出血,是否有皮下血肿、呕血、黑便、阴道出血、肉眼可见的血尿,甚至颅内出血; 2、患者是否出现休克症状,心动过速、肢端湿冷、毛细血管充盈的时间延长大于3秒、脉搏细弱甚至测不到、脉压差减小、血压测不到等等,这些都是休克的表现; 3、患者是否出现严重的脏器损伤,比如肝脏损伤会出现转氨酶的升高,酶学的改变;损伤到心脏会有急性心肌炎的表现;还有肾功能损伤的表现,个别的患者有脑部病变,表现为神经的部分反应。
    2023-08-01
  • 怎么预防登革热(视频)

    怎么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的预防,对一些有埃及伊蚊或者白纹伊蚊存在的风险地区,平常要做好环境的清理,降低蚊虫密度。伊蚊是在小清水当中存活繁殖,重点要翻坛倒罐,清理其积水。外环境的积水,包括家居环境的一些积水,特别是部分水生植物,像轮胎、花盆的托盘等等,此类容易积水的地方,要经常清理,避免蚊子在此处滋生繁殖。 当疫情发生的时候,同样要快速地降低蚊密度。一方面可通过化学消杀,将成蚊密度快速降低。另一方面可发动群众,全社区一起行动,把蚊虫的滋生地彻底清除,即翻坛倒罐,把小积水的地方清除,不让蚊子有再滋生的环境。坛坛罐罐,像一些花盆托盘、水生植物,这些都要清理出来。在这个时候,群众还应该配合疾控人员到家进行流调和蚊虫密度的监测,他们往往非常有经验,也会帮助群众查找出潜在的积水,即可能繁殖蚊子的地方,帮助群众一起清除。在疫情发生的时候,实际传染源的控制也很有意义的。 对于患者而言,建议防蚊隔离,最好能住院,一方面是能够监测病程的进展,避免发生重症出现危险。另一方面在医院环境当中,房门隔离也不容易传给其他人。患者最好能涂驱避剂,住有蚊帐、有纱窗这样的房间,避免蚊虫叮咬,再传给其他人。对于患者的家属而言,一旦发现家里有登革热病人出现以后,应该快速地把家里周边的环境清理,把家里周边的蚊子杀灭,积极配合疫情的控制。
    2023-08-01
  • 登革热症状怎么治疗(视频)

    登革热症状怎么治疗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症状如下: 1、发热和浑身疼痛,登革热又称断骨热,所以登革热疼痛非常明显,就像骨头断了一样剧烈; 2、淋巴结肿大、皮疹,登革热一般在感染后5-6天出现全身散在的充血性斑丘疹,全身皮肤充血,压皮疹会褪色,是一种充血皮疹; 3、化验可以看到明显血小板下降,会出现肝功明显损伤。 以上表现如果持续加重,尤其肝脏损害或者血小板下降持续加重,会出现严重出血登革热,会造成致命后果。一般情况下是对症治疗,即发热可以退热治疗,出血可以止血治疗,没有特效抗病毒药。
    2023-08-01
  • 登革热多久才会好(视频)

    登革热多久才会好
    一般轻型登革热可能1-4天可以自愈,因为是病毒感染。典型登革热患者一般能够在10天左右时间自愈,但是对于部分重型登革热,比如已经合并有皮疹、有明显出血倾向或者多脏器、多系统问题,这类患者通常死亡率比较高。如果在夏季时候出现发烧、肌肉酸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建议到医院让医生判断具体问题。 登革热其实是由登革热病毒通过蚊子传播引起的种传染病,所以高发季节一般都是夏季。通常在5-11月份,高峰期在7-9月份,蚊子比较多时候容易发生登革热。发生登革热以后,主要临床表现是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疲乏无力、关节痛等。部分严重患者会出现全身皮疹、出血倾向即皮肤可能会出现出血点、淋巴结的肿大等。登革热患者通常有典型登革热表现,比如发烧、肌肉酸痛等情况和普通感冒症状比较相似,可能自己不是太能分得清楚。
    2023-08-01
  • 什么叫做登革热(视频)

    什么叫做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类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及皮疹等,发病率较低,主要由蚊虫叮咬引起,故流行有一定季节性,一般在每年5-11月份,高峰期为7-9月份。人、灵长类动物和蚊虫都是该病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因此出现发热时建议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有无蚊虫叮咬或前往疫源性地区。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