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 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背部(音频)

    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背部
    讲解医师:王东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背部筋膜炎是发生在背部肌筋膜的一种慢性炎症,主要症状是背部的慢性疼痛,常有固定压痛点,可伴有肌肉紧张、僵硬,疼痛,常在劳累、受凉后加重。如果炎症在局部位置被包裹还会形成有压痛的炎性结节。早期的筋膜炎治疗以治疗无菌性炎症的手段为主,首先是多休息,部分患者休息后症状即可得到缓解。热敷、局部使用冲击波等理疗手段有利于消散炎性结节,如局部炎性结节压痛明显,也可考虑局部封闭治疗,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口服非甾体止痛药也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常用的是西乐葆、扶他林等。疼痛缓解后适当加强背部肌肉的锻炼可以有效的减少复发。
  • 筋膜炎会自愈吗(音频)

    筋膜炎会自愈吗
    讲解医师:王东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筋膜炎是可以治愈的,一般筋膜炎是由于劳累、受凉、寒冷以及缺乏锻炼所导致的,在临床上通过口服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及做物理治疗,比如针灸、推拿、热敷、中药封包等疗法能够缓解症状,如果患者没有时间也可以选择平躺休息。一般筋膜炎是由于劳累以及受凉所导致的,所以用暖水袋热敷疼痛的部位就会慢慢痊愈,但是筋膜炎比较容易复发,患者在遇到劳累、久坐、久站以及缺乏锻炼或者寒冷的情况下就会复发,所以是比较顽固的疾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需要积极预防才可以。
  • 胰腺炎会变成胰腺癌吗(音频)

    胰腺炎会变成胰腺癌吗
    讲解医师:王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相当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而胰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系统结石、大量饮酒、高脂血症等引起的以胰腺自我消化为特点的化学性,或合并细菌感染的炎症性疾病。胰腺炎症痊愈之后不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生,而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纤维化、胰管结石、胰腺萎缩,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生。某些胰腺恶性肿瘤由于堵塞胰管,而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胰腺炎,所以胰腺炎还是要通过影像学来进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的可能。
  • 胆囊息肉样病变什么意思(音频)

    胆囊息肉样病变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王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生长在胆囊壁,向胆囊内突出的隆起性病灶的总称,也就是俗称的胆囊息肉,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可以分为假性息肉、真性息肉,其中假性息肉以胆固醇性息肉为代表,占了胆囊息肉的绝大多数,真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具有潜在癌变的风险。通过B超检查出来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不是指癌变,只是胆囊息肉的总称,需要根据胆囊息肉的大小、数量、生长速度及基底是否宽,是否有血流信号等综合判断胆囊息肉的性质,进而决定是采取定期检查还是积极的手术治疗。胆固醇性息肉不存在癌变的风险,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而越大的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的风险越高,以直径超过1cm作为手术的标准。
  • 骶管囊肿是什么(音频)

    骶管囊肿是什么
    讲解医师:王东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骶管囊肿是骶椎部位的椎管内脊膜出现囊肿,这种疾病是一种神经外的疾病,当病人发病时会出现坐骨以下部,会阴部位疼痛或不舒适的感觉,严重的还会造成行走不方便。骶管囊肿这种疾病大部分是先天造成,也有少部分是在后天造成。当做X光线检查时,可以明显地发现骶管骨质部位受到侵蚀,在骶管内有扩大,先天性骶管囊肿还会存在隐性的脊柱裂。骶管囊肿治疗时,前期应该采取保守的方法来治疗,如果出现腰部和腿部行走不方便,或治疗以后没有明显效果,应该及时的采取手术,找到脑脊液的漏口,并进行局部的吻合缝合。手术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应该下地活动,尤其是腿部的活动,积极的锻炼,促进肢体的肌肉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
  • 肝癌晚期的靶向药物治疗是什么(视频)

    肝癌晚期的靶向药物治疗是什么
    肝癌晚期靶向药物治疗主要是指针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抗血管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通常可阻断肿瘤生长新生血管,比如抑制VEGF、FGF2等信号通路,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切断肿瘤营养,继而对肿瘤生长起到抑制作用。现在靶向药物种类较多,有进口靶向药物,也有国产靶向药物;有一线治疗晚期肝癌靶向药物,也有在一线治疗失败后使用的二线靶向治疗药物。靶向药物可和免疫治疗、全身化疗联合使用,也可和局部治疗联合,包括介入、放疗、消融以及外科手术等,目的是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肿瘤复发及转化为可手术切除的肝癌。通过靶向和联合免疫治疗,现在对于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已得到明显改善。
    2023-07-31
  • 慢性胆囊炎会变成癌吗(视频)

    慢性胆囊炎会变成癌吗
    慢性胆囊炎可能会发展为胆囊癌,胆囊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目前发现大多数胆囊癌,均是在胆结石合并胆囊炎基础上形成。尤其是对于胆囊结石病史较长,老年患者长时间的慢性胆囊炎,胆囊壁显著增厚或钙化,胆囊萎缩,或者家族中有胆囊癌病史的情况,胆囊炎的确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但总体而言,由于胆囊结石发病患者较多,所以绝大多数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不会发展成为胆囊癌,但胆囊癌的确比胆囊结石预后要差。所以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功能已经基本丧失,包括充满型胆囊结石、胆囊萎缩、胆囊壁钙化等,存在一定癌变风险的胆囊结石,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2023-07-31
  • 怀疑是胆囊炎怎么检查(视频)

    怀疑是胆囊炎怎么检查
    若怀疑患者存在胆囊炎,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包括腹部超声、CT、核磁等检查。胆囊炎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症状通常比较典型,为突发右上腹疼痛,同时合并恶心、呕吐、发热,甚至有肝功能异常、黄疸等。慢性胆囊炎则是平时会出现上腹或右上腹隐隐不适、隐痛,部分患者会合并右侧肩背部不适,还会有消化不良、腹胀、反酸、恶心等症状。上述症状并不是特异症状,对于胆囊炎诊断,除临床症状外,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急性胆囊炎可见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周围有渗出,胆囊内通常有结石,而且结石卡在胆囊颈部,是导致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原因。慢性胆囊炎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胆囊增大,但可能会有胆囊壁毛糙、增厚,部分会有胆囊缩小,大多数情况下合并有胆囊结石。CT、核磁检查目的是进一步确定有无胆道系统肿瘤、胆道梗阻以及对于胆囊形态做出更清晰显示,帮助患者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2023-07-31
  • 丙肝病传染吗(视频)

    丙肝病传染吗
    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根据我国传染病法,病毒性肝炎归为乙类传染病,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其中一种。目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果在输血或献血之前没有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交叉使用输血、输液器,输注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就有可能出现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我国部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是因为反复输入血液和血制品,以及不健康的献血行为而导致丙型肝炎病毒播散。 除了血液传播之外,丙型肝炎病毒传染还可以通过吸毒、纹身等不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导致播散。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后容易形成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目前丙型肝炎病毒已经有较好的药物治疗,基本可以清除丙型肝炎病毒,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仍然是强调加强血液的监测,以及避免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2023-08-01
  • 献血说丙肝抗体不合格是怎么回事(视频)

    献血说丙肝抗体不合格是怎么回事
    在献血时要进行肝炎病毒筛查,还包括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如果查出丙肝抗体,则不能献血,提示既往可能感染过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都属于慢性肝炎病毒,容易引起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乙肝和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所以如果献血者查出丙肝抗体,提示丙肝病毒感染,这样的血液输给其他健康人会引起丙肝病毒感染。正常人对于丙肝病毒没有免疫力,即使产生丙肝抗体,也并不代表机体产生免疫力,还需检查丙肝病毒RNA,如果有病毒的活跃复制,则需进行抗病毒治疗。所以在献血时,为了保证接受血液人的安全,存在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感染及肝功能不正常的献血者都不合格,为了减少由于输血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不能将这些血液输给其他人。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