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

  • 热衰竭病人的突出表现(视频)

    热衰竭病人的突出表现
    热衰竭属于中暑的一种,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度中暑三个类型。而重度中暑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类型,死亡率最高。热衰竭属于重度中暑,在热应激以后,患者出现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在严重热应激情况下,体液过度丢失,包括体内钠离子丢失过多,病人出现水、电解质极度紊乱,常发生于老年人以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病人。 热衰竭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甚至神志模糊,但体温正常或者稍微偏高,体温并不是非常高,病人脑血流暂时供应减少,但经过积极治疗能迅速恢复。所以对于热衰竭病人,常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的表现,患者临床表现为疲劳、乏力、头疼、判断力下降,肌肉疼痛,或者眩晕、晕厥等。对于老年人,在夏天时最好少出门,避免在太阳下暴晒,少走动,出门时一定带好水,带好降温用品、雨伞等防暑工具。
    2023-08-03
  • 重度中暑的急救措施(视频)

    重度中暑的急救措施
    重度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个阶段,具体的急救措施如下: 1、首先离开高温的环境,如果高温环境不离开,还呆在那里,病情就会逐渐恶化; 2、进行紧急的降温及适当补液,尤其是在热痉挛的时候,因为不单只是丢失水分,很多电解质也会丢失,所以才会引起肌肉的痉挛,故在补液的同时要补充电解质。可以以静脉或者口服的方式补,要鼓励患者多吃低盐食物,才能够把丢失的电解质补充回来,从而缓解热痉挛的状态; 3、如果到了热衰竭即出现休克的症状,除了补液之外,如果血压仍升不起来,可能还要运用血管活性的药物,把血管收缩,使血压提上去,才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4、如果到了热射病的阶段,必须要有冰帽、冰毯降温,而且有时要上血液灌注疗法,让体温降下来。有时还要上呼吸机,或者是其它的支持疗法,才能给予其它脏器的支持。 所以热痉挛及时治疗影响不大,热衰竭经过强有力的药物支持,也是可以治愈。但是到热射病的阶段,是最严重的阶段,这时即使给予呼吸机、冰毯、冰帽降温,或者是肾替代疗法,即所谓的血液灌注疗法,死亡率依然会高达50%以上。所以一旦出现重度中暑,关键是及时离开高温环境,去到医院进行急诊救治。
    2023-08-03
  • 热射病和中暑的区别(视频)

    热射病和中暑的区别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之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皮肤汗腺功能障碍、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导致紊乱、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为主等一系列症状总称。 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中暑是一种急危重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抽搐、肾衰竭、消化道大出血,严重神经功能损伤等症状。热射病是其中症状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常可以表现为高体温,如体温>40℃、意识障碍,可以有昏迷、抽搐,还可以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表现。
    2023-08-03
  • 中暑手脚抽筋怎么回事(视频)

    中暑手脚抽筋怎么回事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中度中暑与重度中暑,部分情况可导致手脚抽筋。中度中暑以上患者可能出现身体不适,有呼吸频率增快,从而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发生低钙,可出现手脚抽筋。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或热射病,无论哪种类型的重度中暑都会出现机体代谢紊乱,另外可引起高热,高热也会导致呼吸频率加快,最终出现手脚抽筋。重度中暑如果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以及意识障碍,如颅内压升高可导致癫痫发作,被误认为是手脚抽筋,此时病情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脑水肿,需引起注意。所以鉴别诊断非常重要,重度中暑除手脚抽筋以外,也可出现少尿、横纹肌溶解以及高热,而且普通方法不易退热,患者可能出现无汗以及意识障碍。导致手脚抽筋的原因较多,需注意鉴别诊断,及时就医是较为安全的选择。中暑需注意预防,因为中暑与季节有关,如高温、高湿环境易发生中暑,所以要注意通风、适量饮水。若必须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中劳动,应减少劳动强度、避免中暑,严重中暑有生命危险。
    2023-08-03
  • 先兆中暑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先兆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先兆中暑的症状,主要为患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大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此时如给予患者及时救治,通常可以避免中暑的发生。但若纠正不及时,可能导致轻症中暑发生。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悸、大汗、皮肤灼热感、皮温升高,体温可以上升到38℃左右重症中暑。如果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重症中暑,患者表现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发生中暑之后,应该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的领口、袖口,可以用湿的凉毛巾擦拭患者皮肤,帮助散热。如果患者神智清楚,可以经口饮用含有盐分的液体,以补充体液丢失,也可以口服,如藿香正气水之类的解暑药物进行救治。如果患者不能经口饮水,或已经发生意识障碍,则需要经静脉补充生理盐水,以补充体液丢失。对于严重中暑,体温持续升高的患者,还可以通过异丙嗪、氯丙嗪等药物帮助降温。中暑为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生的一种急症,中暑重在预防,患者在长时间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生活,建议每30分钟休息10分钟,适量补充含有盐分饮品,可以多饮用如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绿茶、西瓜等解暑的食物药物。
    2023-08-03
  • 预防中暑多喝盐水还是糖水(视频)

    预防中暑多喝盐水还是糖水
    预防中暑应该多喝盐水。中暑时患者会丢失大量的汗液或者仅补水不补盐,会导致血中氯化钠含量显著下降。表现为肌肉酸痛、四肢强直性痉挛,以双侧腓肠肌即小腿肚最为明显,在腿抽筋的同时伴有腹部绞痛,同时膈肌受刺激之后会出现顽固性打嗝等。在失水的同时会失盐,若单纯补水,会导致患者发生低血容量休克,出现谵妄、幻觉、昏迷等意识障碍,同时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肢端湿冷等表现。若症状进一步加重,会进入热射病的阶段,出现41℃以上的超高热,并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中暑之后,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及时补盐,通过口服含有盐分的饮料或者直接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进行补充。
    2023-08-03
  • 热衰竭是怎么回事(视频)

    热衰竭是怎么回事
    热衰竭又称为热射病,就是通常所讲的严重中暑,在医学上也是一种紧急的情况。当体温升高超过机体散热代偿机制的能力时,机体将会出现直接的热损伤和潜在的具有生命危险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引起的病因具体如下: 1、散热减少的因素:如缺乏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长期处于湿热的高温环境,再就是有通风不良、肥胖,或者年龄太小及过大,同时包括药物使用的因素; 2、产热增加的因素:往往在高温环境下剧烈的运动、强体力的劳作; 3、药物因素:若使用过多阿司匹林、甲状腺素,也是产热增加的因素; 4、其它因素:比如患者有中枢系统疾病或者下丘脑的功能障碍,持续癫痫状态,或者患有内分泌急速紊乱的情况,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危象的疾病状态。
    2023-08-03
  • 中暑严重会怎么样(视频)

    中暑严重会怎么样
    中暑严重可以出现肌肉痉挛、血压下降、昏迷的症状,还可能发生生命危险。中暑通常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重度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轻度中暑的处理比较简单,但重度中暑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影响患者生命。出现重度中暑的患者应立即送往医院,在救援来临前可以先采取一般措施,例如脱下中暑患者身上厚重的衣服,将其安置到阴凉环境。如果周围有降温物品比如冷毛巾,可以立即敷在患者体表,或者可以直接在体表撒水降温。有时军人在拉练时出现中暑,抢救时甚至会将其直接浸泡在冷水中,起到全身降温作用。以上措施都能帮助患者在中暑早期将体温降低,对于下一步救治有非常大的作用。
    2023-08-03
  • 夏季炎热中暑表现有哪些(视频)

    夏季炎热中暑表现有哪些
    夏天中暑后,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大汗、口渴等先兆表现,若不及时纠正,就容易出现热衰竭、热痉挛或热射病等临床表现,具体如下:1、热衰竭:患者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意识模糊,肢体湿冷甚至休克等表现;2、热痉挛:患者会出现腓肠肌疼痛,以及四肢骨骼肌抽搐、压痛,肠痉挛患者则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3、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阶段,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无汗、体表干燥、昏迷,体温超过40℃,甚至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昏迷等。发生中暑现象后,应尽快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服,用凉毛巾或者凉水擦拭患者皮肤帮助降温。患者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可以饮用含有盐分的饮品降温解暑。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意识障碍,不能经口自行饮水,就要通过静脉给予快速大量的补液,补充丢失的液体以及降低体温。如果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无法降低体温,可以给患者留置胃管,从胃管内注入冰盐水,或者使用异丙嗪、氯丙嗪类的药物帮助降温。
    2023-08-03
  • 中暑急救措施(视频)

    中暑急救措施
    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与热射病,中暑即高温的环境,患者突然出现头疼、头晕、意识丧失等症状,急救措施具体如下:一、院外急救:1、拨打120,请专业的医生到现场进行有效的治疗。2、让中暑者马上脱离湿热的环境,到通风的阴凉处,或者周围有空调、温度尽量低的地方,也可以让患者饮用凉水或冷饮。若患者出现意识丧失,考虑现场进行胸外按压;二、院内急救:1、进行目标温度管理,如体外无创或有创的降温措施,目前有血管内亚低温的治疗,对热射病患者效果较好。2、重要脏器的早期监测支持、评估与保护,中暑后各个脏器会受到一些损伤,包括心脏、肾脏或肌肉横纹肌溶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3、进行补液治疗,改善病情。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