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 宝宝大便带血的几种可能(视频)

    宝宝大便带血的几种可能
    宝宝大便带血临床不常见但是也有,首先要看外科除外的是最常见的,宝宝大便比较干、肛裂就有渗血,是属于鲜红的,而且大便头的血比较多,后边可能就减少。胃肠炎的孩子,比如感染引起来的肠炎、痢疾,也可以造成宝宝便血,一般常伴有腹泻、发烧、呕吐、精神不好,要随时就医,到医院去查大便常规,除外感染的因素。 功能性的便血,比如食物不耐受、乳糖不耐受,也会造成宝宝大便有血,一般大部分是有血丝,而且量不是很多,要查大便常规,比如乳糖不耐受,一般大便常规没有问题,大便的pH值偏低或者还原糖阳性,一般考虑乳糖酶不耐受。还要注意肠梗阻或者肠套叠,肠坏死也会有便血,除了果冻样大便以外也会有便血,如果宝宝吐的比较厉害,或者腹疼的比较厉害,不明原因的哭闹,要到医院请大夫检查肚子,必要时候做腹部B超。
    2023-08-02
  • 肚子疼大便后出血怎么办(视频)

    肚子疼大便后出血怎么办
    腹痛引起大便带血的原因主要见于结肠出血,比较多的是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肿瘤、结肠息肉、克隆氏病。肠道有炎症、溃疡或者肿瘤可引起肠痉挛,导致肠子里的张力很大,必须要把大便、血液排出去,所以会出现腹痛。 肠道的压力减轻后痛觉会减轻,但不是不痛,可以持续性痛,也可以间断性痛,这就是腹痛引起的便血。还有以前痢疾比较多,现在较少见,因为现在注意饮食卫生,治疗方面主要就是药物治疗。另外,如果便血最好到医院输液止血以及做肠镜检查,排除结肠肿瘤、息肉、憩室、溃疡等。
    2023-08-02
  • 黏液脓血便见于什么疾病(视频)

    黏液脓血便见于什么疾病
    大便有鼻涕样粘稠物带血在消化科见得比较多,临床处理比较多的一个疾病,见于肠道炎症,最近发病率越来越高。像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症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做结肠镜检查。另外查大便常规、大便潜血、大便细菌培养,不仅仅是溃疡性结肠炎,有一些细菌感染,比如慢性菌痢也会出现黏液脓血便,还有其它原虫感染,比如阿米巴痢疾,典型的是果酱样大便,去医院里做微生物培养就能一目了然。
    2023-08-02
  • 儿童便血挂什么科(视频)

    儿童便血挂什么科
    小孩便血大部分是挂小儿消化科,如果是因为便秘引起的肛裂、痔疮,建议挂小儿肛肠科,如果涉及到便秘,要挂小儿消化科。小儿出血常见原因是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通常是柏油便,即黑色黏稠大便,下消化道出血通常呈鲜血便。另外内科性出血,如感染性肠炎、痢疾、克罗恩病,食物蛋白过敏、血管瘤等,造成肠黏膜损伤而出血。还有上消化道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均可能造成消化道出血,而出现便血,要到小儿消化内科。外科性出血,如肠套叠、麦克尔憩室炎、静脉血管曲张、静脉血管瘤、肿瘤等,造成外科因素引起的出血,要到小儿消化外科就诊。
    2023-08-02
  •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治疗尿路感染吗(视频)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治疗尿路感染吗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可以治疗对其敏感菌株引起的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其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杆菌。此外,变形杆菌、克雷伯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是尿路感染的致病菌。通常尿路感染发病突然,且女性患者发病多,一般与不洁性活动有关,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感等。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是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属于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痢疾杆菌等敏感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如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因此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可以治疗对其敏感菌株引起的尿路感染。但如果是由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则不建议服用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可用克拉霉素胶囊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如果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医,确定病原菌后,在医生指导下按剂量、按疗程服药治疗。
    2023-08-02
  • 有痔疮不能吃哪些食物(视频)

    有痔疮不能吃哪些食物
    痔疮饮食禁忌很重要,比如不能吃腐烂、不干净的食物,吃了腐烂不干净食物很容易引起腹泻得肠炎、痢疾,这种情况是加重痔疮的疼痛、出血的重要原因。 另外,有痔疮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煎炒烹炸,肥甘厚味,这些食物都应该控制,不然容易引起大便干燥,大便干燥又是引发痔疮的重要因素。有痔疮者尽量不能喝酒,尤其不能饮酒无度,否则容易导致痔疮增大,脱出、发炎、嵌顿,出现溃疡、糜烂、坏死,都属于缺血性的表现。
    2023-08-02
  • 果冻状大便是肠癌吗(视频)

    果冻状大便是肠癌吗
    单纯性果冻状大便很少见于肠癌。果冻状大便常见于婴幼儿时期,由于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等因素所致,排泄物为果冻状、不消化、含有黏液的粪便。成年人多提示急性或慢性肠道炎症伴肠黏膜脱落,如细菌性痢疾、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但溃疡性结肠炎除大便表现之外,常伴左下腹疼痛、发热、便血、里急后重等,建议单纯排出果冻状大便的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明确病因,进一步治疗。
    2023-08-02
  • 喝酒和直肠息肉的关系(视频)

    喝酒和直肠息肉的关系
    目前直肠息肉发病原因还不明确,一般认为跟炎症刺激,比如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有关系,机械损伤和粪便刺激也是原因之一,有些甚至是由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引起。 酒对胃肠黏膜是一种刺激,会引起直肠黏膜充血、扩张,容易受粪便或者异物摩擦损伤,喝酒容易引发痔疮等肛肠疾病,因此都劝朋友家人少吃辣椒、少饮酒。长期喝酒对直肠息肉有影响,尤其容易引起直肠息肉切除后复发,这在临床上很多见,所以值得引起注意。
    2023-08-02
  • 直肠息肉长在哪里(视频)

    直肠息肉长在哪里
    直肠息肉长在直肠部位,直肠位于肛门和乙状结肠之间,下端距肛门约4-5cm左右,上端距离肛门约20cm左右,全长3-15cm左右,直肠息肉长在这段黏膜组织中,直肠近端息肉可以用指诊摸到,有的息肉甚至会脱出肛门外,排便后可以自己回缩或者用手推回去。 直肠息肉也会出现便血,血色鲜红,发病原因与炎症刺激有关,比如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血吸虫病、结核病等,机械损伤比如肠镜、肛门镜等刺激,粪便干硬也是机械刺激,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单发称为单发性息肉,多发称为多发性息肉。
    2023-08-02
  • 胃肠道息肉应该如何预防(视频)

    胃肠道息肉应该如何预防
    现代医学认为胃肠道息肉发病原因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炎症刺激、机械损伤、粪便刺激、基因突变,遗传因素等有关,因为原因不同,所以预防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饮食要干净卫生,不要吃不干净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中医叫肥甘厚味,少喝酒,从而防止痢疾、肠炎的发生;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比如定时排便、不熬夜,保证良好睡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 3、到血吸虫疫区或者接触结核病者,要注意防护; 4、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软化,及时纠正便秘、腹泻,防止损伤肠黏膜; 5、保持良好心态,纠正郁闷、暴躁情绪,如果是家族性息肉应该尽早手术治疗,以免转成恶性息肉。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