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

  • 热中暑的症状(视频)

    热中暑的症状
    中暑在南方特别是海南岛每年夏天比较常见,中暑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症状的总称。中暑症状较轻者有口渴、头痛、头昏、多汗、乏力、恶心、呕吐、心悸等表现,中暑症状较重者可能出现上述症状加重伴有高热,还有意识改变、休克表现,更严重者可以出现抽搐、脑损伤、肾衰竭甚至死亡。 中暑在医学上也称为热射病,共同特点是高温伴有患者意识改变,严重者可以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夏天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的人要多饮水、通风,有条件者尽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做降温处理,如进入空调房。还有面对军训的学生或训练的官兵,在高温条件下尽可能循序渐进的训练,让这些学生、军人有适应的过程。
    2023-08-03
  • 夏季中暑怎么治疗(视频)

    夏季中暑怎么治疗
    如果发生中暑,会表现为发热、心慌、汗出过多等症状,要立即停止工作,回到阴凉地方休息,脱掉已经汗湿的衣服,尽量的散热,因为散热是中暑首要治疗。同时补充电解质饮料,进行水分补充,也同时加快散热。当发生热射病即中暑比较严重阶段,出现高热持续不退、抽搐甚至昏迷,此时必须立即到医院进行降温、补液治疗,还有必要时会用降温机进行治疗。 中暑治疗在于预防,也就是在夏季为预防中暑,要避免高温长期在室外工作,还要定期饮水,定期补充电解质,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所以当反复少量补充水分与电解质的时候,一般不会中暑。另外,就是要多休息,多清淡饮食,不要熬夜。
    2023-08-03
  • 预防中暑多喝什么水(视频)

    预防中暑多喝什么水
    对中暑的预防,不能只补充普通矿泉水,应该补充含电解质的溶液,包括含钠和钾的溶液,以避免热痉挛的发生。同样对热衰竭患者和热射病患者也尽量补充电解质溶液,以促进体内溶液的恢复,避免出汗所导致的体液丢失。 中暑是暑天较为常见的疾病,一般多见于剧烈体育活动、长期高温作业以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之间,属于热浪袭击所发生的热衰竭状态。中暑通常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常在运动时发生,尤其是踢球和激烈竞技运动之后,主要是由于体内大量的电解质丢失,包括出汗引起的钠丢失所致。
    2023-08-03
  • 中暑挂什么科(视频)

    中暑挂什么科
    中暑属于急诊,如果是轻度中暑不需要送到医院,只需要离开当时的环境就可以,患者大量喝水情况会好转。根据患者情况,如果持续喝水降温效果不好,中到重度的中暑才需要送到医院,通常是送到急诊科,因为现在急诊也是有抢救室、普通病房。 如果要是中到重度的中暑还是推荐在住院治疗,特别是重度中暑引起意识改变的情况下,可能要住重症监护室,这样才能系统的管理,重度中暑病人死亡率较高。重度中暑的病人是热射病,即长期在高温的环境下引起的机体一系列改变,所以病人要送重症监护室进行亚低温处理。
    2023-08-03
  • 怎么判断有没有中暑(视频)

    怎么判断有没有中暑
    如果患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口渴、大汗等临床表现,称之为先兆中暑。先兆中暑未及时进行有效救治,患者可能会出现真正意义的中暑,表现为热衰竭、热痉挛和热射病,具体如下:1、热痉挛:患者会出现四肢骨骼肌抽搐、疼痛,还会出现肠道痉挛,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2、热衰竭:相当于一种休克状态,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3、热射病:属于中暑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可以出现40℃甚至42℃的高热状态,患者昏迷但无汗。患者发生中暑后,应立刻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后用凉毛巾或者冰袋,帮助患者进行皮肤物理降温。如果患者神志清楚,可以饮用含有盐分的饮品,如果已经出现意识障碍,无法经口进食、进水,应开放静脉通道予以补液,补充丢失的体液。降温是救治中暑患者的重要措施,可采取物理降温、留置胃管鼻饲冰盐水等方法,帮助降低核心温度,还可通过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进行药物性降温。
    2023-08-03
  • 中暑有哪些症状(视频)

    中暑有哪些症状
    中暑是个季节病,夏天容易发生。往往都有体温升高,早期出汗多,后期出汗较少,还可能出现胸闷、头晕等早期症状,严重可能出现脱水,甚至休克。中暑症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工种不一样,一旦出现在夏季,有恶心、呕吐,适应比较困难,感觉不适,必须要找阴凉的地方休息,严重的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中暑在临床上可分为多种,按照教科书区分主要有先兆中暑、轻症和重症。先兆和轻症一般可自行解决,重症则需要前往医院就诊。重症又可分成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种类型,病情比较重,各自都有特点。
    2023-08-03
  • 中暑了急救的方法(视频)

    中暑了急救的方法
    中暑分轻度、中度、重度,如果在中暑之前已经表现为先兆中暑,即炎热天气在户外行走,回来后感觉头晕乏力、口干舌燥,考虑可能是先兆中暑。患者应饮用凉、淡盐开水,或及时到清凉的空调房间休息,可缓解症状,先兆中暑不一定要用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还合并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腹痛等,要考虑轻症中暑,可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再到清凉地方,适当补充糖盐水,患者症状可缓解,不一定需到医院。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一般患者表现体温长期较高,基本在38.5℃以上。除在家处理外,患者应到医院及时药物干预和物理降温,以及进一步生命支持治疗,甚至用冰毯等治疗来维持脏器功能,挽救生命。
    2023-08-03
  • 热天中暑有哪些症状(视频)

    热天中暑有哪些症状
    热天中暑症状,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析,具体如下:1、轻症中暑阶段: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倦怠乏力、肌肉酸痛等表现,皮温升高,皮肤发烫,体温会升到38℃左右;2、重症中暑阶段:患者表现为热痉挛,因中暑患者大量体液、汗液丢失,血中的氯化钠含量显著下降,会出现肌肉酸痛、痉挛、肢体抽搐,伴有腹部绞痛和打嗝等表现;3、热衰竭阶段:患者表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神志由烦躁、谵妄逐渐转为嗜睡、昏迷,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肢体湿冷等低灌注的表现;4、热射病阶段:患者出现41℃以上超高热,伴有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发生中暑后,应该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的领口、袖口,用湿凉毛巾擦拭患者皮肤,帮助散热。同时嘱患者口服含有盐的饮品,必要时通过静脉直接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若患者体温不能下降,还可以使用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帮助降低体温。
    2023-08-03
  • 中暑可以吃霍香正气水吗(视频)

    中暑可以吃霍香正气水吗
    中暑患者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常见中成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作用。对于中暑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藿香正气水均有较好疗效。若患者出现重度中暑,如热痉挛、热衰竭或热射病,此时单纯使用藿香正气水不够,要给予患者其他药物治疗。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常见的一种急症。中暑发作时,患者先兆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体表温度升高,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临床表现。随后进入中暑阶段,出现体温轻度升高,可以达到38℃以上。体表皮肤温度升高,以及伴随恶心、呕吐、大汗、口渴等临床表现。此阶段若给予患者及时正确治疗,可以避免重症中暑发生。重症中暑指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主要是由于中暑时大量汗液、体液散失,体内氯化钠含量较低。患者出现以腓肠肌痉挛为主要表现的热痉挛表现,以及肠道痉挛、顽固性打嗝。热衰竭主要是患者大量体液散失,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阶段,表现为41℃以上超高热,伴有意识障碍。发生中暑后,应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领口、袖口,用湿毛巾擦拭皮肤帮助散热,同时口服淡盐水或含盐分饮品,或口服藿香正气水进行治疗。对于重症中暑患者,要使用异丙嗪、氯丙嗪等药物,帮助控制体温。
    2023-08-03
  • 为防止中暑应该喝什么水(视频)

    为防止中暑应该喝什么水
    为防止中暑,应该多饮含盐饮品,如淡盐水或盐气水。因为在中暑时,大量汗液丢失,最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俗称盐。此外,某些饮品具有清热、解暑疗效,如绿豆汤、红豆薏米汤、绿茶,以及食用西瓜等。对于容易中暑或轻度中暑患者,藿香正气水具有较好清热、解暑、除湿疗效,因此,也可以饮用藿香正气水进行治疗。中暑是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常见急症,发生中暑时,早期主要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肌肉酸痛、大汗、极度口渴、皮温升高等临床表现。若救治不及时,会发展为重症中暑,表现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发生中暑时,应尽快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领口、袖口,用凉湿毛巾擦拭皮肤,帮助散热。若患者能经口饮水,可以饮用含盐分饮品,若不能经口饮水,可直接通过静脉补充生理盐水,以补充丢失体液。
    2023-08-03