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翀

  • 尺神经损伤麻木部位(音频)

    尺神经损伤麻木部位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尺神经损伤麻木的部位在手掌以及手背的尺侧,整个小指和无名指的尺侧一半。尺神经损伤可表现为运动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为屈弯表现,手向劳侧偏斜,各指不能分开或合并,小指不能运动,拇指不能内收。手部精细动作障碍,小鱼际肌、部分大鱼际肌和骨径间肌出现萎缩,由于伸肌的过度收缩,使手呈现爪形。感觉障碍分布在手掌及手背的尺侧,尺神经不完全性损伤,还可引起患肢呈烧灼样疼痛的感觉尺神经损伤,最常见的是肘管综合征。
  •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音频)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正中神经损伤可表现为局部运动、感觉障碍以及肌肉萎缩,正中神经在上臂受损时会发生完全性麻痹,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腕不能外展及屈曲,拇指、食指、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外展以及屈曲,肌肉萎缩以大鱼际肌最为明显,手掌变平,拇指紧靠食指,呈现圆手样改变,感觉障碍分布于手掌的脑侧,脑侧三指和无名指的脑侧一半,正中神经的不完全损伤,可出现烧灼样神经痛。正中神经损伤多见于外伤、脱臼或骨折,还有腋和腕部受压、神经炎等。
  • 脑中风挂什么科(音频)

    脑中风挂什么科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脑中风挂神经内科,脑中风是指急性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或者存在经影像学证实的新发梗死灶,其引起的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与受累脑血管的血供区域相一致。如果脑缺血的症状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而且无CT、磁共振显示的新发梗死病变,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中风(音频)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中风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想判断自己是不是中风,多依靠临床症状,中风中老年患者多见,病前多有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血脂异常等,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临床表现取决于中风病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出现肢体偏瘫、偏身肢体感觉障碍、言语障碍、走路不稳、共济失调等,部分患者可有头痛、呕吐等全脑症状。如出现以上症状时,需尽早就医,行头颅CT或头颅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
  • 全身震颤的原因及治疗(音频)

    全身震颤的原因及治疗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全身震颤的原因,通常包括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肝豆状核变性等,对于其治疗措施,具体如下:\n1、帕金森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除震颤以外,还有肌强直、行动迟缓、姿势和步态异常等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包括美多芭、森福罗、泰舒达、安坦等药物治疗。\n2、原发性震颤:临床上通常以震颤为唯一症状,患者无肌强直等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原发性震颤的治疗首选普萘洛尔,除此以外,还可使用肉毒素、苯二氮䓬类药物、加巴喷丁等。\n3、肝豆状核变性:可表现为肢体震颤的症状,患者可给予青霉胺治疗。
  • 中医治脑梗有效吗(音频)

    中医治脑梗有效吗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中医治疗脑梗塞是否有明确的效果,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缺乏必要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医治疗脑梗主要用于脑梗死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具体治疗如下:\n1、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如果为脑梗死急性期,则需首选溶栓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一些中药,如三七、丹参、银杏叶制剂等也常有应用。但是这些中药治疗还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加以证实。\n2、后遗症期:脑梗死患者有一定的遗留症状,如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意识障碍、认知功能减退以及言语障碍等,可考虑给予中医康复和针灸等治疗。
  •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怎么治疗(音频)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降纤治疗和神经脑保护治疗、改善侧支循环治疗等。如果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为新鲜脑梗塞,则可使用溶栓治疗,除溶栓治疗以外,也可给予巴曲酶等降纤治疗,丁苯酞治疗也可以改善患者的侧支循环,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n除此以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腔隙性脑梗塞的基本治疗方法,可给予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后,需密切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皮肤黏膜以及牙龈出血等副作用。
  • 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是什么(音频)

    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脑梗死的护理措施,体现在呼吸道的护理上,需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以及对缺氧患者进行给氧治疗。除此以外,需要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保持患者情绪的稳定。如果脑梗死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则需要给予鼻饲管护理。\n同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感染等症状,对于中枢性发热的患者需给予物理降温,如使用冰帽、冰毯、酒精擦浴等。患者进食时防止呛咳和误吸,定时翻身和拍背,加强康复活动,防止舌根后坠和分泌物阻塞呼吸道,经常要给患者变换体位。另外,需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在脑梗死发生后要鼓励患者尽早活动,抬高下肢,尽量避免下肢的静脉输液。
  • 脑梗偏瘫怎样恢复最快(音频)

    脑梗偏瘫怎样恢复最快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脑梗塞偏瘫如果是急性起病,在起病4.5h以内,可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最好。如果超过时间窗,需给予抗血小板治疗、他汀类药物治疗,同时可使用依达拉奉等神经保护剂,以及丁苯酞等改善侧支循环的药物治疗。脑梗塞患者如果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48h后需要尽快进行康复治疗。\n脑梗塞后如果出现肢体偏瘫,需让患者经常变动体位,同时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肢体的活动。活动时需要辅导患者维持关节活动的范围,增强肌力和耐力的训练,同时逐渐增加恢复步行能力的康复训练,让患者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和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针对患者肢体的偏瘫来进行康复训练,如训练患者穿衣、移动、洗澡、上厕所等。在康复训练时,可以使用一定的辅助具,比如四脚手杖、助行器等。
  • 脑梗塞属于慢性病吗(音频)

    脑梗塞属于慢性病吗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脑梗塞包括急性发作性脑梗塞和脑梗塞后遗症,其中脑梗塞后遗症属于慢性病,脑梗塞急性发作则属于慢性病急发。脑梗塞在急性期病死率约为5%-15%,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约为50%。因此,脑梗塞是临床危害较大的疾病。\n影响脑梗塞预后的因素比较多,最重要的是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其它还包括患者的年龄和脑卒中的病因等。如果患者除脑梗塞以外,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要积极控制,同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以降低脑梗塞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